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 ——一个基于中国转型期二者关系的揭示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 ——一个基于中国转型期二者关系的揭示

论文摘要

经济增长是增进人类福利、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传统主流增长理论大多忽视了对制度因素的研究,或者把制度看做是既定不变的,而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和增长关系的研究又缺乏严密的数理演绎和分析。从现实的社会来看,制度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且社会存在正的交易成本,,现实社会的制度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中国自1978年改革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明显与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密切相关,因此对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目前流行的新增长理论强调技术因素,但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并且也认为制度是影响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对制度进行模型化处理显然是不到位的;另外,增长模型如何体现技术和制度的相互作用也是不清晰的。在本文的理论模型建构中,我们就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和突破,并认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广义的技术”方面和影响对“人力资本”效率的改善方面,从这一逻辑出发分别建构了四个含制度因素的外生和内生增长模型来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希望能对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所揭示。在基于中国转型期二者关系的实证分析中,本文建构了一个包含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以及制度变迁等多种因素的计量分析模型,以中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托,利用协整理论等对时间序列进行了计量分析,并有效分析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我们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因为在制度变迁指标的合成中,本文是从对外开放、产权制度、投资市场化、金融市场化以及产业结构这五个方面去考虑的,所以在第五章中,针对这五个角度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最后一章,我们对本文的主要结论予以总结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 2 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
  • 2.1 西方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3 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 制度与增长的研究视角
  • 2.3 国内外学者关于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
  • 2.3.1 将制度视为外生变量纳入增长模型
  • 2.3.2 将制度视为内生变量纳入增长模型
  • 2.3.3 从其他角度研究两者关系
  • 2.4 评述
  • 3 含制度因素增长模型的视角与建构
  • 3.1 新增长理论的制度视角与逻辑
  • 3.2 本文的逻辑与模型建构思路
  • 3.3 模型建构
  • 3.4 模型的释义与结论
  • 4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的界定和数据来源
  • 4.2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建构
  • 4.2.1 多重共线性及其消除
  • 4.2.2 序列的平稳性分析
  • 4.2.3 协整检验
  • 4.2.4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检验
  • 4.3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 5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制度问题
  • 5.1 对外开放中存在的制度问题
  • 5.2 产权制度不健全
  • 5.3 投资制度不完善
  • 5.4 金融业的制度缺陷
  • 5.5 产业结构的制度性缺陷
  • 6 主要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隔离的作用:一图看懂逻辑关系[J]. 当代兵团 2020(04)
    • [2].邓小平解放思想的两层含义及其逻辑关系[J]. 晋阳学刊 2020(05)
    • [3].例谈数学与物理的逻辑关系[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02)
    • [4].浅谈司法责任终身制的逻辑关系及优化设置[J]. 法制博览 2018(01)
    • [5].有关轴对称教学的几个细节的思考[J]. 中学数学杂志 2017(02)
    • [6].矫正学生议论文论证策略例谈[J]. 语文月刊 2017(07)
    • [7].历史课堂重在逻辑关系的引导——以“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课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 2016(12)
    • [8].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浅析[J]. 考试周刊 2016(95)
    • [9].浅析雅思听力中的逻辑关系[J]. 新东方英语(大学版) 2017(01)
    • [10].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6(02)
    • [11].“吃瓜群众”与公共事件[J]. 中国青年 2017(01)
    • [12].留意连词理清逻辑,准确解答阅读题[J].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6(12)
    • [13].逻辑清晰 避免前后脱节[J].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 2017(Z1)
    • [14].把握逻辑关系[J]. 高中生 2016(33)
    • [15].慧眼察生活 思考显内涵[J]. 中学语文 2016(36)
    • [16].审题立意如何切中要害——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手记[J]. 写作(下旬刊) 2017(01)
    • [17].巧析逻辑关系,妙解完形填空题[J]. 新高考(英语进阶) 2017(04)
    • [18].目无法治与腐败行为的逻辑关系[J]. 清风 2017(02)
    • [19].试分析生产与消费、分配、交换的逻辑关系[J]. 智富时代 2017(05)
    • [20].2017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连载之一)[J]. 大学英语 2017(07)
    • [21].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文理导航(上旬) 2017(07)
    • [22].从大数据看热门游戏的进化[J]. 大众科学 2017(07)
    • [23].文学的变与不变[J]. 风流一代 2017(14)
    • [24].五大发展理念的逻辑关系[J]. 长江丛刊 2017(19)
    • [25].略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及逻辑关系[J]. 长江丛刊 2017(22)
    • [26].“补全”类语用题指导训练[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 2017(02)
    • [27].中英科技翻译的隐性逻辑的表达[J]. 北方文学 2017(24)
    • [28].解答完形填空需考虑的十种逻辑关系[J].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7(10)
    • [29].高中论述文中逻辑关系的细化结构[J]. 中学语文 2017(32)
    •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间的逻辑关系[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标签:;  ;  ;  ;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 ——一个基于中国转型期二者关系的揭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