浅谈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浅谈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论文摘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逐渐得以发展和完善。近年来,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都在10万左右,受伤的人数均在50万上下,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亡引发的精神赔偿案件持续增长,道路交通事故精神赔偿问题日益突出。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纠纷时,司法机关一般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特别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是对此请求则根本不予考虑。在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首先出现在清末《大清民律草案》和民国初期的《民国民律草案》之中,及至正式通过民国民法,我国历史上首次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借鉴原苏联民法理论和立法实践,否认并排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实施,开始承认并初步建立了新中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准许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实践中,将隐私权、信用权等其他人格权的侵权行为也扩大到精神损害赔偿保护中,并开始对侵害一般人格权行为实行精神损害赔偿。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标志着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生效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实施,使我国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主要是造成人身伤害案件中,建立了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致损害以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为归责原则,这已被世界各国作为侵权行为法立法的普遍规则。我国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亡案件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归责原则如下:无过错责任(保险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机动车之问或行人与非机动车相互之间)、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机动车伤害行人与非机动车驾驶人)和公平原则(交通意外事故)。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采取必要处置措施和损害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是我国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精神损害赔偿涵义
  • (一) 英文语境下的“精神损害赔偿”
  • (二) 中文语境下的“精神损害赔偿”
  • (三) 法律语义上的“精神损害赔偿”
  • 1、客体
  • 2、主体
  • 3、法律责任构成
  • 4、“非物上无形或间接损害”中的“物”的概念
  • 5、法律性质和功能
  • 6、权利实现方式
  • 二、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一) 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萌芽
  • 1、古代法奠定基础
  • 2、罗马法后期萌芽
  • (二) 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形成
  • 1、对精神性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 2、对物质性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 (三) 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 1、德国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 2、瑞士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 (四) 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 1、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形成
  • 2、新中国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 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 (一) 司法现状
  • (二) 法律制度
  • 四、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 (一) 无过错责任归则原则的确立及其法理依据
  • (二) 我国的归责原则
  • (三) 抗辩事由和阻却违法事由
  • 五、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与对象
  • (一) 适用范围
  • (二) 适用对象
  • (三) 制度缺陷
  • 1、精神损害的保护范围过窄
  • 2、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不清
  • 六、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 (一) 应坚持的原则
  • 1、公平合理原则
  • 2、适当补偿原则
  • 3、法官有限度行使自由裁量权原则
  • (二) 应考虑的因素
  • 1、加害方情况
  • 2、受害方情况
  • 3、社会客观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连续五年大幅下降[J]. 广东交通 2008(01)
    • [2].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是公安交警的重大职责[J]. 松州 2009(Z1)
    • [3].佛山开展防交通事故“百日行动”[J]. 广东交通 2008(05)
    • [4].京港澳(京珠)高速韶关段两车相撞 5人亡[J]. 广东交通 2010(05)
    • [5].运城:夯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基础墙”[J]. 道路交通管理 2019(12)
    • [6].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调解事故矛盾[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7].2017年我国一次死亡五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性及预防对策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12)
    • [8].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因分析与预测模型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 2020(01)
    • [9].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系统[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20(06)
    • [10].陕西榆林:预防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机制研究[J]. 汽车与安全 2020(04)
    • [11].国外相关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经验措施[J]. 汽车与安全 2020(04)
    • [12].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标准体系构建的探索[J]. 法制博览 2020(20)
    • [13].深圳市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及预防对策[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4].对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的思考[J]. 道路交通管理 2020(08)
    • [15].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技术浅析[J]. 时代汽车 2020(14)
    • [16].莫因杯酒悔一生[J]. 道路交通管理 2020(07)
    • [17].驾驶人因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对策[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0(05)
    • [18].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在事故预防中的作用[J]. 科技视界 2018(17)
    • [19].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与对策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16)
    • [20].道路交通事故损失统计分析[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15)
    • [21].冬季道路交通事故为何多发[J]. 汽车与安全 2016(11)
    • [22].拒绝分心驾驶 为生命安全负责[J]. 汽车与安全 2016(10)
    • [23].近年大客车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回顾及分析[J]. 汽车与安全 2016(08)
    • [24].美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体系概览[J]. 汽车与安全 2017(02)
    • [25].当前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J]. 汽车与安全 2017(03)
    • [26].安全文明驾驶常识[J]. 汽车与安全 2017(06)
    • [27].2008年11月份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J]. 汽车与安全 2008(12)
    • [28].遏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全国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行动启动[J]. 汽车与安全 2008(10)
    • [29].今年1月至9月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J]. 汽车与安全 2008(11)
    • [30].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16(06)

    标签:;  ;  ;  

    浅谈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