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临床观察

关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临床观察

张亚梅薛英玲(山西省临汾霍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0314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探讨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对比分析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情况。结果在260例患者中,189例糖代谢异常,占总人数72.69%。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率为72.69%(189/260),空腹血糖确诊率为32.69%(85/260),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率更高(P<0.01)。结论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糖代谢异常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减少糖代谢异常漏诊率,提高临床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糖代谢异常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013-02

随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及工作压力不断加大,近些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亦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相关文献指出,70%左右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1]。临床上,糖代谢异常可分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两种。其中,糖尿病前期亦称糖调节受损(包括:糖耐量减低及空腹血糖受损)。周祥林[2]报道指出,超过70%糖尿病患者的直接或者间接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与高血糖二者具有相同发病基点,即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可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危险性;心血管疾病可增加患者血糖异常发生率;二者互为因果,彼此影响,彼此作用。因此,探讨如何快速、有效诊断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合并糖代谢异常,对控制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2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代谢异常的诊断率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2013年7月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1例,女性109例;年龄52-78岁,平均(59.23±2.29)岁;病程2~34年,平均(14.36±3.78)年。26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②漏查、拒查患者;③严重肾、肝功能不全患者;④近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对糖代谢造成影响药物的患者;⑤合并感染的患者;⑥甲亢及其他内分泌异常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1.2方法260例患者,92例确诊为糖尿病,对比葡萄糖耐量试验(OGGT)及空腹血糖(FPG)对余下168例患者糖代谢状况的诊断准确性。检查前(8~12)h禁食(可饮用少量清水),测定FPG。将无水葡萄糖粉(75g)溶入温开水(400ml),嘱患者一次口服或则给予患者300g馒头,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然后,2h后,测定患者餐后血糖(即2hPG)。

1.3糖代谢分类根据相关文献,制定糖代谢分类标准,具体如下[3-4]。①血糖正常:患者FPG不足6.1mmol/L,2hPG不足7.8mmol/L。②糖调节受损。单纯空腹血糖受损:FPG(6.1~7.0)mmol/L,2hPG不足7.8mmol/L;单纯糖耐量受损:FPG不足6.1mmol/L,2hPG(7.8~11.1)mmol/L;复合糖耐量受损:FPG(6.1~7.0)mmol/L,2hPG(7.8~11.1)mmol/L。③糖尿病。单纯空腹高血糖:FPG不小于7.0mmol/L,2hPG不足11.1mmol/L;单纯餐后高血糖:FPG不足7.0mmol/L,2hPG不小于11.1mmol/L;复合高血糖:FPG不小于7.0mmol/L,2hPG不小于11.1mmol/L。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统计学系统,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本次2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92例为糖尿病患者,占35.38%;其余168例为非糖尿病患者,占64.62%。在168例非糖尿病患者中,97例出现糖代谢异常,占57.74%。全部260例患者中,共有189例糖代谢异常患者,占总人数72.69%。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率为72.69%(189/260),空腹血糖确诊率为32.69%(85/260);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率更高(P<0.01),详见表1。

表1对比FPG及OGGT对糖代谢异常的确诊率[n(%)]

组别n确诊率

FPG260189(72.69)

OGGT26085(32.69)

x283.442

P0.000

3讨论

共同土壤学说指出,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等疾病可能存在共同环境因素及遗传基础[5]。近些年来,许多国内外报道均指出,心血管疾病和高血糖可能存在共同发病基础。韦志君[6]等指出,心血管内科糖代谢异常患者中,超过60%的患者同时罹患冠心病。龙健猷[7]报道指出,冠心病患者罹患糖尿病的危险性为50%,此外,冠心病患者出现糖调节受损的危险性为25%;总的来说,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率可达(70~75)%。本文,回顾性分析2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89例糖代谢异常,占总人数72.69%,结果与相关文献一致。由此可见,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除了“共同突然学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年龄因素。心血管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杨春霓[7]指出,年龄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呈正相关,50岁以上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5%;70岁以上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30%。本文260例患者,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59.23±2.29)岁,因此,糖代谢异常率较高。

早期诊断、早期合理干预对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FPG及OGGT两种方法对患者糖代谢情况进行了评价。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率为72.69%(189/260),空腹血糖确诊率为32.69%(85/260);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率更高(P<0.01)。由此可见,若仅单纯应用空腹血糖检测患者糖代谢情况,漏诊率较高。若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糖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极易加重基础心血管疾病,损害患者神经系统及重要器官,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心血管内科患者早期进行糖耐量试验,早期筛查糖代谢异常,对减低糖代谢异常漏诊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糖代谢异常;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减少糖代谢异常漏诊率,提高临床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布热比亚?阿不都热西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226.

[2]周祥林.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44-45.

[3]尹进.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69-70.

[4]高珍艳,俎德玲,诸葛毅,等.糖耐量试验观察冠心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0):2434-2435,2438.

[5]王红.糖代谢异常对心血管疾病预后影响的再认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48-1149

[6]龙健猷.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方法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115-116.

[7]杨春霓.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7):124-125.

标签:;  ;  ;  

关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