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MicroRN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论文

李欢:MicroRN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论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李欢,张红梅(2019)在《MicroRN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大小18~22个核苷酸,在生物体内有多种存在形式,初级miRNA(pri-miRNA)、前体miRNA (pre-miRNA)和成熟miRNA。只有成熟mi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互补配对,使靶基因mRNA降解或抑制其转录后翻译。目前

Abstract

MicroRNA(miRNA)shi zhen he sheng wu zhong fa xian de yi lei nei yuan xing de 、ju you diao kong gong neng de fei bian ma RNA,da xiao 18~22ge he gan suan ,zai sheng wu ti nei you duo chong cun zai xing shi ,chu ji miRNA(pri-miRNA)、qian ti miRNA (pre-miRNA)he cheng shou miRNA。zhi you cheng shou miRNAtong guo yu ba ji yin mRNAde 3’duan fei bian ma ou (3’-untranslated region,3’-UTR)hu bu pei dui ,shi ba ji yin mRNAjiang jie huo yi zhi ji zhuai lu hou fan yi 。mu qian

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和记忆的突触模型:长时程突触可塑性[J]. 徐春,章晓辉.  自然杂志.2009(03)
  • [2].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与学习和记忆[J]. 陈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06)
  • [3].短时程突触可塑性研究概况[J]. 孟玮,李东风.  生物物理学报.2006(05)
  • [4].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突触可塑性[J]. 陈波,袁琼兰.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6(04)
  • [5].基于忆阻器模拟的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J]. 张晨曦,陈艳,仪明东,朱颖,李腾飞,刘露涛,王来源,解令海,黄维.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8(02)
  • [6].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突触可塑性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刘玉龙,赵士弟,葛荣靖.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06)
  • [7].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神经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J]. 胡增峣,杨胜,周文霞,张永祥.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7(03)
  • [8].发育中突触可塑性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J]. 姜茜,王静敏,姜玉武.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6(06)
  • [9].突触可塑性及其功能[J]. 陈建国.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03)
  • [10].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关系研究进展[J]. 段雷,胡文彬,袁畅.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08)
  • 论文详细介绍

    论文作者分别是来自毒理学杂志的李欢,张红梅,发表于刊物毒理学杂志2019年04期论文,是一篇关于神经系统发生论文,突触可塑性论文,神经退行性病变论文,毒理学杂志2019年04期论文的文章。本文可供学术参考使用,各位学者可以免费参考阅读下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资料来自毒理学杂志2019年04期论文网站,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  ;  

    李欢:MicroRN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