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论文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农民的命脉,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村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农村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特别是土地所有权制度,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共分为五部分,主要阐述了目前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典型国家在土地制度方面的经验和措施,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建议和方法。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几种方案进行评价。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理论界存在着多种构想和说法:国有化方案、私有化方案、土地集体所有方案等等。本文对上述几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度。第二部分,对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第一个问题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主要是土地国有制,就是王有制;封建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并最终取得了法律地位;民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在继承了私有的前提条件下,又进行了一些新的立法和尝试。第二个问题介绍了我国建国后不同时期农村的土地制度:50年代初的农地改革,农地私有;农地私有,集体经营;农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农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第三部分,我国台湾地区及典型国家土地制度的分析与启示。我国台湾地区通过实施“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私有耕地征收与放领”等农地改革措施,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土地制度改革的突出特点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协作农业。韩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和调整推动了韩国经济的现代化。美国政府从所有权、经营、收益、管理等方面,不断加强对土地的调控和管理。最后,通过对我国台湾、日本、韩国、美国在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和经验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方面有益的启示。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土地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所有权性质模糊。主要分析了在所有权性质方面的有关观点:集体土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单独所有;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是一种“新型的总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为集体组织法人所有。第二,所有权主体虚位。主要分析了在所有权主体上存在的两种观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集体经济组织。此外,还探讨了国家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界限不清的问题。第三,所有权权能残缺。主要分析了所有权中的使用权能、处分权能、收益权能等方面的残缺和不足。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建议。第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坚持正确的方向,针对“农民集体”存在的三种类型,笔者认为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确立为“村农民集体”最为合适,并将通过权力组织、执行组织、监督组织来行使和保障自己的权力。第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各项权能,主要是使用权能、收益权能、处分权能,其中重点论述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价值补偿、土地征用程序等方面的规范和完善。第三,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扶植和保护农业,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农村土地的市场化流转:加强税费改革和户籍改革,为农村土地制度的运行创造良好条件;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 国有化方案
  • (二) 私有化方案
  • (三) 土地集体所有方案
  •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一) 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二) 我国建国后的农村土地制度
  • 三、我国台湾地区及典型国家土地制度的分析与启示
  • (一) 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制度
  • (二) 典型国家的土地制度
  • (三) 典型国家和地区土地制度的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四、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 所有权性质模糊
  • (二) 所有权主体虚位
  • (三) 所有权权能残缺
  • 五、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 (一)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实现方式
  • (二) 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各项权能
  • (三) 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创造良好的环境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J]. 中华建设 2019(12)
    •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制度改革历程史述及展望[J]. 农业展望 2020(01)
    • [3].土耳其土地制度的变迁(1300~1973)[J]. 农业考古 2018(06)
    • [4].未来土地制度改革重点在哪?农业农村部透露三大信号[J]. 河南农业 2019(05)
    • [5].乡村振兴应坚守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J]. 人民法治 2018(14)
    • [6].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体育利益演化的理论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J]. 农家参谋 2018(12)
    • [8].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制度改革的财政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21)
    • [9].土地制度改革红利释放趋势和情景预测[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1)
    • [10].土地制度与生态文明[J]. 中国生态文明 2016(06)
    • [11].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探索[J]. 北方经济 2016(12)
    • [12].土地制度改革期待统筹推进[J]. 乡村科技 2016(31)
    • [13].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团结演变及趋势——以建国后四次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J]. 前沿 2017(04)
    • [14].“十三五”时期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发展的建议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8)
    • [15].论中国传统社会土地、田地与田业之关系——兼及与英国土地制度的比较[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6].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分析[J]. 经贸实践 2017(13)
    • [17].主编漫谈[J]. 农机科技推广 2017(08)
    • [18].一个渐进的方案浮出水面——刍议土地制度改革[J]. 紫光阁 2015(02)
    • [19].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分析[J]. 国土资源 2016(09)
    • [20].问题与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制度改革机理解读[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06)
    • [21].土地制度改革如何实施之我见[J]. 广东土地科学 2014(04)
    • [2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 山西农经 2014(05)
    • [23].清代土地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实启示[J]. 兰台世界 2015(06)
    • [24].新视角下的唐宋土地制度研究——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演变研究》读后[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5(02)
    • [25].土地制度改革是难点,也是痛点[J]. 商周刊 2015(11)
    •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历程和经验探索[J]. 品牌 2015(09)
    • [27].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及展望[J]. 经济法研究 2018(02)
    • [2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J].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7(03)
    • [29].农民宅基地能入市吗[J]. 中国乡村发现 2016(06)
    • [30].吉林省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制度改革的金融支持研究[J]. 赤子(下旬) 2016(05)

    标签:;  ;  ;  ;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