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研究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西方大规模兴起后,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追求经济利益曾经是所有企业的惟一目标,但现今企业为了能够持续发展,已将自身的经营目标逐步由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化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不仅要关注股东的利益,更要对其利益相关者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提高企业自身品牌知名度并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很重视对广大劳动者的保护,但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我国在劳动关系层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讲,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和企业利润的主要创造者。因此,对于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既是保持员工的忠诚度促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形成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对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专家的访谈设计了一套符合我国当前劳动关系现状的问卷,运用该问卷对我国企业履行劳动关系层面社会责任的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我国企业在劳动关系层面的社会责任存在缺失的主要原因为企业履行该方面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因此,建立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是改善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途径。作者根据Schwartz的三圆模型,从制度、道德及经济三方面的动力探索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动力要素。通过相关动力要素的特点,构建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通过对动力机制运行特点及调控的分析,有效地改善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2.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2.3 本文的研究重点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文献及理论综述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2.1.1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 2.1.2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 2.1.3 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文献综述
  • 2.2 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契约理论
  • 2.2.3 企业外部性理论
  • 2.2.4 Logistic模型
  • 第3章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问卷设计
  • 3.2.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3.2.2 问卷内容及设计过程
  • 3.3 样本的确定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显性部分内容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2 隐性部分内容调查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模型
  • 4.1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要素的确定
  • 4.1.1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动力要素
  • 4.1.2 根据Schwartz三圆模型确定动力来源
  • 4.2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模型的构建
  • 4.3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模型的运行及调控
  • 4.3.1 动力模型的运行
  • 4.3.2 动力模型的调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实现的途径
  • 5.1 突出政府的立法角色
  • 5.1.1 制定者
  • 5.1.2 监督者
  • 5.1.3 引导者
  • 5.1.4 推动者
  • 5.2 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 5.3 利用媒体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
  • 5.4 将履行劳动关系层面的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 5.4.1 提高企业高管对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
  • 5.4.2 贯彻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
  • 5.4.3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 5.5 加强员工的维权意识
  • 5.6 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