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房屋产权改革问题研究

村镇房屋产权改革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城市房屋已形成从权属登记、发证到流转的整套完善成熟的体系,为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建设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农村,由于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以及执行不力,造成村镇房屋产权产籍管理长期没有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而农村房屋产权改革是当前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备受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村镇房屋产权改革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对村镇房屋产权改革涉及的产权登记及流转做了探讨。首先,本文在相关参考文献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村镇房屋产权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它是对农民财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为产权的流转奠定基础从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它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次,本文选取偏远农村、城郊村及城中村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农户进行实证研究,并对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和产权改革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借助Logit模型找出影响村镇房屋产权流转的相关因素。最后,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找出村镇房屋产权改革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的从完善宅基地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和构建完善的村镇房屋产权流转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村镇房屋产权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2.1 村镇房屋产权改革相关概念
  • 2.1.1 村镇房屋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 2.1.2 产权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 2.2.2 经济博弈理论
  • 2.2.3 帕累托最优理论
  • 3 村镇房屋产权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3.1 保护农民财产权的重要手段
  • 3.2 建立村镇房屋产权流转制度的必要前提
  • 3.3 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 3.3.1 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 3.3.2 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 3.4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然选择
  • 3.5 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
  • 3.6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4 村镇房屋产权现状与改革问题实证研究
  • 4.1 调研基本情况简介
  •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 4.2.2 调研对象经济信息分析
  • 4.2.3 调研对象住房情况分析
  • 4.3 村镇房屋产权改革现状分析
  • 4.3.1 产权证书发放情况及农民办证意愿
  • 4.3.2 村镇房屋违章现象分析
  • 4.3.3 产权改革政策及所需证明材料分析
  • 4.3.4 农民的抵押流转意愿及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 4.4 村镇房屋产权改革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假设的建立
  • 4.4.2 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 4.4.3 对村镇房屋产权改革因素的计量分析
  • 4.4.4 结论
  • 5 村镇房屋产权改革的制约因素
  • 5.1 宅基地使用权对于产权改革的制约
  • 5.1.1 宅基地使用权属性及其特点
  • 5.1.2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5.2 村镇房屋产权登记管理制度不完善
  • 5.2.1 发证机构混乱导致证出多门
  • 5.2.2 登记面积确认难
  • 5.2.3 登记权利主体的界定
  • 5.2.4 登记成本及收费方式的选择
  • 5.2.5 申请人资格认定不统一
  • 5.3 村镇房屋流转机制不完善
  • 5.3.1 交易市场尚未形成
  • 5.3.2 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
  • 5.3.3 缺乏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6 村镇房屋产权改革相关建议
  • 6.1 完善村镇房屋宅基地相关法规制度
  • 6.1.1 提高农民对于宅基地的认知
  • 6.1.2 对村镇房屋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的制度
  • 6.1.3 对农村房屋宅基地实行有限期使用
  • 6.1.4 允许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让
  • 6.2 完善村镇房屋权属管理制度的完善
  • 6.2.1 村民住房登记应当坚持依申请登记原则
  • 6.2.2 规范村镇房屋产权证登记程序操作流程
  • 6.2.3 统一村镇房屋产权证书式样
  • 6.2.4 加强农房登记人员业务培训以完善登记机关的组织建设
  • 6.3 构建完善的村镇房屋产权流转机制
  • 6.3.1 建立村镇房屋产权流转市场
  • 6.3.2 建立规范的村镇房屋产权流转制度
  • 6.3.3 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7 结论
  • 7.1 本文研究成果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村镇房屋产权流转影响因素分析[J]. 消费导刊 2009(21)
    • [2].雁北地区村镇房屋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J]. 山西建筑 2015(12)
    • [3].浙江省村镇房屋抗风性能调查分析及抗风设防的几点建议[J]. 浙江建筑 2008(12)
    • [4].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村镇房屋鉴定中的应用[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5].浙江省村镇房屋抗震能力的现状和抗震设防目标的选择[J]. 浙江建筑 2008(05)
    • [6].浙江省村镇房屋风压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 浙江建筑 2009(07)
    • [7].温州地区民房现状调查与台风灾害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11)
    • [8].村镇房屋震害调查及加固研究[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9].闽东地区村镇砌体房屋抗震加固的研究与应用[J]. 福建建筑 2012(08)
    • [10].玉树“4.14地震”村镇房屋震害分析与设计思考[J]. 价值工程 2010(34)
    • [11].村镇房屋抗震性能新型加固方法[J]. 砖瓦 2016(10)
    • [12].新疆村镇建筑抗震与节能研究现状及绿色建筑展望[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05)
    • [13].江西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调查与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6(06)
    • [14].村镇房屋抗震性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2)
    • [15].基于CFD的村镇房屋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J]. 建筑节能 2017(11)
    • [16].由玉树地震结构震害看村镇房屋抗震[J]. 世界地震工程 2011(02)
    • [17].辽宁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典型村镇房屋抗震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世界地震工程 2018(03)
    • [18].灵关镇芦山地震建筑震害分析[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5(06)
    • [19].我国村镇房屋震害原因与抗震对策措施[J].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4(08)
    • [20].从5.12地震后什邡、都江堰村镇房屋受损调查引发的思考[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0(01)
    • [21].玉树村镇房屋震害调查与设计探讨[J]. 建筑技术 2011(07)
    • [22].农村低能耗抗灾房屋快速建造技术[J]. 低温建筑技术 2014(07)
    • [23].四川汶川8.0级地震都江堰周边村镇房屋震害分析[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04)
    • [24].夏热冬冷地区村镇房屋窗户大小的多目标优化设计[J]. 居舍 2018(07)
    • [25].宁夏南部山区典型村镇房屋损伤现状及成因分析[J]. 山西建筑 2018(34)
    • [26].既有村镇住宅地基基础调查研究[J]. 科技风 2011(01)

    标签:;  ;  ;  ;  ;  

    村镇房屋产权改革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