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孙伟

(潍坊坊子区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200)

【摘要】:目的:分析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4月38例医院收治行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二尖瓣成形术指征,因此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心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在保守治疗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无效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术;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疗效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于心脏感染引起的疾病,轻度感染患者经过保守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活动性进展,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导致患者的心功能快速衰竭,同时瓣膜结构发生改变,出现细菌性栓子脱落、心血管栓塞以及进行性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导致患者的死亡率持续升高[1]。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尽早采取手术治疗。为了进一步评价手术治疗在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文章选取2010年1月-2019年4月38例医院收治行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9年4月38例医院收治行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有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为18~75岁,平均为(42.3±6.5)岁;病程为1~9个月,平均为(3.6±1.2)个月;入选标准:术前血液样本培养为阳性,经过系统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且符合二尖瓣成形术指征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肝肾功能器质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均采取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冷心停跳液,心包腔常规放置冰屑,清除感染创面污物和赘生物,对于心内膜和乳头肌上的小赘生物给予切除或低能量电破坏处理,之后使用低浓度碘伏溶液冲洗心腔,然后使用抗生素溶液浸泡心腔。切除病变瓣叶之后使用自体心包瓣膜实施成形术。体外循环时间为36~524min,平均为(122.4±5.3)min。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心功能恢复正常。

3.讨论

对于存在典型症状、心动图发现赘生物且血液培养为阳性的患者即可诊断为心内膜炎。但是由于近些年来耐药菌的不断增长,加上很多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症状为不典型症状,血培养假阴性率升高,这也导致很多感染性心内膜炎未能被早期确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逐渐加重[2]。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出现在原发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仅有少数患者无心脏病史。该病主要累及主动瓣膜和二尖瓣膜,虽然抗生素治疗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该病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主要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

外科手术治疗不但能够恢复心脏正常结构,避免心脏结构损害的进展,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情况。手术的使用需要严格把握适用证,主要应用于:①心脏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导致患者的心功能下降,因此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听诊时表现为舒张杂音、湿啰音,提示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②败血症:常规抗生素治疗且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败血症发生后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对于血液培养发现毒性较高的细菌时,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③脑部栓塞:赘生物的出现可导致脑卒中,容易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④肾功能衰竭:无论患者的病情程度,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症状后需要立即进行手术,避免病情无法控制。二尖瓣膜成形术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常用术式,具有出血风险小、手术死亡率低、再感染风险小,无需长期抗凝治疗的优势,能够有效清除病灶的赘生物和炎症分泌物,同时能够加上术中抗生素的使用来控制感染症状,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该术式与瓣膜置换术相比,能够降低该病的复发率,且适用于瓣叶交界面存在小型赘生物的患者。术后可以根据术中采集样本选择敏感抗生素,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保持动作轻柔,停跳过程中减少心脏搬动操作,避免赘生物脱落引起的栓塞。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心功能恢复正常,这说明二尖瓣成形术在保守治疗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无效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在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药物治疗无效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罡,文煜冰,樊晓红等.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预后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37(8):1140-1145.

[2]贾一新,李岩,孟旭等.感染性心内膜炎161例手术治疗及诊断依据探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9):766-769.

[3]周天羽,李军,赖颢等.二尖瓣修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反流的中远期疗效比较[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7,33(7):408-412.

标签:;  ;  ;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