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分析

论文摘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任何一个大国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生产效率水平与世界主要大国相比还是存在一定距离。文本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选取制造业中具有典型特征的代表企业,并通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所选取的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效率排序得出私营企业生产效率较高等结论。通过对抽样的制造企业效率的排序,考察中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相互之间的差异,找到影响其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权重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对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的方法途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研究方法
  • 2.1 企业生产效率的内涵
  • 2.2 生产效率的研究方法
  • 2.2.1 参数法
  • 2.2.2 非参数法
  • 2.2.3 两种方法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 3.1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 3.2 与主要制造业大国的比较
  • 3.2.1 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 3.2.2 工业设计落后
  • 3.2.3 产业结构不合理
  • 3.2.4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
  • 3.2.5 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 3.3 采用的生产函数和概念界定
  • 3.3.1 采用的生产函数
  • 3.3.2 本文对投入产出的界定
  • 3.4 收入效率经验模型及实证分析过程
  • 3.4.1 样本数据的选取
  • 3.4.2 生产函数的确定
  • 3.4.3 实证分析过程
  • 3.5 实证分析结果与评价
  • 3.5.1 收入效率模型实证分析结果
  • 3.5.2 收入效率模型实证分析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因素及评估
  • 4.1 影响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因素
  • 4.1.1 产权因素
  • 4.1.2 市场竞争因素
  • 4.1.3 研发投入因素
  • 4.1.4 外商投资因素
  • 4.2 影响因素的AHP分析
  • 4.2.1 层次分析法说明及结构模型构建
  • 4.2.2 构建判断矩阵并进行层次排序
  • 4.2.3 分析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 5.1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5.2 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几项对策
  • 5.2.1 加快发展作为制造业依托的第三产业
  • 5.2.2 政府支持和市场竞争相结合
  • 5.2.3 推进国企改革改组改造
  • 5.2.4 进行企业结构建设实现规模经济
  • 5.2.5 完善制造业信息化体系
  • 5.2.6 培养人才
  • 5.2.7 实施内外结合的融资与技术开发战略
  • 5.2.8 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 5.2.9 发展高新技术领域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