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湖南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作者: 向柠
导师: 曾毓美
关键词: 武冈方言,被动句式,被动标记,句法特征,语义特征
文献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以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较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借鉴目前普通话被动句式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认知语言学等理论,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共时描写和历时溯源的研究方法对武冈方言被动句式进行具体深入地研究。 全文分成九个部分 引言:简要介绍了湖南武冈市的地理人文概况和语言使用情况,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研究现状及本文选题的意义,并确定本文研究的范围。 一、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句法格式。主要描写了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的简单格式和套用格式,并对这些格式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 二、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的被动标记。具体描写了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的两个被动标记“乞”、“把乞”的句法、语义特征以及二者的区别,探求了它们的来源及演变规律。 三、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的体词性成分。分析了三个名词性成分“NP1”、“NP2”、“NP3”的句法、语义特征及三者之间的语义关系。 四、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的谓词性成分。分析了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的状语成分和谓语中心成分“VP”的句法、语义特征。 五、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各句法成分的隐现情况。对“NP1”的隐现情况、“NP2”的必现情况、“NP3”的隐现情况、“Asp”的隐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解释。 六、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语法功能。分析了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单用功能及包孕功能。 七、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语义色彩。分析了武冈方言被动句式表达的不如意、中性、如意等情况。 结语:总结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句法、语义等特征。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句法格式
1.1 简单格式
1.2 套用格式
1.3 格式的共时和历时比较
2.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的被动标记
2.1 “乞"、“把乞"的句法、语义特征
2.2 “乞”、“把乞"的区别
2.3 “乞”、“把乞”的来源
2.4 “乞”、“把乞”的演变规律
3.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的体词性成分
3.1 “NP_1”的句法、语义特征
3.2 “NP_2”的句法、语义特征
3.3 “NP_3”的句法、语义特征
3.4 “NP_1”、“NP_2”、“NP_3”之间的的语义关系
4.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的谓词性成分
4.1 状语成分
4.2 谓语中心成分“VP”
5.武冈方言被动句式中各句法成分的隐现情况
5.1 “NP_1”的隐现情况
5.2 “NP_2”的必现情况
5.3 “NP_3”的隐现情况
5.4 “Asp”的隐现情况
6.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语法功能
6.1 单用功能
6.2 包孕功能
7.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的语义色彩
7.1 表示不如意情况
7.2 表示中性情况
7.3 表示如意情况
7.4 语义色彩的复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8-29
参考文献
- [1].“A比B(还/更)不C”句式分析[D]. 鲁淑萍.广西师范大学2016
- [2].条件句“只有p才q”及扩展句式探究[D]. 王倩.华中师范大学2016
- [3].对外汉语“是……的”句式教学研究[D]. 杜梦凡.扬州大学2016
- [4].“是……的”句式本体研究及偏误分析[D]. 阳慧萍.湖南大学2016
- [5].“是……的”句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谢昕颜.南京师范大学2015
- [6].“越X越Y”句式的多角度研究[D]. 李琳琳.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 [7].网络流行句式研究[D]. 谢翔.黑龙江大学2015
- [8].“不是X,而是Y”句式研究[D]. 袁磊.南京师范大学2014
- [9].“是……的”句式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D]. 刘飞.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 [10].“一……就……”句式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 张艳茹.吉林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临沂(相公)方言语法研究[D]. 陈建伟.苏州大学2004
- [2].应县方言语法研究[D]. 门秀红.西南师范大学2005
- [3].宁津方言词汇研究[D]. 杨晓红.曲阜师范大学2005
- [4].新邵酿溪方言代词研究[D]. 彭姣娟.湖南师范大学2005
- [5].湖南省常宁市方言处置句式研究[D]. 占升平.湖南师范大学2005
- [6].祁县方言重叠式名词研究[D]. 温春燕.山东师范大学2005
- [7].高密方言比较句研究[D]. 赵丽丽.山东师范大学2005
- [8].沾益方言语法研究[D]. 山娅兰.云南师范大学2005
- [9].自贡方言语法研究[D]. 殷润林.云南师范大学2005
- [10].宁波方言的有标被动句[D]. 阮桂君.华中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