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主义论文-沈玉梅

自我主义论文-沈玉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我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个人主义,自我主义

自我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沈玉梅[1](2019)在《个人主义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影响与对策——基于自我主义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写进"党的政治建设",凸显出新时代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既缘于个人主义自身的歧义性,更缘于中国式个人主义的重要民情给党的政治建设带来的重大影响。此举的重要目的在于规范广大党员干部的言行,使其克私奉公,成为当下中国的新士绅阶层,引领广大民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惟其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顺利实现。(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孟元[2](2018)在《浅析《白鲸》中以实玛利叙述视角下的自我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赫尔曼·麦尔维尔代表作的《白鲸》以多视角叙事手法闻名,其中叙述者以实玛利的叙述视角是围绕小说进行的讨论的众多焦点之一。以实玛利的叙述视角在文中是若隐若现的,根据其可感知度的变化体现了以实玛利和作者麦尔维尔的自我主义,麦尔维尔的这种独特叙事手法中又体现了当时美国文学的"自我主义"——美国文学的自我构建。本文将从:以实玛利叙述视角和自我主义的关系,以实玛利叙述视角中体现的麦尔维尔的自我主义和作家的理想信念和以实玛利叙述声音的消失研究麦尔维尔小说叙事中"自我主义"的影响,探讨麦尔维尔小说叙事在美国文学认同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35期)

李筱佳[3](2018)在《浅议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以《乡土中国》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比较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同时对比了背后的"自我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异。本文将从费孝通先生有关"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的论述入手,区分"私"与"自私的关系,分析两种主义的不同。并根据私德盛行、公德缺失的社会现状,结合中国传统道德礼俗对"自我主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阐述。(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33期)

纪碧芳[4](2018)在《巧用换位思考策略 纠正“自我主义”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中职学生自私自利的现象较为普遍。在中职校园生活中,存在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却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很少去尊重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但却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别人。虽然他们身上有不少缺点,但是他们思维活跃,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好胜心强,希望得到社会、家人和老师的认同。因此,班主任要结合中职学生的这些个性特点,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本文来源于《汽车维护与修理》期刊2018年16期)

郑震[5](2018)在《差序格局:自我主义抑或关系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孝通将其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解释为是自我主义的,并且认为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同样遵循这一逻辑。然而正因为费孝通的自我主义观念没有在根本上摆脱主客体二元论的桎梏,从而使之无法把握儒家思想的关系主义社会本体论和中国人行动逻辑中的关系人取向。(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阎云翔,杨雯琦[6](2017)在《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近叁十年的追踪式田野调查中获取的信息,通过对中国北方一个村落里代际亲密关系的发展历程、孝顺观念的再定义和下行式家庭主义的兴起叁者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可以发现,非常规家庭构成的变化模式,导致合二为一的代际关系中产生结构性团结和功能性团结;村民开始重新定义"孝而不顺"的孝道规范,并为代际亲密关系的确立铺平道路。追踪代际亲密关系的实践以及下行式家庭主义兴起的一些宏观社会因素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人对亲密关系的理解,恰恰是对个体便捷的相互侵犯,以达到两个人之间"不分彼此"的状态;西方那种为自己而活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很难获得充分的道德合法性,中国个体对幸福和生命的意义的追求带有中国式社会自我主义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7年07期)

徐忆宁[7](2017)在《维吉尼亚·吴尔夫《夜与日》中的自我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夜与日》是维吉尼亚·吴尔夫遭受严重精神崩溃后创作的小说,记述了人与"自我"的挣扎与和解的过程。吴尔夫十分清楚自己的"自我主义"倾向,并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因为自我主义而经受无谓烦恼的人物形象。本文将《夜与日》中的"自我主义"视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自我主义的界定是什么?我们如何识别自我主义的"症候"?自我主义的起因和影响有哪些?有哪些方法能够缓和自我主义的支配?这些都是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通过分析人物的思考和行为特点,本文将辨认出的自我主义式样、影响和解决方法加以归类。同时,本文参考了相关外部资料,以挖掘背景信息,提供造成自我主义的原因。本文发现,由于原因不同,自负型自我主义、防御型自我主意和知识型自我主意是比较易于识别的叁种模式。除此之外,性别偏见、权利意志、欲望和理想引发的自我主义虽然未加命名,但也非常常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探究自我主义思维和行为背后的触发因素时,笔者发现除了自我主义的固有特质,社会、哲学和文化因素都会对自我主义造成影响,比如,古希腊哲学家对数学、天文学等客观真理的崇尚、文艺复兴时期对知识的赋权、以及现当代对真理和理想的解构。这些西方历史文化进程中的重要拐点渗透在小说人物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中,为自我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宏观注释。大多数情况下,自我主义会带来不利影响,让人苦恼不堪,造成与他人的疏远,引起误解。而在某些情况下,自我主义也能为人物提供一些帮助。所以,自我主义并非完全无益。为了缓解上述不利影响,本文将亲密关系和投身人类事业作为解决自我主义问题的两大途径。当然,这两个方法并不能根除生活中的自我主义,解决之道也不限于此。尽管自我主义带来了无穷的情绪挫折、破灭的希望、孤立、备受干扰的人际交流,生活并不会因为"自我"的挫败和理想的破灭而停滞不前。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与欲望达成和解才是处理自我主义的关键。本文第一章通过案例分析,根据触发因素不同,将自我主义分为自负型自我主义和理想自我主义两大类别,并根据文本分析形成原因。第二章从叁个角度研究自我主义造成的影响:情绪影响、社会性影响和时间性影响,并尽量通过图表的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同时,结合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分析成因。第叁章根据小说内容,总结了两种缓和自我主义倾向的办法,即亲密关系和投身人类事业。(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6-30)

李峰[8](2017)在《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中西信仰私人化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当下我国信仰私人化的问题,学界也迅速引入西方学界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笔者认为,在沿用这些理论及其分析思路之前,我们先得回答:关于宗教信仰表达方式,中西方有无共享之平台?若有,那么我们还得回答,西方的信仰私人化已是当前的共识,它并不构(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7年06期)

梁雅文[9](2017)在《难以自拔的自我主义者—《大海啊,大海》中查尔斯·阿罗比的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作家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大海啊,大海》于1978年获得布克奖。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查尔斯·阿罗比退休后出于对权力的渴望而尝试建立自我主义的世界,并在失败后不思反省,沉迷自我主义之中的故事。本文发现,查尔斯不知反省,坚持自我中心的言行不仅给他带来了个人失败,而且使他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加害者转变为了自我主义的受害者,凸显了其身上的他者性。这是对现代人的警示,道德生活固然需要人正确区分幻想与现实,但对自我主义的反省和反思才是道德生活的基础。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作家、作品,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解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通过不可靠叙述揭露查尔斯要悔过自我主义的宣告与他的行为并不一致。他将顺从的莉琪和吉尔伯特视为小妾和仆人,这体现了他自我主义之中的男权特征。第叁章利用空间理论解释了查尔斯如何在经历了地点转换之后失权,不仅自我主义世界建立失败,而且沦为他人世界中的他者。第四章指出查尔斯沉醉在自我主义中是因为他在亚伯叔叔和表弟詹姆斯面前产生的自卑感促使他不断追求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的行为延续了他的受害者和他自己身上的他者性。第五章的结论得出自我主义和幻想的无限迭加使人们离道德的生活越来越远。(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怡[10](2017)在《悖论的消解:奥斯卡·王尔德的《意图集》以及他个人生活的“自我主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一个有意思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位作家,他善用悖论,作品诙谐机智、深受读者喜爱;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者,他可以说是最富有激情的一位;而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员,他因“有伤风化”罪而锒铛入狱。作为一名唯美主义者,王尔德的艺术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探寻他的艺术思想和个人悲剧的共通之处是一个有趣且值得尝试的话题。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共通点。鉴于王尔德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个人主义者”,该论文将着眼于“个人主义”在王尔德的个人生活以及他的艺术批评文集《意图集》中的体现,从他的艺术理论和生活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个人主义”对于艺术和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对王尔德“悖论”所体现出来的“自我主义”的分析也会贯穿该论文。该论文第一章节为引言,重在介绍王尔德艺术理论的起源,分析了研究他的艺术理论和个人生活联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概括了论文的主体结构。第二章分析了维多利亚的时代背景,简述了工业社会变化与文化反应,并提出了在该背景下王尔德“个人主义”的特殊含义。第叁章和第四章是该论文的主要部分,详细分析了王尔德的“个人主义”在其艺术批评和个人生活的体现;第四章的最后一节还会对王尔德的“悖论”进行分析。最后一章是对前文的分析和总结,同时探讨了王尔德的悲剧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4-01)

自我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赫尔曼·麦尔维尔代表作的《白鲸》以多视角叙事手法闻名,其中叙述者以实玛利的叙述视角是围绕小说进行的讨论的众多焦点之一。以实玛利的叙述视角在文中是若隐若现的,根据其可感知度的变化体现了以实玛利和作者麦尔维尔的自我主义,麦尔维尔的这种独特叙事手法中又体现了当时美国文学的"自我主义"——美国文学的自我构建。本文将从:以实玛利叙述视角和自我主义的关系,以实玛利叙述视角中体现的麦尔维尔的自我主义和作家的理想信念和以实玛利叙述声音的消失研究麦尔维尔小说叙事中"自我主义"的影响,探讨麦尔维尔小说叙事在美国文学认同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我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沈玉梅.个人主义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影响与对策——基于自我主义视角的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孟元.浅析《白鲸》中以实玛利叙述视角下的自我主义[J].才智.2018

[3].李筱佳.浅议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以《乡土中国》为切入点[J].法制与社会.2018

[4].纪碧芳.巧用换位思考策略纠正“自我主义”行为[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8

[5].郑震.差序格局:自我主义抑或关系人[J].人文杂志.2018

[6].阎云翔,杨雯琦.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J].探索与争鸣.2017

[7].徐忆宁.维吉尼亚·吴尔夫《夜与日》中的自我主义[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8].李峰.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中西信仰私人化的差异[J].探索与争鸣.2017

[9].梁雅文.难以自拔的自我主义者—《大海啊,大海》中查尔斯·阿罗比的形象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7

[10].陈怡.悖论的消解:奥斯卡·王尔德的《意图集》以及他个人生活的“自我主义”分析[D].厦门大学.2017

标签:;  ;  ;  ;  

自我主义论文-沈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