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河南大学为荣

一直以河南大学为荣

一、永远自尊的河南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惠[1](2021)在《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研究:学习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倾向于运用防御性悲观策略来进行自我保护,适当的悲观能让学生在危机来临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防御性悲观的长期运用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走向极端,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防御性悲观水平与自尊、学习成就目标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了解初中生防御性悲观的现状,以及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验证学习成就目标在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自尊量表》和《中学生防御性悲观问卷》,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以及绥化市的558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并将研究结果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结论如下:整体上看,初中生防御性悲观处于偏低水平,部分防御性悲观学生较为典型,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将学习成就目标设置为掌握趋近的学生人数最多,设置为成绩回避的学生人数最少,测量结果普遍良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自处于低自尊、高防御性悲观以及成就目标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初中生自尊、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学习成就目标在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自尊可以直接影响防御性悲观,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学习成就目标来间接影响防御性悲观,并为降低防御性悲观水平提出相关教育建议:提高自尊水平、形成合理学习成就目标以及对防御性悲观进行干预。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顾盼[3](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刘钰[4](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闫元元[5](2020)在《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姓是印度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种姓把印度民众划分成数千个相互隔离的社会集团,源于宗教的种姓制度又赋予这些社会集团高低贵贱之分,形成一种基于职业的社会阶序。不可接触制是种姓制度的一环,剥夺了“不可接触者”生而为人的权利,使其长期遭受政治压迫和社会歧视。在古代印度,高种姓垄断了教育和文化,“不可接触者”沦为“不能言说的底层”。虽然在印度中世纪出现了几名“不可接触者”出身的诗人,但其作品犹如暗夜中点点萤光,并没有进入主流书写的范畴。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以后,种姓制度失去了司法和行政的合法地位,“不可接触者”群体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文学创作得以萌芽。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对于“不可接触者”的宗教归属问题,甘地与“不可接触者”领袖安贝德卡尔意见分歧巨大。甘地认为“不可接触者”群体理应属于“印度教徒”,而安贝德卡尔则认为“不可接触者”应当享有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甘地的政治主张在印度文学界得到了积极响应,一批印度作家创作了以“书写‘不可接触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接触者”在探索族群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选择了“达利特”(Dalit,意思为“受压迫者”)一词作为自我认同的身份标签。印度独立后,达利特知识分子队伍逐渐壮大,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达利特黑豹党运动,这是一场跨越政治、文化、宗教、文学的平权运动,在建构达利特族群身份认同、唤醒底层民众斗争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现代达利特文学的成形。兴起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提语达利特文学在向印度其他语言传播过程中,印地语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简称瓦尔密齐)发挥了重要的引介作用。瓦尔密齐不仅翻译了多本马拉提语达利特诗集,还创作了大量印地语达利特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自传《剩饭》是印度达利特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除了被翻译成多种印度地方语言之外,还被译为英语、汉语、德语、瑞典语等多种外语,使达利特文学产生了全球影响力。本文在细读瓦尔密齐的全部作品的基础上,以其文学创作为例,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展开深入研究。绪论梳理了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并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考证;第一章梳理了瓦尔密齐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为后文分析印地语达利特文学提供了背景知识;第二章以瓦尔密齐的四部诗集《多个世纪的苦难》《够了!过分了》《就此打住》和《字词不会撒谎》为研究对象,评析达利特诗歌对于印度经典诗歌和史诗故事的重构,分析了达利特诗歌的现实功用——批判种姓制度、塑造达利特尊严和唤醒达利特斗争意识;第三章以瓦尔密齐的两部短篇小说选集《致敬》和《侵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边缘人书写、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等主题,并指出达利特文学创作存在脸谱化书写等问题;第四章以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第一、二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达利特身份认同建构、群体心理创伤治愈、记录当代种姓制度变迁和达利特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等主题;第五章研究了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文学的影响,主要从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教经典的抗议与重读、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梳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历程和评析个体文本,本文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深挖瓦尔密齐的文学创作,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达利特文学体裁的创作维度,研究领域囊括了心理创伤、身份政治、边缘书写、女性叙事等多个主题;二是用达利特文学中的底层视角来审视印度政治,达利特文学是达利特运动的重要一环,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文学,有着明确的社会和政治诉求。当代印度国民面临着多种身份认同——世俗国民、印度教徒和达利特,达利特文学为印度底层民众建构新身份起到了政治宣传和历史考证的双重作用;三是从文学作品发掘文本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资料价值。印度种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剥去附在文本上政治宣传的外衣之后,达利特文学对于达利特生活的细微记录,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印度种姓社会的族群内部关系,从而为研究印度社会和种姓制度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郑帅[6](2020)在《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西方思想界,伊格尔顿是继雷蒙德·威廉斯之后英国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文学、美学等多个领域有着世界影响。新千年后他在文化批判领域不断开拓,其哲学思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新千年后伊格尔顿的研究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批判转为文化批判,出现神学和“形而上学”转向,《理论之后》(2003)和《文化的理念》(2000)为开始变化的主要标志,文化批判和神学、“形而上学”转向是这一过程的不同侧面。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呈现于10余部着作中,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总体性分析和评价。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产生的大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资本主义国家不公正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而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和左派运动长期处于低谷。其理论来源主要为经典马克思主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尼采哲学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详细考察了文化的多重涵义,分析了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和当代普遍文化与文化之争,阐述了文化与文明、自然、权力三组文化的基本关系。针对文化理论对政治的忽略和左派研究的缺失点,伊格尔顿提出“伦理—政治”宣言。以此为总纲,他在近20年里以近10部着作的辛勤探索,系统阐述了“异端四部曲”即恐怖、悲剧、邪恶、基督教四种重要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异端四部曲”与资本主义制度严重缺陷的密切关系。伊格尔顿倡导以“身体唯物主义”和重塑人生的意义来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他揭示出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是一种虚假的共同文化,在艾略特和威廉斯关于共同文化思想的对比中阐明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构建路径,即在平等团结的原则下,大众合作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其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和共同文化思想构建起“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主要在于开辟了一种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成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理论限度主要体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本研究是对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哲学研究,有助于凸显新千年后伊格尔顿思想的主题和整体脉络,形成总体性把握,有助于改变伊格尔顿文化批判研究主题相对分散和哲学研究偏少的问题,丰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能够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凸显的文化矛盾,事实和价值的割裂,对破解邪恶、恐怖和虚无主义等现实热点难点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王富乙[7](2020)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文中认为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要、兴国之策、更是一个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标志。而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理应受到教育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随着社会飞速前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幸福不仅仅在于物质方面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实现更加重要。追求幸福,追求心理层面的满足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权利,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幸福感状况深远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前农村中小学中,基于教学设施落后、教师待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幸福感危机持续已久且难以改善。农村教师的幸福感无从谈起,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更难以激起。但目前教育部门和学校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和降低他们的职业倦怠水平,从而提高其幸福感的方法。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国内目前对于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多是单一变量的研究,对于体育教师这一群体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三者变量研究目前还未检索到。因此本人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350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主观幸福感情况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进而更深入了解当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情况,寻求积极地干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整个研究主要围绕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差异性及相关分析;职业认同中介效应检验三个部分。综合研究结果与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整体水平较高,其在年龄和授课对象变量上存在差异性,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较高,其在性别、学历、职称和授课对象变量上存在差异性,职业认同整体水平较高,其在授课对象变量上存在差异性。(2)教师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着正向相关,教师的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之间存在显着正向相关,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着正向相关。(3)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职业认同来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职业认同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显着,且为部分中介作用。(4)在社会支持六个支持来源中,同事支持、家人支持、家长支持、朋友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显着,职业认同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支持与学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不显着,其主要是通过职业认同中介变量来实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王芳芳[8](2020)在《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及教育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国家不再仅仅单一地关注学生的成绩,也更多地聚集于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层面。高中生的友谊质量在其学习与社交过程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本研究从高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出发,探究与友谊质量间的关系,同时引入同伴自我表露概念作为中介变量,对其三者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而多方面提高高中生的友谊质量。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和《友谊质量量表》,对郑州市、南阳市三所高中的960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20份,运用SPSS21.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高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整体处于中上水平,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整体居于中等偏下水平,高中生友谊质量整体处于中上水平。(2)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性别、年级、班干部经历、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在性别上差异不显着,在年级、生源地、班干部经历、父母文化程度上差异显着;高中生友谊质量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班干部经历、父母文化程度上差异显着。(3)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同伴自我表露显着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和友谊质量显着正相关,同伴自我表露和友谊质量显着正相关。(4)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同伴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友谊质量,同伴自我表露能正向预测友谊质量。(5)同伴自我表露在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友谊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明,高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其友谊质量,也可以通过同伴自我表露来间接影响其友谊质量。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教育对策:第一:家庭学校社区形成教育合力,多方面共同提升高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第二:教师应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合理的同伴自我表露。第三:通过多种方式与活动引导高中生正确看待友谊,提高高中生的友谊质量。

邱凤鸣[9](2020)在《论李佩甫小说中的怨恨书写》文中认为李佩甫关注底层人民的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怀着深切的悲悯之情执笔塑造了在怨恨中挣扎的悲凉人物群像。用人在环境场中的遭遇与精神世界生成之间的联系来揭露怨恨情绪的社会根源,在怨恨的书写中倾注了自己的忧虑、理性反思及感同身受的关切,以怨恨透视时代、表现复杂人性、书写人们的心灵病态。在怨恨情绪的发芽、生长中思考健康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从怨恨情绪的发泄、转化中反思人性的阴暗及复杂。本文从文本中体现出的个人怨恨、家庭内部怨恨和群体怨恨三种怨恨形态来深入作品。探索作品中人物心理异变,探究作品中默认社会秩序、原生家庭、物质匮乏及经济的发展等现实生存状况与怨恨情绪生发的关系。探析文本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权势、传统伦理、对不良现实境况的怨恨,对城市的怨恨等底层之恨。作者从个人怨恨产生的原因透视社会弊病,人物因压迫、嫉妒和失去爱而产生怨恨并逐日加深。作品中个人怨恨背后是难以彻底摆脱的压迫侮辱及无法释怀的情感纠葛所带来的个人悲剧,这怨恨在成为他们前进力量的同时,也带走了他们心中的良善与正义。在怨恨丛生的家庭中,爱情、亲情都在怨恨中被异化,夫妻在怨恨中争斗,亲子之间因失去面子、因爱的缺乏等等原因而产生怨恨。家庭怨恨中常裹挟着巨大生存压力,在怨恨中,家庭成员用争斗、打压及叛逆的方式释放怨恨,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填补爱的缺失。亲密的乡村社群中的民众因为嫉妒钻挤、他人不讲人情而产生怨恨,将仁义道德作为评价怨恨对象的工具,怨恨情绪在群体中不断传染导致了恶意及兽性的四处散发,给怨恨对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作者表现了欺软怕硬的民性,批判了众人在怨恨中的失智及人性的残忍与丑陋。作品中的怨恨与人性中的恶、狡猾、狠厉、自私相勾连,使怨恨者内心变得阴暗扭曲而不自知。怨恨情绪侵蚀正常神经使他们常常失去把握自身存在的能力,无法在与他人的比较之前确认自身的本源价值,难以切实实现自我的人生意义,无法拥有真正幸福的生活。个人生活经历令李佩甫一直力图贴近人的生活本相,在对底层生活的关注中识别到了对人毒害甚深的怨恨心理并期望能对其进行清理。他试图超越怨恨使民众摆脱比较之渊、远离生活苦难,但在文本中又屡试不得,令作品中弥漫着深沉凝重的意味。他在对社会精神生态的建构中怨恨权势、惯例准则及人性弱点的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在对怨恨的书写中审查内心使得自己对城市的怨恨有所消减。

高静[10](2020)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首位摘此桂冠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首位仅凭短篇小说创作而获奖的作家。门罗的作品展现了一直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加拿大文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得短篇小说(short story)这一长期被误解、被冷落和被低估的文体形式大放异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门罗作品的学术研究,中国的门罗研究近年来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国内对门罗的小说研究主要着墨于“女性主义”和“叙事手法”等问题上,而对作家创作的深层意识和作品形成的隐性因素探究不多,对显性的文本下隐含的内涵及深层文学学理问题涉及也相对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门罗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心理学、后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门罗笔下的形象范式、心理动势、隐喻手法、审美表征和文化传承进行多维论述。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让作者选择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决定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和写给谁等问题?本文就是要对这些左右着门罗创作机制的种种复杂因素和交互关系进行学理探讨,就是对那些门罗创作过程中不易被察觉的、从那些文本表层难以一窥究竟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隐性因素进行考察和揭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开宗明义,名实先明,对论文所使用的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门罗看似庸常的人生过往和看去波澜不惊的创作历程进行追溯,然后对门罗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渐次将论题引向本论文的核心。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文本分析到心理跟踪,从文本细析到语境关联,从语言表层到修辞界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纵向掘进到横向影响,依次对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形象机制、隐喻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地域情结、自卑情结和自主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心理特征。门罗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形成了门罗隐秘的心理机制,影响了门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各种意象的内涵以及她对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因此,论文的第二章论述门罗小说的形象定势,即门罗笔下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门罗的小说中,复杂的男女形象和两性关系隐含着门罗对女性困境以及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门罗拒绝直白控诉男女两性间的各种冲突,但她开放包容的两性气质观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这有别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性别观。独特的生活体验、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使门罗得以利用简约的文学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赋予寻常事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门罗正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普通意象来探讨人性的复杂,传达自身的感悟,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这是论文第三章所着力探讨的内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读者反应角度和文本之外的因素诠释门罗作品的美学风格。门罗作品真实细腻地记录了主人公顿悟的心智成长历程,又以“琐碎化”、“碎片化”为媒介,将作家内心活动和思想轨迹传递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五章重点考察作为作家的门罗与所处大环境的关系及其受到的外部文化的三维影响,考察门罗和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考察其所受到的熏染和浸润及其在作品中的能动反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其个性特征决定其面对相同的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和各种外部影响时才能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表征和思想蕴含的文学作品。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门罗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独特的心理动势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宗教背景、婚姻经历、性别身份和文化传承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产生诸多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理建构的产物,其创作过程是一个包括文学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门罗是一位了解人类心灵的作家,对自然、人物和世事有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感知,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指引着门罗摒弃宏大叙事、倾力庸常描写,才使其作品看似寻常却奇崛,在小说美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二、永远自尊的河南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远自尊的河南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研究:学习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防御性悲观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2.1.1 防御性悲观的相关研究
        2.1.2 自尊的相关研究
        2.1.3 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相关研究
    2.2 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2.2.1 学习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2.2.2 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2.3 自尊与学习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2.4 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中介的相关研究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过程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数理统计法
    3.4 研究工具
        3.4.1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3.4.2 自尊量表(SES)
        3.4.3 中学生防御性悲观问卷
4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的基本情况及差异分析
        4.2.1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的基本情况
        4.2.2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 初中生自尊的基本情况及差异分析
        4.3.1 初中生自尊的基本情况
        4.3.2 初中生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4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的基本情况及差异分析
        4.4.1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的基本情况
        4.4.2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5 初中生自尊、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之间的关系
        4.5.1 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
        4.5.2 初中生自尊与学习成就目标的关系
        4.5.3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的关系
        4.5.4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4.6 学习成就目标在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5 分析与讨论
    5.1 初中生自尊、学习成就目标与防御性悲观特点的分析讨论
        5.1.1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的基本特点
        5.1.2 初中生自尊的基本特点
        5.1.3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的基本特点
    5.2 初中生自尊、学习成就目标与防御性悲观关系的分析讨论
        5.2.1 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
        5.2.2 初中生自尊与学习成就目标的关系
        5.2.3 初中生防御性与悲观学习成就目标的关系
    5.3 学习成就目标在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中介作用的分析讨论
6 结论
7 教育建议
    7.1 提高自尊水平
        7.1.1 教学上,重视学生自尊
        7.1.2 课程上,培养学生自尊
        7.1.3 管理上,保护学生自尊
    7.2 形成合理学习成就目标
        7.2.1 了解自身情况,促进自我认知
        7.2.2 注重培养掌握趋近目标,避免成绩回避目标
        7.2.3 正确看待考试,降低考试焦虑
    7.3 对防御性悲观进行干预
        7.3.1 加强重视防御性悲观
        7.3.2 运用方法降低防御性悲观
        7.3.3 正面评价预防防御性悲观
8 创新与不足
    8.1 创新
    8.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和印地语达利特文学
    1.1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对达利特文学的引介
    1.2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叛逆诗人
    1.3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进阶小说家
    1.4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传记大师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创作研究
    2.1 解构与重建印度诗歌经典
    2.2 批判种姓与种姓思想
    2.3 唤醒达利特尊严与抗争意识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创作研究
    3.1 主人公形象的脸谱化逆写
    3.2 双重空间的边缘人书写
    3.3 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创作研究
    4.1 建构达利特身份认同
    4.2 记录达利特族群的心理创伤
    4.3 记录印度种姓制度变迁
    4.4 记录达利特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第五章 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5.1 对印度教古代经典的抗议与重读
    5.2 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
    5.3 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批判与反抗
    5.4 现代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选译
附录二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摘译
附录三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摘译
致谢
作者简历

(6)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
        二、资本主义国家不公平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
    第二节 理论来源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三、基督教神学
        四、尼采哲学
        五、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化的多种涵义、张力冲突与基本关系
    第一节 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张力冲突
        一、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历史变迁
        二、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与两类文化之争
    第二节 文化与外界的三组基本关系
        一、文化与文明
        二、文化与自然
        三、文化与权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伦理—政治”宣言与“异端四部曲”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衰与“伦理—政治”宣言
        一、文化理论的兴衰
        二、文化理论对政治的遗忘
        三、“伦理—政治”宣言
    第二节 恐怖:毁灭与创造的结合体
        一、理性与欲望
        二、律法与爱
        三、恐怖与崇高
        四、恐怖与绝对自由
        五、自杀炸弹客致命的意志与两种虚无
    第三节 悲剧的哲学复兴
        一、悲剧与现代性
        二、替罪羊的解体与新生
    第四节 “邪恶”的类型、面向及根源
        一、有无目的功用的两种邪恶
        二、邪恶的“双重面向”
        三、“平庸的恶”与“体制性的恶”
    第五节 “上帝已死”与上帝代理者的失败
        一、信仰与理性
        二、启蒙理性情感想象的缺失
        三、唯心主义“主体”企图成为“基础”的失败
        四、浪漫主义想象的创造性与虚幻性
        五、文化:马修·阿诺德的诗意化“基督教”
        六、“上帝已死”与上帝的隐匿存在
        七、上帝在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最终消亡和原教旨主义的勃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
    第一节 新主体的身体建构:身体唯物主义
        一、身体与灵魂的和谐统一
        二、解放感官
        三、两种蜕变方式——彼此的自我实现和超人的诞生
    第二节 新主体的意义探寻:重塑人生的意义
        一、王尔德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
        二、在不同时代的色调对比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三、幸福与爱——人生意义的归宿
    第三节 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一、资本主义大众文化:虚假的共同文化
        二、社会主义共同文化:民主团结与合作共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评价
    第一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
        一、开辟了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
        二、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
        三、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
    第二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限度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
        二、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第三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积极汲取多种理论资源,以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的紧密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二、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着力破解邪恶、恐怖、虚无主义等重要现实文化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
        1.1.2 现实中农村教师幸福感相对不高
        1.1.3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其保障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教师主观幸福感
        2.1.1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内涵与特征
        2.1.2 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2.1.3 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2.2 教师社会支持
        2.2.1 教师社会支持的内涵与特征
        2.2.2 教师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2.2.3 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2.3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2.3.1 职业认同
        2.3.2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2.3.3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2.3.4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2.4 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2.4.1 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2.4.2 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研究
        2.4.3 教师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2.4.4 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2.5 现有研究不足与研究空间
    2.6 相关概念界定
        2.6.1 教师职业认同
        2.6.2 社会支持
        2.6.3 主观幸福感
        2.6.4 农村中学教师
3 研究设计
    3.1 被试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工具
        3.3.1 教师社会支持量表
        3.3.2 教师职业认同量表
        3.3.3 主观幸福感量表
    3.4 研究假设
4 研究结果
    4.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现状
        4.1.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4.1.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4.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
        4.2.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4.2.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4.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现状
        4.3.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
        4.3.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4.4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研究
        4.4.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的相关关系研究
        4.4.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研究
        4.4.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研究
    4.5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4.5.1 社会支持总体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4.5.2 家人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4.5.3 领导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4.5.4 同事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4.5.5 学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4.5.6 家长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4.5.7 朋友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5 分析与讨论
    5.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与讨论
        5.1.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5.1.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与讨论
        5.2.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
        5.2.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状况分析与讨论
        5.3.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5.3.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4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5.4.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5.4.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的关系分析
        5.4.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5.5 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保持整体水平的稳步提升
        6.2.2 注重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作用
        6.2.3 发挥职业认同的有力中介作用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及教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领悟社会支持及其研究
        1.1 领悟社会支持的概念
        1.2 领悟社会支持的测量
        1.3 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 同伴自我表露及其研究
        2.1 自我表露及其同伴自我表露的概念
        2.2 同伴自我表露的理论基础
        2.3 同伴自我表露的测量
        2.4 同伴自我表露的相关研究
    3 友谊质量及其研究
        3.1 友谊质量的概念
        3.2 友谊质量的测量
        3.3 友谊质量的相关研究
    4 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
        4.1 领悟社会支持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4.2 领悟社会支持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
        4.3 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意义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1 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的特点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方法
        1.3.1 选取被试
        1.3.2 研究工具
        1.3.3 研究程序
        1.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1.4 结果与分析
        1.4.1 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
        1.4.2 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的特点
        1.4.3 高中生友谊质量的特点
    2 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的关系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
        2.3.1 被试
        2.3.2 研究工具
        2.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和友谊质量的相关分析
        2.4.2 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的回归分析
        2.4.3 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在领悟社会支持、友谊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特点分析
    2 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的特点分析
    3 高中生友谊质量的特点分析
    4 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分析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教育对策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教育对策
        2.1 多方面共同提升高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
        2.2 引导学生进行合适积极的同伴自我表露
        2.3 提高高中生的友谊质量
    3 研究创新之处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论李佩甫小说中的怨恨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毁灭自我的个人怨恨
    第一节 “黑蚂蚁”的向上之路
    第二节 嫉妒者的价值迷失
    第三节 失恋者走向极端
第二章 异化情感的家庭内部怨恨
    第一节 夫妻间的异样精神交流
    第二节 给予痛苦的亲子关系
第三章 亲密社会中的群体怨恨
    第一节 睚眦必报的乡民互怨
    第二节 贬损能人的抱团怨羡
    第三节 欺软怕硬的善变面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门罗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简述
    第二节 门罗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情感体验中的地域情结
    第二节 逃离想象中的自卑情结
    第三节 细节描摹中的自主情结
    小结
第二章 门罗创作的形象机制
    第一节 反叛与内省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沉默与怯懦的男性形象
    第三节 相生与相克的两性关系
    小结
第三章 门罗创作的隐喻机制
    第一节 门罗笔下的空间隐喻
    第二节 门罗笔下的动物隐喻
    第三节 门罗笔下的服饰隐喻
    小结
第四章 门罗创作的审美机制
    第一节 门罗小说的入俗之美
    第二节 门罗小说的顿悟之美
    第三节 门罗小说的碎片之美
    小结
第五章 门罗创作的文化传承机制
    第一节 南安大略哥特文学的滋养
    第二节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 英国苏格兰叙事元素的浸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呈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永远自尊的河南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研究:学习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D]. 王惠.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5]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D]. 闫元元.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6]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D]. 郑帅.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7]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D]. 王富乙. 河南大学, 2020(02)
  • [8]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同伴自我表露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及教育对策[D]. 王芳芳. 河南大学, 2020(02)
  • [9]论李佩甫小说中的怨恨书写[D]. 邱凤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D]. 高静. 山东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一直以河南大学为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