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鱼池水质生物净化的初步研究

精养鱼池水质生物净化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池塘养殖是我国最重要的水产养殖生产方式,2006年其产量占到淡水养殖产量的69.6%。目前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池塘在结构上只有蓄水养鱼功能,缺乏有效的水体自净功能。随着池塘精养程度的提高,养殖投入不断增加导致池塘养殖水质恶化和养殖废水向周围环境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养殖水质的恶化也会导致鱼类生长速度减慢,疾病发生率升高,养殖效果和产品质量下降,进而带来养殖效益的下降。本研究对传统精养鱼池的结构进行改造,通过在精养鱼池中分别增设生物刷、水蕹菜的水质生物净化功能区,对两种净化方式在养殖池塘水中的水质净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二者对富营养化池塘养殖水的改良效果,对相关的净化机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养殖池塘内部水质净化系统奠定基础。此外,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密度苦草、轮叶黑藻和生物刷对精养鱼池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为后续的室外试验积累了资料。1.两种不同净化方式对养殖池塘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试验使用了1号、2号2个试验池和1个对照池(全池分隔为养殖区和净化区),通过泵水使池水在两个功能区间歇循环流动。在1号试验池的净化区设置生物刷,2号试验池的净化区种植水蕹菜,在试验池和对照池的养殖区按精养水平放养鲤科鱼类,且各池放养量相同。试验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按设计对1号、2号试验池净化区的生物刷、水蕹菜的密度进行调整。试验结果显示:生物刷和水蕹菜在各个阶段对养殖池塘水质均有显著的净化效果。两者对养殖池塘水的总体净化效果较为接近。设置生物刷的池塘溶解氧(DO)较高,各种形态N的去除效果均较好;种植水蕹菜的池塘对P、TSS的去除效果较好,池水的透明度高,但对除氨氮外的其他形式N的净化效果均不及生物刷池塘,且池水中的DO显著偏低。2.不同密度的苦草对精养鱼池水质净化效果的室内试验静态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苦草均对养殖池塘水中TAN、TN、PO43--P、TP、COD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能显著提高水体的DO和pH值。苦草对养殖池塘水中磷的去除能力较好,强于对氮的去除能力。采用内梅罗指数分析各实验组水质指标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苦草种植密度为3.6g/L时净化效果最佳。3.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精养鱼池水质净化效果的室内试验静态试验的结果表明,生物刷对水中TN、NO2--N、NO3--N、TAN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对DO的升高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生物刷的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pH的降低。当生物刷高度与水深比约为1时,布设生物刷的合适密度为8~9串/m2。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我国池塘养殖的发展概况
  • 1.1 我国池塘养殖的历史
  • 1.2 池塘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地位
  • 1.3 我国池塘养殖的特点
  • 1.4 我国池塘养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池塘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2.1 池塘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来源
  • 2.2 池塘养殖系统中氮、磷的循环与收支
  • 2.3 池塘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3 小结
  • 第二章 两种不同净化方式对精养池塘水质因子的影响
  • 1 试验条件、材料及方法
  • 1.1 试验设施条件
  • 1.2 生物净化材料
  • 1.3 试验鱼池的设计
  • 1.4 试验池、对照池的鱼类放养及管理
  • 1.5 生物净化材料的设置、栽种和养殖及相关的测定
  • 1.6 水质监测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鱼类的生长及收获情况
  • 2.2 试验池、对照池的水温和pH的变化
  • 2.3 不同密度的三个阶段生物刷、水蕹菜对养殖池塘水的净化效果
  • 3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精养鱼池水质净化效果的室内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监测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DO、pH的影响
  • 2.2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TAN、TN的去除效果
  • 2.3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COD的影响
  • 43--P的去除效果'>2.4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TP、PO43--P的去除效果
  • 2.5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水中营养盐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精养鱼池水质净化效果的室内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监测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DO、pH的影响
  • 2.2 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各种形态N的去除效果
  • 2.3 不同密度生物刷对水中细菌生长的影响
  • 2.4 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水中各种形态N的去除效果
  • 3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1 研究内容及主要试验结果
  • 2 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已发表或已接收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工业废气处理中生物法净化的应用分析[J]. 科学家 2017(11)
    • [2].多级生物净化系统浮游植物的分析[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2(03)
    • [3].黑臭水体组合生物净化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01)
    • [4].加强型复合生物净化床处理村庄污水的工程设计[J]. 水处理技术 2016(04)
    • [5].精养池塘水质生物净化技术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9)
    • [6].绿色植物的生物净化作用探讨[J]. 科技资讯 2017(33)
    • [7].人工湖水质生物净化技术研究[J]. 吉林农业 2019(23)
    • [8].生物净化水质技术在大浪淀水库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3)
    • [9].人工生物净化体系对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的影响[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2(04)
    • [10].生物净化集成系统改善精养池塘水质的效果[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06)
    • [11].生物法净化在工业废气处理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06)
    • [12].淡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J]. 江西农业 2020(04)
    • [13].生物法净化工业废气的研究进展[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4].Lecta启动其位于Zaragoza浆纸厂的生物净化水车间[J]. 造纸信息 2015(05)
    • [15].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技术研究进展[J]. 科技资讯 2012(35)
    • [16].卵细胞体外成熟(IVM)在小鼠生物净化中的应用[J]. 实验动物科学 2019(03)
    • [17].蛭弧菌对污水生物净化效果的实验观察[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04)
    • [18].生物净化技术改善生态环境[J]. 今日科苑 2008(21)
    • [19].外源维生素B_(12)对小球藻光合性能和模拟沼液净化效果的影响[J]. 浙江化工 2020(07)
    • [20].适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生物净化技术思考[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04)
    • [21].弧形筛及生物净化池净化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S2)
    • [22].生物工程技术在SPF级大小鼠生物净化上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27)
    • [23].精养池塘水质生物净化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01)
    • [24].农村坑塘水生态净化系统浅析[J]. 山东水利 2020(08)
    • [25].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河南农业 2015(09)
    • [26].石油化工污水处理中生物增效技术的应用分析[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5(09)
    • [27].生物法净化废气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 2011(S1)
    • [28].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与景观营建的关系[J]. 北方园艺 2008(05)
    • [29].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净化作用[J]. 生物学通报 2018(10)
    • [30].生物法净化在工业废气处理中应用及前景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12)

    标签:;  ;  ;  ;  ;  

    精养鱼池水质生物净化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