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低灌注压下脑微循环动态变化、VEGF表达及BBB通秀性改变

慢性低灌注压下脑微循环动态变化、VEGF表达及BBB通秀性改变

论文题目: 慢性低灌注压下脑微循环动态变化、VEGF表达及BBB通秀性改变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宋振全

导师: 章翔,魏学忠,榊寿右

关键词: 血脑屏障,再灌注,伊文思蓝,动静脉瘘,慢性静脉压升高,脑静脉压增高状态,脑血流,脑血容量,大鼠

文献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 慢性低灌注压状态下脑微循环的动态变化 目的 研究慢低灌注压状态下及正常灌注压恢复过程中脑微循环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16只(对照组A:n=6;实验组B:n=10),全身麻醉下行右侧颈总动脉与右侧颈外静脉端-端吻合。利用激光多普勒扫描技术测定吻合前、后以及2周后吻合部结扎前、后脑表25处局部脑血流(lCBF)和局部脑血容量(lCBV)的变化,区域脑血流(lCBF)和区域脑血容量(rCBV)分别用各自的25个数据的中位数表示。A组:单纯右颈总动脉结扎;B组:右颈总动脉与右侧颈外静脉端-端吻合。结果A组的两侧大脑半球以及B组的左侧大脑半球吻合前后rCBF、rCBV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右侧大脑半球吻合前后rCBF、rCBV也无统计学意义,但2周后rCBF显著降低(P<0.05),rCBV显著增高(P<0.05),吻合部结扎后rCBF即刻增高(P<0.05),rCBV即刻降低(P<0.05)。结论一侧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吻合模型对研究慢性静脉压增高状态下脑缺血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在慢性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结扎动静脉短路形成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灌注压迅速上升,CBF得到改善。

论文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和文献回顾

正文

1 慢性低灌注压状态下脑微循环的动态变化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2 大鼠硬脑膜动静脉瘘模型的建立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3 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通透的改变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在低灌注白质损伤与功能重建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余雪.华中科技大学2017
  • [2].脑慢性低灌注对白质功能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D]. 梁伟华.第三军医大学2016
  • [3].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损伤中GABA_B受体激动剂通过调节自噬介导的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刘丽.华中科技大学2016
  • [4].CD73在慢性低灌注脑白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炎性调控机制研究[D]. 后显华.第三军医大学2015
  • [5].骨髓来源细胞腺苷A2A受体调控的炎性效应对慢性低灌注白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 冉鸿.第三军医大学2013
  • [6].通透性影像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血管单元[D]. 刘楠.第三军医大学2016
  • [7].白质疏松缺血损伤机制的神经病理与神经影像学研究[D]. 林琅.第三军医大学2009
  • [8].单侧颈内动脉狭窄Willis环代偿及其与脑梗死关系的磁共振研究[D]. 王文燕.河北医科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慢性低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与淀粉样物质的关系及丁苯酞的神经保护的研究[D]. 魏微.第三军医大学2012
  • [2].老年期大鼠慢性脑低灌注时少突胶质细胞结构功能损害及相关分子变化的实验研究[D]. 叶建宁.第三军医大学2007
  • [3].实验性大鼠急性期脑缺血血脑屏障开放、血管源性脑水肿MRI与脑组织MMP-9、VEGF表达[D]. 全冠民.天津医科大学2003
  • [4].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D]. 余国良.浙江大学2005
  • [5].p38MAPK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研究[D]. 周官恩.吉林大学2005
  • [6].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及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微循环调节的实验研究[D]. 王世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7].大鼠脑外伤后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及VEGF表达的研究[D]. 杨咏波.四川大学2005
  • [8].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实验研究[D]. 于涛.苏州大学2005
  • [9].缺氧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 鲍欢.苏州大学2006
  • [10].异亚丙基莽草酸对慢性低灌注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D]. 王晶.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  

慢性低灌注压下脑微循环动态变化、VEGF表达及BBB通秀性改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