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与组播技术在流媒体中的研究与应用

P2P与组播技术在流媒体中的研究与应用

论文摘要

随着视频流媒体业务的迅速发展,用户对视频流媒体的播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C/S模式的流媒体系统,由于建设成本高,播放质量差等缺陷,已经很难适应目前的运营要求。近年来,人们把P2P技术引入到流媒体传输中形成了应用层组播技术。应用层的组播协议大致可划分为两类:基于树状拓扑协议及扩展的模型(tree-based protocol and extensions)和基于Gossip协议的模型(gossip-basedprotocol)。基于树结构的组播协议,需要定义较为复杂的节点关系。基于Gossip结构的组播协议,不需要维护复杂的树结构,而且有很强的健壮性。比较典型的系统有DONet(Data-driven Overlay Network)。本文作者设计的P2P流媒体分发与播放系统基于DONet模型,在应用层组播网络基础上构建了稳定的数据交换方案,通过一定的调度算法在节点之间交换数据。该系统有三种突出特性:(1)易于实现——它不需要构建或维护一个复杂的全局结构;(2)高效——数据的传递方向是依照数据的可用性信息而动态改变的,而不是被限制在特定的方向上;(3)健壮——允许结点的伙伴关系在众多提供者中作出适应变化的快速转换。在此系统上,用户将不会因为服务器能力不够而数量上受到限制,反而会随着用户数的增多而提高播放质量。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包括组间关系管理、数据调度模块、以及媒体数据缓存。最后在设计的基础上给出了实现方案,通过在NS2(Network Simulator)上的模拟结果证明了其可靠,稳定的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流媒体模型——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
  • 1.1.2 基于CDN的内容发布方式
  • 1.1.3 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模型
  • 1.1.4 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流媒体应用层组播技术相关理论
  • 2.1 P2P技术
  • 2.1.1 P2P结构
  • 2.1.2 P2P技术特点
  • 2.1.3 P2P技术的应用现状
  • 2.2 流媒体技术
  • 2.2.1 流式传输
  • 2.2.2 主要的实时流式传输协议介绍
  • 2.2.3 流媒体直播实现原理
  • 2.2.4 P2P的流媒体发布系统的优势
  • 2.3 应用层组播技术
  • 2.3.1 IP组播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 2.3.2 应用层组播的基本思想
  • 2.3.3 应用层组播的优点和缺点
  • 2.3.4 应用层组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媒体应用层组播模型分析
  • 3.1 树状组播模型
  • 3.2 基于GOSSIP协议的模型
  • 3.2.1 节点的加入与管理
  • 3.2.2 数据的表示及交换
  • 3.2.3 数据的调度算法
  • 3.2.4 错误恢复及伙伴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PP-VIDEO系统模型设计
  • 4.1 系统结构
  • 4.2 任务管理策略
  • 4.3 组播网络管理
  • 4.3.1 节点标识
  • 4.3.2 节点加入
  • 4.3.3 节点之间的关系维护
  • 4.3.4 节点退出
  • 4.3.5 最优节点的选择策略
  • 4.4 缓存设计
  • 4.5 数据调度策略
  • 4.6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PP-VIDEO系统实现
  • 5.1 系统介绍
  • 5.2 应用层组播网络模块
  • 5.2.1 节点标识
  • 5.2.2 节点加入
  • 5.2.3 节点之间的关系维护
  • 5.3 缓存模块
  • 5.4 数据调度模块
  • 5.5 任务模块
  • 5.6 网络通信模块
  • 5.6.1 系统中的消息
  • 5.6.2 Session类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PP-VIDEO算法仿真
  • 6.1 NS2基本原理和结构
  • 6.2 系统仿真程序设计
  • 6.3 仿真实验过程及分析
  • 6.3.1 节点的播放延时
  • 6.3.2 缓冲次数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P2P负面口碑特征属性挖掘与风险知识识别模型[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06)
    • [2].P2P网络贷款监管的不足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9(36)
    • [3].P2P投资经验与甄别违约风险的能力——基于学习的视角[J]. 统计研究 2019(12)
    • [4].P2P网贷非法集资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J]. 甘肃金融 2019(12)
    • [5].论网络非法集资犯罪侦防对策——以P2P网贷平台为视角[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9(06)
    • [6].P2P现状与大学生网贷的分析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5)
    • [7].P2P网络借贷平台企业价值评估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6)
    • [8].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P2P投资者行为分析[J]. 青海金融 2020(01)
    • [9].试论“监管沙盒”在规范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应用路径选择[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1)
    • [10].P2P融资平台下庞氏骗局的风险与防范[J]. 中国商论 2020(08)
    • [11].我国P2P发展困境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1)
    • [12].认证方式对P2P的信用风险影响的有效性分析——基于“人人贷”经验数据[J]. 宿州学院学报 2020(02)
    • [13].P2P网络借贷平台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3)
    • [14].区块链在P2P行业征信体系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20(11)
    • [15].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制造的P2P协同设计[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0(02)
    • [16].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的刑法规制[J]. 法制博览 2020(15)
    • [17].基于P2P网贷行业失信危机征信系统应用问题探究[J]. 市场研究 2020(03)
    • [18].基于投资者结构的P2P网贷项目评估模型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9].P2P架构下环型结构文件热备份系统设计[J]. 软件导刊 2020(06)
    • [20].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问题探讨[J]. 征信 2020(06)
    • [21].P2P网络借贷风险测度及防范[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0(07)
    • [22].蜂窝网络中P2P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0(13)
    • [23].基于P2P网贷行业现状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03)
    • [24].由P2P爆雷事件反思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漏洞[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02)
    • [25].P2P网贷投资者特征与风险分析[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03)
    • [26].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前景分析——以P2P网贷为例[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06)
    • [27].P2P平台下的“校园贷”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20)
    • [28].对互联网金融行业P2P管理问题的探讨[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07)
    • [29].基于P2P网络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21)
    • [30].P2P技术在云平台内容分发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22)

    标签:;  ;  

    P2P与组播技术在流媒体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