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走出困境的探究

让学困生走出困境的探究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一小学510800

摘要: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能力,是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学困生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的有效教育引导方法,包括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加强思想和心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关键词:学困生走出困境教育引导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学困生是学习能力存在缺陷、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这种认识较为片面。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学困生的认识应更关注于其思想、行动和心理层面的原因,许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学习,而是因为家庭等方面的因素,不想学习、不爱学习。只有通过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并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措施,才能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改善学习状况。

一、学困生的表现和成因分析

1.学困生表现。学困生最直观的表现是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低,通常会让人觉得这些学生比较“笨”,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但从学困生的具体表现来看,原因绝不仅限于此。

(1)学困生普遍承担着更大的学习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也会因学习上的困难,与教师或同学产生冲突矛盾,成为旁人眼中的“问题学生”。(2)学困生由于自己找不到摆脱学习困境的方法,学习成绩长期无法提高,更加剧了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成绩越差,越不学习,越不学习,成绩越差。随着问题的积累,学生还会逐渐产生自卑、畏惧、孤独等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学困生存在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问题,要帮助其摆脱困境,需要全面关注于学生思想、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学困生成因分析。为了解学困生的具体形成原因,笔者对所带的班级进行了调查了解,采取学生问卷和家庭访谈两种方式。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困难、存在思想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因素导致的。由于目前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许多学生家庭征地拆迁,使学生的学习信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另外,许多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看管,老人们精力有限,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这些学生往往更容易成为学困生。另一方面,学困生的形成也与学生主观思想有关,如果学生本身逆反心理较强,再加上缺乏科学的教育引导方法,容易让学生陷入思想误区,最终可能导致学业中途而废。

二、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的教育引导方法

1.关心学生生活,与学生开展平等沟通。从上述分析来看,学困生根本的形成原因是生活环境因素和自身思想因素,而且两者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对学生做出教育和引导,学生就容易在思想误区中越陷越深,导致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为了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多与学生展开沟通,关心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平等沟通,是教育引导有成效的基本保障。许多学生产生厌学、自卑的情绪,都是从被教师忽视、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开始的。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也不能一味对其进行批评和打击,而应深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根本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身错误行为的基础上主动避免犯类似错误。

2.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对于学困生而言,学习成绩长期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动力。许多学困生也尝试过努力,但一段时间后,没有看到成果,就主动放弃了。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加强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引导,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此方面,教育引导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教师应在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如果学生的困难属于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应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对于纯粹是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则应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学习成绩。在此情况下,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负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通过努力走出困境。

3.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某一学科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包括合作模式、竞争模式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健康、阳光地成长。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快乐、体会到成就感和同学之间的友谊,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进而主动寻求摆脱困境的方法,与教师的教育指导形成良好的配合。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考虑,进而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可以提升教育成效,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此外,通过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引导方法,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可以让学生主动寻求突破和提高,最终从思想、心理层面彻底摆脱学困生状态。

参考文献

[1]吕冬梅“学困生”困境的个案研究——生活体验视角[D].西北师范大学,2016。

[2]陈霞让“学困生”走出“困境”——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研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36):48-49。

标签:;  ;  ;  

让学困生走出困境的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