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的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就业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分析出发,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取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20份,收回607份,其中有效问卷596份)的深入分析,指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劣势,职业规划意识淡薄;二是在择业的过程中,价值取向有失偏颇,过分强调经济因素;三是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案,或者不能执行既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我国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困境:即主体错位、方法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以及个性化服务不足。而就其产生的根源,本文则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的影响;二是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时间短、教育手段还不多;三是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规划教育的手段、方法、人员、投入等方面还有欠缺;四是大学生本身素质欠佳。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特点(优势是对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技术接受较快,勤奋、刻苦、严谨,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劣势是实践经验少,实际操作能力差,对社会和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对大一至大四进行了详细规划:大一时大学生就要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同时清楚就业是自己的事,就业过程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大学生应该将就业压力转化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大一学生还应该了解具备何种能力与素质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以及培养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途径与方法;大二时期,要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接受“就业观念”指导,学生们要树立“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观念,知道人才成长的过程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大三期间,学生们要利用寒暑假进行“适应就业”、“专业角色体验”、“职业技能的学习与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接触社会,了解、搜集就业信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而在面临毕业的大四阶段,毕业生应该想办法接受个性化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有针对性的专项指导。而为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本文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比如建设一支以企业总裁和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具有一定就业辅导经验的教师为主体,以具有就业工作操作经验的人员,成功择业、就业的校友为补充的就业辅导队伍;而学校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使校企联合培养和订单式培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大学生本身则要勇于走出校门,主动参加用人单位的兼职和勤工俭学活动,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在政策上给予引导,为大学生步入职场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支持等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及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分析
  • 2.1 大学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分析
  • 2.2 “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 3.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 3.1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 3.1.1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不能充分地认识自我
  • 3.1.2 缺乏职业准备,不能在沟通中完全展示自己
  • 3.1.3 比较看重经济因素,价值取向有失偏颇
  • 3.1.4 没有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不能很好地执行既定目标
  • 3.2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困境
  • 3.2.1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错位
  • 3.2.2 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规划方法?
  • 3.2.3 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人才
  • 3.2.4 服务千篇一律,个性化服务明显不足
  • 4.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传统体制束缚
  • 4.2 社会观念误导
  • 4.3 职业生涯教育实施时间过短,教育手段贫乏,效果不佳
  • 4.4 高校指导不足
  • 4.4.1 教材内容陈旧,指导性不强
  • 4.4.2 就业指导专业化不足
  • 4.4.3 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全程指导
  • 4.4.4 职业指导投入不足
  • 4.5 学生素质欠缺
  • 4.5.1 心理素质不佳
  • 4.5.2 个人能力欠缺
  • 5. 改变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 5.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特点
  • 5.2 指导原则
  • 5.2.1 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和谐
  • 5.2.2 学生自助与就业指导、咨询机构相结合
  • 5.2.3 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与所学专业、与提高综合能力相结合
  • 5.2.4 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在个体特征和现实机会之间取得平衡
  • 5.2.5 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 普及职业生涯教育
  • 5.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内容步骤
  • 5.3.1 评估自我
  • 5.3.2 进行正确的职业分析
  • 5.3.3 确定未来的职业目标
  • 5.3.4 培养和提高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 5.3.5 寻找机会多参加有益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训练
  • 5.3.6 完成评估与反馈,及时调整和纠正偏差
  • 5.4 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实施和阶段划分
  • 5.5 实践保障体系的建立
  • 5.5.1 从政策上减少流动性障碍
  • 5.5.2 机构和测评体系保障,即建立职业咨询机构,引进高质量的科学测评体系
  • 5.5.3 其他方面的保障
  • 结论
  • 附录 大学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问卷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