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血虚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后缺乳,气血虚弱,临床经验,白祯祥
气血虚弱论文文献综述
杨婷子,石岳,杨小红,白祯祥[1](2019)在《白祯祥教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祯祥教授认为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多与脾胃虚弱及肝脏失常有关,其病性虚实夹杂,但总体以虚为主,治疗当以"健脾胃,益气血,疏肝郁,通乳络"为原则,采用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疏郁通乳之法,自拟通乳方治疗,临床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梁艳[2](201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E口服联合缩宫素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减通乳丹及艾灸治疗,比较两组乳汁初始分泌时间、大量流出时间、每次流出量、治疗效果、乳房充盈情况、48 h内泌乳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量。结果:观察组乳汁初始分泌时间、大量流出时间及每次流出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乳房充盈度Ⅰ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 h内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着,可使产妇乳汁初始分泌时间提前,延长乳汁大量流出时间,增加乳汁每次流出量,提升治疗效果及乳房充盈情况,改善48 h内泌乳情况及血红蛋白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6期)
王诗陶[3](2019)在《引经导气法治疗气血虚弱型眩晕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引经导气法对气血虚弱型眩晕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气血虚弱型眩晕的患者,采用引经导气法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2周,记录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积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以引经导气针刺法治疗气血虚弱型眩晕患者2周,根据中医诊断及疗效标准得到的总有效率为92.00%。2.引经导气针刺法可有效降低气血虚弱型眩晕患者的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引经导气针刺法可有效降低气血虚弱型眩晕患者的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引经导气法可显着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经导气针刺法可明显降低气血虚弱型眩晕的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积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中医证候积分。可以明显减轻气血虚弱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郑鸿飞,王益群[4](2019)在《固元益气汤联合黄体酮治疗气血虚弱型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兆流产为孕妇妊娠前28周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淋漓不尽或时出时止,继而出现腰酸或阵发性下腹疼痛等,严重则可能发展为流产[1]。流产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如胚胎正常,患者经合理治疗和休息后可继续妊娠[2],如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导致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本病发生原因较多,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机体血海虚羸、冲任(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张海妮,卿洁[5](2019)在《中医催乳手法联合中医药膳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催乳手法联合中医药膳治疗产后气血虚弱型乳汁分泌不足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0例产后气血虚弱型乳汁分泌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催乳手法,每日手法1次,同时服用药膳每日1剂,分2次口服;对照组仅对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及一般手法。治疗3d后,评价两组泌乳量以及乳房饱满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提高泌乳量、增加乳房饱满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催乳手法联合中医药膳治疗产后气血虚弱型乳汁分泌不足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27期)
陈畅凯,宗轶[6](2019)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气血虚弱型子宫脱垂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气血虚弱型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2例气血虚弱型子宫脱垂患者,按系统随机化法分为A、B组,每组66例。A组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B组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情况和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为89.39%,显着高于A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收缩肌电值均高于治疗前,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治疗前,且B组的上述指标均显着优于A组(P<0.05)。B组的尿失禁改善率(71.21%)显着高于A组(48.48%)(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对气血虚弱型子宫脱垂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改善其尿失禁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刘竹亚[7](2019)在《中药催产汤辅助对气血虚弱型足月妊娠孕妇宫颈成熟度、纤连蛋白和分娩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中药催产汤辅助对气血虚弱型足月妊娠孕妇宫颈成熟度、纤维连蛋白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气血虚弱型足月妊娠患者中,抽取9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单双号,单号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即催产素IU),双号为观察组(给予中药催产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和纤维连蛋白水平以及观察2组的分娩结局。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Bishop评分及纤维连蛋白水平均低于观察组;且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催产汤在治疗气血虚弱型足月妊娠孕妇过程中疗效更为显着,可明显促进其宫颈的成熟度,从而提升其的纤连蛋白水平,并且母婴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9年03期)
杜探春[8](2019)在《通乳丹加味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气血虚弱型缺乳产妇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通乳丹加味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联合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理疗组、联合组各32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中药组给予通乳丹加味治疗,理疗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组给予通乳丹加味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激素水平、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 75%明显高于中药组的75. 00%及理疗组患者的71. 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泌乳量明显高于中药组及理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中药组及理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催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及理疗组,孕酮(P)明显低于中药组及理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通乳丹加味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有助于改善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调节患者激素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03期)
张颖[9](2019)在《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4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中医推拿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引入催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产后母乳喂养率及乳房充盈程度,检测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RL水平及乳房充盈程度为Ⅰ级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后1、4、8、16周的母乳喂养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疗效显着,能够有效提高产后泌乳量、改善乳房充盈程度,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02期)
王朝红,王彩珊,卢庆,黄建春,韦庆芳[10](2018)在《麦当乳通颗粒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麦当乳通颗粒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麦当乳通颗粒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2组均治疗5 d。比较2组疗效及泌乳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0%,对照组总有效率78. 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第2、3、4、5 d泌乳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泌乳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麦当乳通颗粒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疗效显着,治疗后泌乳量增加明显,且该治疗无侵入性操作,患者易接受。(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8年11期)
气血虚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E口服联合缩宫素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减通乳丹及艾灸治疗,比较两组乳汁初始分泌时间、大量流出时间、每次流出量、治疗效果、乳房充盈情况、48 h内泌乳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量。结果:观察组乳汁初始分泌时间、大量流出时间及每次流出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乳房充盈度Ⅰ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 h内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着,可使产妇乳汁初始分泌时间提前,延长乳汁大量流出时间,增加乳汁每次流出量,提升治疗效果及乳房充盈情况,改善48 h内泌乳情况及血红蛋白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血虚弱论文参考文献
[1].杨婷子,石岳,杨小红,白祯祥.白祯祥教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经验[J].天津中医药.2019
[2].梁艳.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9
[3].王诗陶.引经导气法治疗气血虚弱型眩晕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
[4].郑鸿飞,王益群.固元益气汤联合黄体酮治疗气血虚弱型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
[5].张海妮,卿洁.中医催乳手法联合中医药膳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陈畅凯,宗轶.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气血虚弱型子宫脱垂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
[7].刘竹亚.中药催产汤辅助对气血虚弱型足月妊娠孕妇宫颈成熟度、纤连蛋白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9
[8].杜探春.通乳丹加味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气血虚弱型缺乳产妇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
[9].张颖.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4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9
[10].王朝红,王彩珊,卢庆,黄建春,韦庆芳.麦当乳通颗粒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