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

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众对国家外交事务的参与热情不断提高,民众对国家对外政策影响越来越大,公共外交作为传统外交的重要补充,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外交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以追求国际承认、追求国际合作、追求“和谐发展”为目标。本文着重探讨的是第三个阶段的公共外交。新时期我国公共外交的目标有层次性和长远性,近期目标是破解和平发展过程中的舆论困境,塑造爱好和平与负责任的国家形象,长远来看则是为了获取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我国公共外交的实践主要有政府公关、媒体外交、文化交流及参与外交等形式。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面临着严峻的国际舆论竞争环境和时代挑战,并且在观念、主体、客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完善公共外交理念;增强文化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公共外交客体的针对性;综合运用各种渠道、拓宽公共外交平台;充分挖掘软实力资源,提高文化自信,使中国公共外交得到更好的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论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之处
  • 1.3.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公共外交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公共外交的起源与发展
  • 2.1.1 公共外交概念的起源
  • 2.1.2 公共外交兴起的背景
  • 2.2 公共外交的理论渊源
  • 2.2.1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2.2.2 软权力理论
  • 2.2.3 从“权力政治”到“心灵政治”
  • 第3章 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实践
  • 3.1 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阶段
  • 3.1.1 以追求国际承认为目标的公共外交(1949年-1978年)
  • 3.1.2 以追求合作为目标的公共外交(1978年-1991年)
  • 3.1.3 以追求“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公共外交(1991年至今)
  • 3.2 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目标
  • 3.2.1 破解和平发展过程中的舆论困境
  • 3.2.2 塑造爱好和平与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 3.2.3 着眼与自身实力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 3.3 我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 3.3.1 政府公关
  • 3.3.2 媒介传播
  • 3.3.3 文化交流
  • 3.3.4 参与外交
  • 3.4 我国公共外交存在的问题
  • 3.4.1 观念上: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诸多误区
  • 3.4.2 主体上:政府色彩过浓,非政府力量培育不够
  • 3.4.3 客体上: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
  • 第4章 西方国家公共外交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 4.1 美国、日本、法国公共外交的实践及特点
  • 4.1.1 美国公共外交:战略外交
  • 4.1.2 日本公共外交:经贸外交
  • 4.1.3 法国公共外交:文化外交
  • 4.2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外交对我国的启示
  • 4.2.1 公共外交理念兼具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色彩
  • 4.2.2 充分挖掘本国资源,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寻找平衡
  • 4.2.3 实践路径上,主体的多元性和手段的多样性
  • 4.2.4 公共外交并不是“政治化妆”,需要平等、双向的沟通交流
  • 第5章 促进我国公共外交发展的路径分析
  • 5.1 明确指导思想,对“和谐世界”理念进行深入阐释
  • 5.2 区分公共外交两条战线,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 5.3 加强公共外交主体建设,增强文化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5.4 重视培育精英阶层,发挥海外华侨的作用
  • 5.5 综合运用各种渠道,拓宽公共外交平台
  • 5.6 充分挖掘软实力资源,提高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带一路”的舆论困扰与周边公共外交——以孔子学院为切入点[J].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9(06)
    • [2].公共外交中的大使署名文章[J]. 公共外交季刊 2019(04)
    • [3].2019年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综述[J]. 公共外交季刊 2019(04)
    • [4].公共外交:海南自贸试验区的传播之道探讨[J]. 公共外交季刊 2019(04)
    • [5].日本学者眼中的美国公共外交——《美国文化中心——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评介[J]. 公共外交季刊 2019(04)
    • [6].试论战后日本公共外交运作模式的演变[J]. 日本学刊 2020(02)
    • [7].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的欧佩克公共外交[J]. 公共外交季刊 2020(01)
    • [8].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公共外交浅析——基于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案例[J]. 公共外交季刊 2020(01)
    • [9].音乐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运用——评《“枪炮”或“玫瑰”:公共外交中的音乐》[J]. 公共外交季刊 2020(01)
    • [10].数字化公共外交:理念、实践与策略的演进[J]. 青年记者 2020(07)
    • [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J]. 中国图书评论 2020(04)
    • [12].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 积极开展公共外交 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J]. 中国政协 2020(09)
    • [13].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数字公共外交:挑战与创新[J]. 对外传播 2020(05)
    • [14].越是敏感的问题越是有回答的必要——读赵启正《公共外交的智慧》[J]. 中国政协 2020(08)
    • [15].冷战后日本公共外交运作模式[J]. 公关世界 2020(08)
    • [16].中国周边公共外交发展历程及经验[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5)
    • [17].全球危机与中国方案: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外交的反思[J]. 对外传播 2020(06)
    • [18].伦理对道德的超越:新媒体公共外交的伦理探讨[J].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0(03)
    • [19].理论延展与行为验证:2018至2019全球公共外交研究管窥[J]. 对外传播 2020(08)
    • [20].中国宗教公共外交的发展转型与运行机制[J]. 国际展望 2020(05)
    • [21].日本公共外交与国家软实力构建的启示[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16)
    • [22].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外交中的应用前景与问题[J]. 公共外交季刊 2020(02)
    • [23].公共外交视角下的韩国卫生外交[J]. 公共外交季刊 2020(03)
    • [24].全球危机与中国方案: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外交的反思[J]. 公共外交季刊 2020(03)
    • [25].个体叙事与情感连接:新公共外交视阈下的李子柒个案分析[J]. 公共外交季刊 2020(03)
    • [26].中国公共外交的三个层面——兼论扬州民间社会公共外交[J]. 公共外交季刊 2020(02)
    • [27].疫情公共外交的民间创举——评《站在你身后! 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J]. 公共外交季刊 2020(02)
    • [28].试析美国对越南公共外交[J]. 现代国际关系 2018(12)
    • [29].浅析新中国公共外交形式之演变[J]. 学理论 2019(01)
    • [30].澳大利亚对印尼青年的公共外交及对中国的启示[J].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18(04)

    标签:;  ;  ;  

    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