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纳滤分离过程是一种选择性高、操作简单和能耗低的分离技术,已在多个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纳滤过程的诸多优点,使其在石油化工、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非水溶液体系中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通常传统的纳滤膜难以拓展到非水溶液体系中使用,为此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耐溶剂纳滤膜,对于拓宽纳滤过程的应用范围极其重要。本文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研究了聚酰亚胺固含量、刮膜厚度、相转化时间、热亚胺化温度及热亚胺化进程对膜性能的影响。最终采用固含量13%,膜厚150μm,水中相转化1h,热亚胺化程序为200℃保持2.5h,250℃保持2h,300℃保持2h的工艺制备了性能较为优异的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本实验对优化后的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ATR-FTIR)测试表明了优化后的PI纳滤膜亚胺化完全,同时进一步采用称重法测定其亚胺化程度达到92.2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该纳滤膜表现出了典型的非对称结构;同时测试结果表面膜的孔隙率为72.3%。本实验还对该PI耐溶剂纳滤膜进行了全面的性能测试,包括膜的耐溶剂性能;纯溶剂透过性能;不同分子量,不同电荷,不同价态盐溶液的截留性能;膜在高温下的截留性能。结果表明耐溶剂纳滤膜在环已烷、环已酮、甲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NMP中均有较好稳定性,能够正常使用。在测试的几种纯溶剂中,膜通量保持与商品化纳滤膜相当甚至更高。该膜对大部分正电荷、负电荷染料均有较高截留率,除甲基橙外,其它染料截留率均高于90%。高温测试表明,此PI耐溶剂纳滤膜可在80℃正常使用,并且在保持较高截留率的同时通量提升了2倍左右,表现出优异的高温分离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膜分离技术
  • 1.1 膜分离过程的分类
  • 1.2 纳滤膜
  • 2 耐溶剂纳滤膜
  • 2.1 耐溶剂纳滤膜应用
  • 2.1.1 纳滤膜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 2.1.2 纳滤膜用于催化剂的回收与分离
  • 2.1.3 纳滤膜用于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 2.1.4 纳滤膜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 2.1.5 纳滤膜在生物化学以及制药工业上的应用
  • 2.2 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
  • 2.2.1 聚酰亚胺(Polyimide)
  • 2.2.2 聚酰亚胺合成方法
  • 3 纳滤膜的制备
  • 3.1 纳滤膜的制备
  • 3.1.1 转化法
  • 3.1.2 L-S相转化法
  • 3.1.3 复合法
  • 3.1.4 共混法
  • 3.1.5 荷电化法
  • 3.2 纳滤膜的改性
  • 3.2.1 对分子链段的改进
  • 3.2.2 交联改性
  • 3.2.3 共混改性
  • 3.2.4 加入添加剂
  • 3.2.5 表面处理
  • 3.2.6 后期热处理
  • 4 纳滤膜的分离机理
  • 4.1 电中性溶质
  • 4.1.1 膜过程的不可逆热力学模型
  • 4.1.2 空间位阻-孔道模型
  • 4.1.3 溶解-扩散模型
  • 4.2 荷电溶质
  • 4.2.1 Donnan平衡模型
  • 4.2.2 扩展的Nernst-Plank方程模型
  • 4.2.3 电荷模型
  • 4.2.4 静电排斥以及立体位阻模型
  • 5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目的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与表征
  • 1 实验药品以及实验设备
  • 1.1 实验药品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测试方法
  • 2.1 聚酰亚胺(PI)耐溶剂纳滤膜制备
  • 2.1.1 PI铸膜液合成
  • 2.1.2 刮膜成型
  • 2.1.3 凝固浴相转化
  • 2.1.4 热亚胺化
  • 2.2 测试表征方法
  • 2.2.1 PI膜亚胺化程度表征
  • 2.2.2 SEM形貌表征
  • 2.2.3 膜孔隙率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I纳滤膜的制备
  • 3.1.1 PI膜固含量对膜通量、截留率影响
  • 3.1.2 刮膜厚度对膜通量、截留率影响
  • 3.1.3 相转化时间对膜通量、截留率影响
  • 3.1.4 亚胺化程序对膜通量、截留率影响
  • 3.2 PI纳滤膜的表征
  • 3.2.1 PI膜亚胺化程度表征
  • 3.2.2 膜表面、断面的SEM图表征
  • 3.2.3 膜孔隙率测试表征
  • 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性能测试
  • 1 实验药品以及实验设备
  • 1.1 实验药品
  • 1.2 实验主要仪器
  • 2 性能测试方法
  • 2.1 耐溶剂测试
  • 2.2 膜纯溶剂通量测试
  • 2.3 膜截留性能测试
  • 2.4 PI膜高温性能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I膜耐溶剂性能测试
  • 3.1.1 通量、截留率表征膜耐溶剂性能
  • 3.1.2 拉伸强度表征膜耐溶剂性能
  • 3.1.3 SEM表征膜耐溶剂性能
  • 3.2 膜纯溶剂通量测试
  • 3.3 膜截留性能测试
  • 3.4 高温分离性能测试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效纳滤膜的制备研究进展[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基于国产纳滤膜处理机制及创新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02)
    • [3].纳滤膜化学清洗总结[J]. 中国氯碱 2020(10)
    • [4].纳滤膜新型材料研究[J]. 化学进展 2018(07)
    • [5].纳滤膜技术在废水深度处理中的膜污染及控制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1)
    • [6].荷正电聚四氟乙烯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7(07)
    • [7].单支纳滤膜碱液过滤能力测试装置[J]. 人造纤维 2015(06)
    • [8].浅谈沼液处理与纳滤膜技术[J]. 黑龙江科学 2015(09)
    • [9].分子笼/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现代化工 2017(03)
    • [10].国产纳滤膜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上海化工 2017(05)
    • [11].我刊编委浙江大学徐志康教授团队在“基于可控表界面工程的聚合物纳滤膜”取得一系列新进展[J]. 膜科学与技术 2017(03)
    • [12].氧化石墨烯改性复合纳滤膜的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7(09)
    • [13].热处理对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J]. 水处理技术 2016(01)
    • [14].纳滤膜材料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4(05)
    • [15].无机纳滤膜的应用[J]. 膜科学与技术 2013(03)
    • [16].天然有机物对纳滤膜污染的研究进展[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02)
    • [17].纳滤膜法除硝的运行与管理[J]. 氯碱工业 2018(05)
    • [18].陶瓷纳滤膜过渡层的设计与制备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17(02)
    • [19].界面聚合法中空纤维含氟聚酰胺纳滤膜制备与表征[J]. 膜科学与技术 2016(03)
    • [20].纤维素纳米纤维薄膜支撑的具有拱形结构的高性能聚酰胺纳滤膜(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12)
    • [21].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J]. 水处理技术 2013(03)
    • [22].纳滤膜系统优化设计模式探讨[J]. 膜科学与技术 2012(03)
    • [23].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纳滤膜的缺陷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2(S2)
    • [24].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的设计性实验[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07)
    • [25].纳滤膜污染原因分析及运行管理[J]. 工业水处理 2009(01)
    • [26].纳滤膜淡化苦咸水技术现状及进展[J]. 净水技术 2008(04)
    • [27].化学清洗对聚酰胺纳滤膜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 膜科学与技术 2020(01)
    • [28].纳滤膜技术在乌洛托品废水浓缩处理中的应用[J]. 山东化工 2020(05)
    • [29].基于界面聚合技术的复合纳滤膜研究进展[J]. 净水技术 2020(10)
    • [30].纳滤膜在氯碱脱硝工艺中的应用[J]. 氯碱工业 2016(11)

    标签:;  ;  ;  ;  ;  

    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