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安丸论文-郜香敏,章文,卢文杰

胃肠安丸论文-郜香敏,章文,卢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胃肠安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胃肠安丸,美沙拉秦肠溶片,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积分

胃肠安丸论文文献综述

郜香敏,章文,卢文杰[1](2019)在《胃肠安丸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胃肠安丸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胃肠安丸,4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腹泻次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58%和90.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脓血便、腹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腹泻次数也显着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以及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L-1β、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安丸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炎症因子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魏晓广[2](2019)在《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动力学指标[胃排空率、血清P物质(SP)、胃动力素(MOT)、血浆促胃液素(GAS)]、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便秘、口苦口干、胃脘灼烧、胃脘饱胀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排空率、SP、MOT、GAS均较治疗前升高,NO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排空率、SP、MOT、GAS高于对照组,N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能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改善患者胃肠动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3期)

石芳,郝旭曼,刘阳,李浩,孙建慧[3](2018)在《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腹泻11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口服胃肠安丸治疗,对照组口服舒丽启能治疗,两组患者服药疗程均为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各项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情况,同时在结束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观察两组复发率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消化道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嗳气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食欲不振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项消化道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消化道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全身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为13.80%,低于对照组的23.49%,3个月后为22.52%,低于对照组的4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服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显着,可显着改善患者腹泻症状,并有效缓解嗳气、倦怠乏力等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显着提高,并且停药后复发率低,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33期)

胡风兰[4](2018)在《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有效性。方法:以2015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功能性腹泻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进行胃肠安丸治疗。观察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①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为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症状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功能性腹泻患者,采用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效果明显,并且安全有效,应在临床上进行采用与推广。(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期刊2018年07期)

魏景景,姚芳,徐占兴,常虹,卢若筠[5](2018)在《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食滞胃肠症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食滞胃肠证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食滞胃肠证急性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1袋/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胃肠安丸,4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侯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21%和93.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排便频率、粪便性状、纳呆、脘腹痞满等方面评分显着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胀、腹痛、嗳气吞酸、舌苔厚腻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在这些方面评分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纳呆、脘腹痞满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食滞胃肠型急性腹泻在改善中医证侯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06期)

钟子健[6](2018)在《中药胃肠安丸中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药胃肠安丸中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与结果。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Ultimate Column XB–NH2色谱柱,流动相是甲醇–0.5%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是1.0 mL·min~(–1),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是254 nm,用对数法计算蒽醌类成分。结果:芦荟大黄素的线性范围为3.29~16.47,大黄酸的线性范围为9.08~45.41,大黄素的线性范围为13.90~68.71,大黄酚的线性范围为14.60~73.00,大黄素甲醛的线性范围为2.91~14.55。芦荟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3%;大黄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53%,RSD为1.33%;大黄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为1.56%;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1.33%,RSD为1.23%;大黄素甲醛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8%,RSD为1.15%。5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不少于1.03 mg·g~(-1)。结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胃肠安丸中五种蒽醌类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具有精密度高、重复性强等优势,可为药材成分的检验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林仙花[7](2018)在《胃肠安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肠安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消化科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3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胃肠安丸0.08 g,3次/d,2组患者均用药7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及总积分降低,胃动素水平升高,生长抑素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主要症状及总积分较低,胃动素水平较高,生长抑素较低(P<0.05)。结论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较确切,能显着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胃动素水平、降低血清生长抑素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8年03期)

周秀荣,苏瑞红,徐贵芳,杨丽萍,贾丽霞[8](2018)在《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效果及对血清P物质、胃动素(motilin,MO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影响。方法将110例F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胃肠安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胃电图以及血清P物质、5-HT、MOT和NO水平的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上腹痛、餐后饱胀、厌食、早饱、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餐前、餐后)胃电图中的胃动过缓及胃电节律异常率显着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P物质、5-HT、MOT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潘立酮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治疗能够显着改善FD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强胃动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P物质、5-HT、MOT和NO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庞占凤[9](2017)在《胃肠安丸治疗大环内酯类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5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肠安丸治疗大环内酯类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58例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胃肠科收治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叁联活菌胶囊0.63 g,每日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胃肠安丸20丸,每日3次,2组患者均用药7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胃蛋白酶原、胃动素(MOT)、PG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PGI、PGR、MOT水平较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治疗大环内酯类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临床疗效显着,安全性高,适宜临床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7年24期)

郅伟巍,孙大庆[10](2017)在《胃肠安丸联合叁联疗法治疗伴有HP阳性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胃肠安丸联合叁联疗法治疗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02例伴有HP阳性的F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HP的叁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胃肠安丸治疗,疗程均为4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或复发情况;并观察临床症状、胃电图以及血清胃肠激素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HP转阴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上腹痛、餐后饱胀、食欲不振、早饱、反酸、恶心呕吐各单项积分和总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的餐前、餐后胃电图检查中胃电参数Vpp、F、RA均显着升高(P均<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TL、P物质、5-HT水平均有显着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胃肠安丸联合叁联疗法能够显着改善伴有HP阳性的FD患儿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和临床疗效,有效促进了胃肠动力的改善。(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7年12期)

胃肠安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动力学指标[胃排空率、血清P物质(SP)、胃动力素(MOT)、血浆促胃液素(GAS)]、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便秘、口苦口干、胃脘灼烧、胃脘饱胀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排空率、SP、MOT、GAS均较治疗前升高,NO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排空率、SP、MOT、GAS高于对照组,N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能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改善患者胃肠动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肠安丸论文参考文献

[1].郜香敏,章文,卢文杰.胃肠安丸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2].魏晓广.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

[3].石芳,郝旭曼,刘阳,李浩,孙建慧.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8

[4].胡风兰.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有效性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

[5].魏景景,姚芳,徐占兴,常虹,卢若筠.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食滞胃肠症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

[6].钟子健.中药胃肠安丸中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定量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7].林仙花.胃肠安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

[8].周秀荣,苏瑞红,徐贵芳,杨丽萍,贾丽霞.胃肠安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

[9].庞占凤.胃肠安丸治疗大环内酯类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5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

[10].郅伟巍,孙大庆.胃肠安丸联合叁联疗法治疗伴有HP阳性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7

标签:;  ;  ;  ;  

胃肠安丸论文-郜香敏,章文,卢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