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代理研究

中国邮政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代理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多年,城市化、工业化飞速发展,经济增长令世界瞩目。毫无疑问,未来30年的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在于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广大农村居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贫血”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在改革攻坚期,如何利用金融杠杆撬动农村经济发展,纠正城乡失衡,确保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政府、学者、金融机构等各方关注的焦点。邮政金融拥有覆盖全国最多最广最全的服务网络,2007年成立邮政储蓄银行专业化运营以来,成为加入农村金融的又一只生力军。本文重点围绕邮政金融如何发挥自身品牌、网络、资源等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更好的服务“三农”而展开。通过在全国7个省份的实地调研,了解农村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农户的金融需求和信用状况,运用Logit模型总结、分析了农村金融中广泛存在的8种信贷配给类型及其成因、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表明,当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正值困境当中:传统在位金融机构面对农村市场时,因循守旧过分依赖抵押信贷技术,片面夸大风险固步自封,畏首畏尾不能有效利用资源,不思进取、创新乏力;由于普遍缺乏抵押物,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金融需求长期以来往往都得不到有效满足,由此导致了严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双重信贷配给,农村经济缺少资金支持只能维持落后、低效率的生产方式。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只是相对的,在社区内部信息是充分的、低成本流动,农户在世代重复博弈下形成了诚实守信的传统,只是传统金融机构未能有效发掘和利用这些信息和要素。中国邮政不是一家单纯的金融企业,在金融业务之外的邮政分销业务拥有24万处直接深入到行政村的渠道末端,经过10年以上的运营已经成为了农村社区的一部分,作为“内部人”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取信息和监督执行,通过邮政金融和分销业务联动,引导社会信息要素参与生产和分配,为邮政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契机。本文通过在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引入具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缓解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内部信用和惩罚机制的作用缓解抵押物不足的问题,通过代理制的合同约束和经济利益驱动的双重作用,确保设计机制顺利运行。破解农村金融困境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加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在金融创新方面的引导和支持;推进农业保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农地制度建设,促进农户财产资本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相关概念界定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农村金融市场
  • 1.2.2 社区信用和社区金融
  • 1.2.3 金融信息中介
  • 1.2.4 商业信用和农资赊欠
  • 1.2.5 交易成本和金融创新
  • 1.2.6 零售银行理论
  • 1.2.7 邮政金融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示意图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及信贷配给研究
  • 2.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情况
  • 2.1.1 涉农贷款规模不断增大
  • 2.1.2 金融机构数量进一步增加
  • 2.1.3 金融服务种类逐渐丰富
  • 2.1.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 2.2 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1 农户贷款比重较低
  • 2.2.2 涉农贷款违约率较高
  • 2.2.3 信用贷款发展缓慢
  • 2.3 农村金融市场微观调查状况
  • 2.3.1 调查概况和样本选择
  • 2.3.2 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 2.3.3 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情况
  • 2.3.4 农户贷款情况及特点
  • 2.3.5 农户的资金融出情况
  • 2.3.6 农户的金融产品认知和需求
  • 2.3.7 农户信用状况和社会惩罚
  • 2.4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
  • 2.4.1 信贷配给的原因
  • 2.4.2 信贷配给的分类
  • 2.4.3 信贷配给的研究机制设计
  • 2.4.4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程度
  • 2.5 农村金融信贷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1 信贷配给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2.5.2 信贷配给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中国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状况
  • 3.1 中国邮政金融业务的沿革
  • 3.1.1 大清邮政金融业务(1898-1911 年)
  • 3.1.2 民国邮政金融业务(1912-1948 年)
  • 3.1.3 新中国邮政金融业务(1949-至今)
  • 3.2 邮政金融板块的发展现状
  • 3.2.1 邮政储蓄银行
  • 3.2.2 中邮人寿保险公司
  • 3.2.3 中邮证券公司
  • 3.2.4 中邮创业基金管理公司
  • 3.3 邮政金融农村业务发展成效
  • 3.3.1 强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
  • 3.3.2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 3.3.3 创新涉农贷款产品
  • 3.3.4 加大信贷资金投放
  • 3.4 邮政金融发展农村业务的意义
  • 3.4.1 因势利导加快发展
  • 3.4.2 差异化竞争
  • 3.4.3 农村金融供给多元化
  • 第四章 农村邮政信贷业务产品创新设计
  • 4.1 农村信贷市场特点分析
  • 4.1.1 农村信贷市场客户特点
  • 4.1.2 农村信贷市场特点
  • 4.2 农村信贷市场产品分析
  • 4.2.1 邮政小额贷款产品
  • 4.2.2 存在不足
  • 4.2.3 改进方向和设计思路
  • 4.3 农村信贷产品设计
  • 4.3.1 农村市场信贷配给成因分析
  • 4.3.2 农村信贷代理人机制构建
  • 4.3.3 代理人机制保险效应分析
  • 4.3.4 代理人机制甄别效应分析
  • 4.3.5 代理人机制惩罚效应分析
  • 4.3.6 代理人的收益
  • 4.4 代理人的来源和数量选择
  • 4.4.1 邮政分销业务
  • 4.4.2 邮政三农服务站的建设运行情况
  • 4.4.3 三农服务站作为代理人备选的优势
  • 4.4.4 代理人的最优数量
  • 4.4.5 代理制的运行效果——以分销业务为例
  • 第五章 农村邮政信贷代理机理研究
  • 5.1 信息生产和组织效率
  • 5.2 对称信息下代理制的基准模型
  • 5.2.1 基本假定和基础合约
  • 5.2.2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支付机制
  • 5.2.3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努力水平
  • 5.3 不对称信息下的道德风险模型
  • 5.4 不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模型
  • 5.4.1 逆向选择的基础模型
  • 5.4.2 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模型
  • 5.5 事后私人信息的道德风险
  • 第六章 邮政金融农村信贷的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 6.1 农户贷款和企业贷款的风险收益比较
  • 6.2 邮政农户贷款的可持续研究
  • 6.2.1 农户贷款的盈亏平衡分析
  • 6.2.2 邮政农村信贷与保险业务联动
  • 6.2.3 三农服务站功能强化
  • 6.3 农村金融市场联合——非正规金融正规化
  • 6.4 政府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 6.4.1 农村金融财政货币政策扶植机制
  • 6.4.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6.4.3 加大推进农业保险
  • 6.4.4 加宽完善农地制度建设
  • 第七章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中国邮政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代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