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通量研究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通量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依托于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站,在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试验区草类-落叶松林、藓类-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各设置2块固定标准地,在渐伐林试验区设置7块固定标准地,在皆伐林试验区设置5块固定标准地,在其中进行草本植物、藓类、灌木、乔木和枯枝落叶等地上生物量调查,根据实测数据建立生物量计算回归模型,计算各林型生物量与碳储量、平均生产力与年固碳量;结合潮查林场林班调查数据,估算潮查林场碳储量;在通量观测场内,利用通量观测塔上的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系统观测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碳交换量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用生物量法和涡度相关法对比研究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结果如下:(1)草类、藓类、杜香-落叶松林生物量为196.4942 t·hm-2、162.2935 t·hm-2、148.8580 t·hm-2,平均生产力为1.18~2.79t·hm-2·yr-1之间;碳储量为95.8001 t·hm-2、76.4845 t·hm-2、73.1275 t·hm-2,年固碳量为0.57~1.37 t·hm-2·yr-1之间;潮查林场兴安落叶松生物量为50.77 t·hm-2,总生物量为2.51×106t,碳密度为25.13t·hm-2,总碳储量为1.24×106t。(2)上午8点到9点之间,生态系统开始吸收CO2,在中午时候达到最高峰,下午6点左右停止吸收CO2,并逐渐开始释放CO2,在凌晨达到最高峰。8月份CO2吸收峰值为-0.77032mg·m-2·s-1,释放峰值为0.49556mg·m-2·s-1,8月份CO2吸收平均速率为-3.328mg·m-2·s-1,整体上表现为碳汇。9月份CO2吸收峰值为-0.40328 mg·m-2·s-1,释放峰值为0.41756 mg·m-2·s-1,9月份CO2吸收平均速率为1.720 mg·m-2·s-1,整体上表现为碳源。10月份CO2通量变化不明显,主要原因是10月份开始树木逐渐进入休眠期准备越冬,生理活动减弱甚至停止,因此CO2通量变化不明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状况
  • 2.1.3 地质地貌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主要林型简介
  • 2.2 生物量法
  • 2.2.1 标准地设置
  • 2.2.2 测定、计算方法
  • 2.3 涡度相关法
  • 2.3.1 涡度相关法基本原理
  • 2.3.2 涡度相关系统
  • 2.3.3 数据采集
  • 2.3.4 数据处理
  • 2.4 碳通量与生产力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量与碳储量
  • 3.1.1 生物量模型
  • 3.1.2 林分生物量
  • 3.1.3 林分各层生物量分配
  • 3.1.4 碳储量
  • 3.1.5 生产力
  • 3.2 大气与生态系统间的碳通量
  • 3.2.1 碳通量
  • 3.2.2 碳通量变化规律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生物量模型
  • 4.1.2 生物量与碳储量
  • 4.1.3 平均生产力和年固碳量
  • 4.1.4 碳通量及其变化规律
  • 4.2 讨论
  • 4.2.1 生物量与碳储量
  • 4.2.2 生产力
  • 4.2.3 碳通量变化规律
  • 4.2.4 两种方法的比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通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