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的相对性及其例外

论合同的相对性及其例外

论文摘要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传统合同法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确定了合同只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约束力,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对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相应的,第三方也不能基于特定当事人双方业已订立的合同提出请求或提出诉讼。然而,实践表明,某些情形下,如果恪守严格的合同相对性原则,将损害合同当事人或是第三方的利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各国合同立法和司法实践纷纷发展出一种修正后的制度,此即所谓的合同相对性的例外。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在实质上是对传统合同法基本原则的修正与改进,对于例外制度的研究从其出现起就从未停止过,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种研究往往注重于某一具体的相对性例外制度,缺乏从一系列现象的本质和共同的特征入手,通过学理剖析,提炼出合同相对性例外的真正内涵。更难以从概念衍射发展,系统地对各种例外制度予以深入分析并作立法建议。为此,我在本文中从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例外的现实发展入手,附之建构理性的逻辑视角界定相对性例外的概念,进而通过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于在法学理论界聚焦的一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与主张,也许有些并不十分正确,但我相信学术只有在百家争鸣中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由于学识与时间所限,本文对于许多具体制度构造尚未能充分论及,但从某些视角观察,此文也能成为一篇拾遗补缺之作。围绕上述内容,全文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合同相对性原则。主要从基本概念和法律关系入手,以价值判断方式对合同相对性原则进行学理分析并附之对各国实定法的研究,论述了债与合同的关系,合同缔约过程的相对性等问题,并对合同相对性原则背后蕴含的法理依据进行了深入解读,通过对两大法系实定法的列举,表明了合同相对性原则被各国法所普遍认可。第二章:合同相对性的例外。这一部份论述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到相对性例外的演进过程,并从权威学说中找寻合同相对性例外的学理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合同相对性例外的定义并对具体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所论及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第三人侵害债权、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具有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第三人代为履行、买卖不破租赁和代位权与撤销权。第三章:对我国现行法的分析和立法建议。这一部份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合同法》第73条有关代位权制度的内容和第229条有关“买卖不破租赁”的内容展开,同时,指出我国法律对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缺少明确和完善的规范,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立法建议。论文结语部分再次强调了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主体地位,同时用法律均衡主义的观点肯定了各种例外制度存在之必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合同相对性原则
  • 第一节 合同相对性的存在
  • 一、债与合同的关系及相对性产生
  • 二、合同缔约过程中的相对性
  • 三、名称的确定
  • 第二节 合同相对性的法理基础和立法例
  • 一、合同相对性的法理基础
  • 二、两大法系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确认
  • 第二章 合同相对性的例外
  • 第一节 合同相对性到合同相对性例外
  • 一、合同相对性到相对性例外的历史演进
  • 二、主要学说依据
  • 第二节 合同相对性例外的定义
  • 一、相对性例外中请求权的基础
  • 二、对作为基础的合同的效力再分析
  • 三、定义合同相对性例外
  • 四、合同的效力范围
  • 五、合同相对性与相对性例外之关系
  • 第三节 有关合同相对性例外的主要法律制度分析
  • 一、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分析
  • 二、对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分析
  • 三、对具有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合同的分析
  • 四、对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分析
  • 五、对买卖不破租赁的分析
  • 六、对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分析
  • 第三章 对我国现行法的分析和立法建议
  • 第一节 对合同法领域相关法条的评述
  • 一、对《合同法》73条的评价
  • 二、对《合同法》229条的评价
  • 三、有关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立法建议
  • 四、有关合同对第三人保护问题的立法建议
  • 第二节 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律规定
  •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比较
  • 二、我国有关第三人侵害债权法律规定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权利能力相对性理论之质疑[J]. 法学家 2019(06)
    • [2].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的几个问答[J]. 物理教师 2014(08)
    • [3].在情境中感知物理 在体验中走进科学——以“运动的相对性”的教学为例[J]. 物理教学 2020(06)
    • [4].怎样做能更好地理解位置关系的相对性[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0(09)
    • [5].“运动的相对性”分析[J].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物理) 2013(Z1)
    • [6].源于生活 乐于体验 至于知识 达于应用——苏科版物理“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18)
    • [7].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J]. 法制与社会 2019(20)
    • [8].近代中国农村社区转型中的两次“相对性衰落”[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3)
    • [9].前测后测 证据促学——以“运动的相对性”教学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8(09)
    • [10].对同时的相对性的正确理解[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1(12)
    • [11].锁定教学重点 渐进达成目标——谈苏科版《运动的相对性》的重难点突破策略[J]. 中学物理 2016(16)
    • [12].中西礼貌的文化相对性[J]. 现代企业教育 2012(24)
    • [13].债权相对性的突破与保留[J]. 人民论坛 2011(32)
    • [14].论道德教育的相对性[J]. 湖北社会科学 2011(11)
    • [15].文化相对性视野下普遍性人权实现路径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1(34)
    • [16].礼貌的相对性及其文化阐释[J]. 社科纵横 2008(04)
    • [17].论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合理性——对普特南“概念相对性”论证的辨析[J]. 理论探讨 2008(05)
    • [18].从社交指示语的应用看礼貌的相对性[J]. 科技视界 2014(21)
    • [19].媒体传播的“相对性重构”现象初探[J]. 新闻世界 2013(01)
    • [20].论礼貌原则相对性的情绪社会化理据[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21].从相对性存在看总体时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2].略论债权相对性与债权的不可侵性的关系[J]. 法制与社会 2008(11)
    • [23].论民族存在的相对性[J]. 思想战线 2019(03)
    • [24].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绝对的相对”抑或“相对的绝对”[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10)
    • [25].深度关注学生 培养核心素养——以“运动的相对性”教学为例[J]. 物理之友 2019(05)
    • [26].以问题为核心、以素养为目标、打造课堂新活力——谈苏科版《运动的相对性》的教学策略达成[J]. 中学物理 2016(20)
    • [27].简约而美丽的相对性陈述[J]. 教育科学论坛 2012(10)
    • [28].美国宪法言论自由条款相对性之我见[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06)
    • [29].关于“功”的相对性与绝对性[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9(11)
    • [30].电场与磁场的相对性及其应用[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标签:;  ;  ;  

    论合同的相对性及其例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