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要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客观地对高速公路的道路设施交通安全性做出相应的评价,然后及时提出处理改进方案,以期能从根源上改善道路交通运输环境,提高公路设施的主动安全性。公路安全性评价(Highway Safety Evaluation,也称公路安全审计)是从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的角度对公路设施的研究、设计成果或现有公路路况影响行车安全的潜在因素进行评价。由于本课题研究对象为设计阶段的高速公路项目,因此,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项目设计成果采用的技术指标进行评价,找出不符合现行标准、规范或规定的技术指标,从而对设计成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设计成果质量和交通安全质量提供决策支持。国内多项研究成果证明,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安全的,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所认同。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需要根据相关安全评价和规范进行设计,更要融入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完善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设计理念。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现有公路设计中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在原则确立了不同路段运行速度的计算方法后,按照立体设计线元组合情况开展了拟建公路实际运行速度的逐段预测,进而对设计符合性和运行速度协调性开展总体评价;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的相似性的分析与评定办法,通过对与达陕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相近的渝长高速公路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后,分析了其运行速度增量与行车安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性、事故多发路段特点以及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各种运营环境影响因素权重等,多方面与本项目建设后的运营状态进行预测对比,针对不同的潜在事故原因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为本项目下阶段设计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整个设计方案尽管尽量避免了采用规范标准限制的指标值,但仍难免存在一些对交通安全不利的因素。因此,对本项目进行安全性论证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以确保行车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结论
  • 第二章 依托工程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植被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起讫点以及主要控制点
  • 2.6 建设规模
  • 2.7 设计标准
  • 2.8 设计安全性初步分析
  • 第三章 既有高速公路运营安全调研与分析
  • 3.1 运行车速模型
  • 3.1.1 运行速度观测路段划分原则
  • 3.1.2 既有高速公路运行车速观测
  • 3.1.3 直线路段运行速度分析
  • 3.1.4 平曲线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 3.1.5 纵坡路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 3.1.6 弯坡组合路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 3.1.7 隧道路段运行速度分析
  • 3.2 运行车速与安全性
  • 3.2.1 基于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差值的安全性分析
  • 3.2.2 基于运行车速增量的安全性分析
  • 3.3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安全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 3.3.1 评价指标
  • 3.3.2 评价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似性的山区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
  • 4.1 道路条件相似性分析与评价
  • 4.1.1 数据统计协议
  • 4.1.2 各指标的权重划分
  • 4.1.3 相似系数计算
  • 4.2 达陕高速公路运行车速预测
  • 4.3 基于相似性的达陕高速公路设计安全性评价
  • 4.3.1 设计符合性
  • 4.3.2 路线评价
  • 4.3.3 路基路面
  • 4.3.4 交叉
  • 4.3.5 隧道
  • 4.3.6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山区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