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A对神经细胞损伤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

VPA对神经细胞损伤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

论文题目: VPA对神经细胞损伤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神经病学

作者: 王培福

导师: 蒲传强

关键词: 丙戊酸,细胞培养,缺氧,预干预,神经保护,动物模型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①研究丙戊酸(valproic acid, VP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②研究VPA预干预对永久性MCAO大鼠模型脑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作用。③探讨VPA对神经细胞缺氧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①利用无血清神经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和海马神经细胞,按0.1mM、0.5mM、1.0mM和20mM的浓度加入VPA后进行缺氧复氧处理,观察VPA处理对神经细胞缺氧损伤后的细胞生长和突起生长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数活细胞数。数据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②SD大鼠分为对照组、VPA小剂量组、VPA中剂量组、VPA大剂量组和VPA超大剂量组,分别以0mg/kg、50mg/kg、100mg/kg、200mg/kg和400mg/kg剂量的VPA灌胃给药,第七天参照Longa法建立永久性MCAO大鼠脑梗死模型,术后清醒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后一次评分后处死大鼠,采血测血药浓度,将每个大鼠脑切成脑片,利用图形软件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进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VPA预干预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VPA预处理后脑组织pERK1/2、caspase-3、HSP70和BrdU的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后经t检验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 结果:①在VPA对皮质细胞缺氧损伤中,大剂量组细胞存活明显好于缺氧对照组(P<0.001),超大剂量组细胞存活明显差于缺氧对照组(P<0.000)在VPA对海马细胞缺氧损伤组中,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细胞存活明显好于缺氧对照组(P<0.041;P<0.08),而超大剂量组细胞存活明显差于缺氧对照组(P<0.015)。②VPA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突起生长长度明显长于缺氧对照组(P<0.050H和P<0.022)。对海马神经元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③缺氧复氧后细胞和缺氧复氧后再培养5天的细胞均呈Bcl-2阳性,缺氧对照组呈弱阳性,而VPA处理各组均呈强阳性。④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在48小时时间点,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好于对照组(P<0.05);在72小时时间点,小剂量组好于对照组相(P<0.05) ⑤四组的脑梗死平均体积之间均有差异,对照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丙戊酸对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照片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丙戊酸钠对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丙戊酸之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5

相关论文

  • [1].丙戊酸钠对人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王彩英.苏州大学2010
  • [2].丙戊酸对SH-SY5Y细胞作用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 董重.吉林大学2011
  • [3].成年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修复及再生的研究[D]. 刘鹏翀.复旦大学2001
  • [4].红藻氨酸对大鼠海马p38MAPK活性及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和电生理的影响[D]. 刘智良.第一军医大学2004
  • [5].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 谭纪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6].黄芪化学成分及其对神经细胞保护活性的研究[D]. 于德红.大连理工大学2006
  • [7].小分子化合物丙戊酸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研究[D]. 张为众.吉林大学2006
  • [8].电针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实验性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发生和凋亡的相关性研究[D]. 温晓妮.第四军医大学2006
  • [9].丙戊酸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其影响细胞内谷胱甘肽代谢的研究[D]. 刘衡.四川大学2006
  • [10].丙戊酸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南国新.第三军医大学2007

标签:;  ;  ;  ;  ;  ;  

VPA对神经细胞损伤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