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重庆市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404500

摘要:本人对初中历史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了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以期能够使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历史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普及与否关系非常密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的传播方式就是教育,教育是文化的服务者与先行者。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是服务与文化的一种方式。如果教育可以很好的进行,那文化的普及和革新也会更加顺利,使人们能够得到文化的提升,也会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很多,需要我们让下一代也知道这些。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学校的历史教学中,传播和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虽然文化的学习并不仅限于学校这样一个场所,但是学校对文化的传递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责任。

换一个角度来说,历史是人文知识的一部分,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对于历史的学习很自然地就可以同时学习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历史课的性质方面也非常适合这一点。

1.历史教学的内容与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历史中的知识就是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而传统文化也是在历史长河中做沉淀的优秀知识。二者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同样是在过去的时间发生过的。而且历史课在讲授过程来说,并非是重现每一段历史,而是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去学习和了解有代表性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随着这一件件的历史上的现象和重要的事件,而不断地出现和闪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正是可以根据这些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自然而然地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掺杂其中渗透给学生。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能够更丰富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传统的文化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使历史学习的知识更加丰富更加多彩,很好地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历史教学的内容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在广义的历史概念中也可以算作历史的一部分。

通常在历史的教学中把历史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部分。世界史的部分暂且不提,中国史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了历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也包括了历史上发展过的经济方式、生产方式、思想文化演变、政治制度演变以及思想文化和民俗民风等等。因此完全可以把我国的历史教学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教育,在历史教育中同时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

3.传统文化教育与历史教育最终目标大致相同。

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方面的教育。而传统文化在不断的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也与爱国主义教育息息相关。因为传统教育正是在历史上国家的大力推进下,才能够有今天这样的传承。而且,我国设置中学历史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对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从而使得中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得以正确的树立。而且《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最终,也对学生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就是学生要在传统文化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更大的激情来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文化所起的作用是积极而又有帮助的,值得好好的研讨,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很好的渗透。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教师和学生,对历史教学方面也是如此。历史教育教学毫无疑问地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方面的内容,在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中也有着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资源,对其良好的利用也是初中历史教学之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帮助。但是在教学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就是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既要对教科书的要点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又要合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把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也要按照要求进行落实,才能更好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案例介绍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代表,以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中的《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的部分为例,课文的内容方面,本篇涉及到的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而且在思想上繁荣,文化上也空前发展的阶段,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思想空前绝后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我国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的成果就起源于春秋时期。因此,在这一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的各种思想和主张以及行动,就是教授给学生的重要与核心的内容。比如,通过对这部分的课本内容的学习,学生及可以了解到孔家思想的来源与主张,也可以了解到老子、庄子的思想成果,还可以对墨家、法家等学派也作为知识的扩展进行扩展。同时通过这些名家的各种思想和主张,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可以知道,我们国家的历史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有丰富的哲学思想等知识的探索,这对于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们之间弘扬和传播中国历史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由于教学的目标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是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认知的水平和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的储备还不够丰富,对枯燥的知识接纳和吸收的能力不高。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最好能够采取丰富多彩和更加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性与兴趣的教学方法,避免知识教授过程中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情况发生。多种多样有趣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热情,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个人都身心愉悦,提高学习效率。再比如,在历史课的教学当中,可以使用情景重现实景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主动地带入到学习当中。采用纪录片、电影甚至以历史为题材的高质量卡通动画等手段,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从中既感受到了乐趣,又体会到了历史之美。再通过文字资料等方式去结合多媒体手段,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字资料的方面,就更加容易更加深刻了。

四、历史课程教学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影响

案例中的课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合理确定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来看是:“知道老子和孔子,做到‘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的初步理解”,给出的教学活动建议是:“对《论语》中的一些名言加以收集,说一说其中的含义。”。

这是课程标准对本课课程内容的要求。基于此课程推荐的标准,可以对本课历史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就是对我国历史思想上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进行介绍,对孔子的教育和思想达到掌握程度。对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等方面达到了解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的多个角度分析。还可以此为契机,开展辩论、表演等锻炼学生语言和表达能力。将春秋时期百家思想的主张等方面加以结合,建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历史整体观。从而使历史的教学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条理性。也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并被其认同。在少年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帮助他们塑造出正确的历史观与人生观。也使得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个人的素质得到提高。

五、对教科书的素材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进行整合使用

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是在历史课堂上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是历史教学的依据和纲领性书籍,是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书。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就是必学的课文内容与补充教材。其中,课文内容为必学的核心。从书本上来看,就是“干货”,所用文字简明扼要,字体也较大而清晰。这些是进行历史教学的主体,也是各种考试主要涵盖的部分。在此之外,还有与内容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的补充素材,比如目录,课前导入,各种图表小字注解,说明的引入史料,以及课后的练习与习题等等。这些资料与课文的内容经常与传统的文化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加入一些传统文化中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良好的使用,可以促成对历史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科书中的素材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入传统文化的优秀养分,并进行有效和合理的使用。既为学生提供良了好的历史知识体系,又提高了历史的学习效率,增长文化方面的素养。

六、教学策略中对传统文化的合理应用

历史课堂,除了单纯注重历史教育,还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保证历史知识传授的准确性与质量,也要保证学生能够在新鲜有趣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能够更多地体会到历史的乐趣与理解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课本是专家们进行千锤百炼才编撰而成,涉及到的内容既丰富又抽象。对于历史知识丰富的成年人来讲,看起来自然可以联想到历史的各种知识和先贤们的风姿。但是对初中生们,显然还不能理解这些抽象的历史知识。这正是可以运用的良好机会,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比如涉及到古代思想家的内容,对他们的文化用图像或者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既活跃了课堂的整体氛围,又带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进一步的加深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根源的了解。

七、总结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不仅仅给我们带来的是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物质遗产,还有传承不断的文化与底蕴。要对历史进行学习和了解,也要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学习。在初中的教学中,历史课是最适宜进行中国优秀文化渗透的课程。主要的方式可以通过教师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结合历史课程的内容,适当地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再通过纪录片、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在历史教学中既让学生在历史方面得到了学习,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学生们在了解了知识的基础上,还接受了许多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实现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为学生的身心成长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占素娇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郭东宁初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1,(22)。

[3]翟正岩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之中[J].中华少年,2016,(33)。

[4]胡秀丰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J].考试周刊,2013,(99)。

标签:;  ;  ;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