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雅言词研究

《聊斋志异》雅言词研究

论文摘要

雅言詞的研究無論對古漢語辭彙發展史研究還是現代漢語辭彙的溯源研究都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雅言詞”存在於古漢語辭彙系統已有很長的歷史,《聊齋志異》是我國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其豐富的語言為學人津津樂道,其中雅言詞的運用功不可沒。本文著重探討《聊齋志異》雅言詞豐富的原因、分類、構詞模式,從而發掘《聊齋志異》雅言詞中蘊含的文化。全文共分五章,用溯源的方式對《聊齋志異》中的雅言詞進行盡可能的搜集羅列,從雅言詞詞義出發,與傳世典籍相互印證,避免解釋的主觀性,對其進行分類,歸納《聊齋志異》雅言詞的構詞模式,揭示《聊齋志異》雅言詞所蘊含的文化,從而為解答雅言詞為何在白話文一統天下的今天,仍然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這一疑難,提供一些啟示。並為古籍整理和詞典編纂提供語料。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選題的緣由、意義
  • 一、 雅言詞的界定
  • 二、 《聊齋志異》雅言詞研究的選詞的範圍
  • 三、 研究的緣由和意義
  • 第二節 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
  • 一、 蒲松齡及其作品
  • 二、 《聊齋志異》研究概述
  • 第三節 “文言”與“雅言”的區別與聯繫
  • 一、 “文言”與“雅言”的界定
  • 二、 “文言”與“雅言”的聯繫與區別
  • 第四節 國內雅言詞研究概述
  • 一、 古人對雅言詞的研究成果
  • 二、 近人對雅言詞的研究成果
  • 第五節 《聊齋志異》雅言詞的狀況
  • 第六節 研究方法與預期目標
  • 一、 研究方法
  • 二、 預期目標
  • 第二章 《聊齋志異》雅言詞豐富的緣由
  • 第一節 蒲松齡“文人身份”的固守
  • 第二節 《聊齋志異》受眾的選擇
  • 一、 政治上的官貪吏虐
  • 二、 經濟上的黎民枵枵饑腹
  • 三、 科場上的營私舞弊、顛倒賢愚
  • 第三節 彰顯文化素養
  • 第四節 抒發孤憤
  • 第五節 表意簡潔典雅
  • 第六節 傳承古代文化
  • 一、 在選擇原典中的雅言詞時,注重選擇淺熟的詞語
  • 二、 通過化用,為表達新的意境所用
  • 第三章 《聊齋志異》雅言詞分類
  • 第一節 成語
  • 一、 成語語音上的典雅
  • 二、成語語法上的典雅
  • 第二節 典故詞
  • 一、 典故詞的定義
  • 二、 典故詞的類別
  • 三、 典故詞的構成類型
  • 四、 典故詞的特點
  • 第三節 宗教詞
  • 一、 宗教詞的界定
  • 二、 宗教詞的構成
  • 第四節 名士字号
  • 一、名士字號雅言辭的界定
  • 二、 名士字號雅言辭的分類
  • 第五節 歷史詞
  • 一、 歷史詞的界定
  • 二、 歷史詞的特點
  • 三、 歷史詞的分類
  • 第六節 委婉詞
  • 一、 委婉詞的界定
  • 二、 委婉詞的特點
  • 三、 委婉詞的分類
  • 第四章 《聊齋志異》雅言詞構詞模式例釋
  • 第一節 重組式
  • 第二節 截取式
  • 一、 代整式
  • 二、 代餘式
  • 第三節 歸結式
  • 第四節 添足式
  • 一、 在詞根前添加字符
  • 二、 在詞根後加一字符
  • 第五節 類化式
  • 第五章 《聊齋志異》雅言詞中蘊含的文化
  • 第一節 《聊齋志異》雅言詞中蘊含的物質文化
  • 一、 食文化
  • 二、 酒文化
  • 三、 中醫文化
  • 第二節 《聊齋志異》雅言詞中蘊含的精神文化
  • 一、 宗教文化
  • 二、 民間信仰文化
  • 餘論 雅言詞在現代漢語中的留存
  • 參考文獻
  • 致謝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學術著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让雅言传承文明,用经典浸润人生——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经典[J]. 中学语文 2012(33)
    • [2].略論雅言詞詞彙化的特殊性[J]. 汉语史学报 2011(00)
    • [3].深化健雅精髓 打造雅言课堂[J]. 教育界 2018(01)
    • [4].雅言慧行,开创德育新天地——培养“雅·慧”少年略谈[J]. 新教师 2015(02)
    • [5].子所雅言[J]. 小学生时代 2020(10)
    • [6].“两京”沦陷区清遗民的“位置”——以《雅言》《同声月刊》杂志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01)
    • [7].北朝士族音韻之學與南北交聘[J]. 文史 2016(04)
    • [8].方言的艺术魅力[J]. 中外企业家 2013(13)
    • [9].中古汉语雅言词成词方式初探[J]. 语言研究集刊 2008(00)
    • [10].文学“新雅言”的建立[J]. 关东学刊 2019(02)
    • [11].“子所雅言”中“所”字用法探析[J]. 青年文学家 2015(05)
    • [12].《雅言经典》:推广国学教育的平台[J]. 新闻战线 2013(07)
    • [13].也谈近代官话的“标准音”[J]. 古汉语研究 2008(04)
    • [14].报人张季鸾对欧战与中国的观察——以《雅言》杂志为线索[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5].暧昧分手[J]. 家庭生活指南 2013(03)
    • [16].从《雅言》看连横的文学观及其当代价值[J]. 武夷学院学报 2019(04)
    • [17].先秦雅言的形成及其认同性影响[J]. 殷都学刊 2014(02)
    • [18].丁若镛《雅言觉非》考[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9].漂洋过海爱上你[J]. 故事家 2015(19)
    • [20].社科文摘[J]. 百科知识 2010(19)
    • [21].关于“雅言经典 浸润人生”诵读大赛的报道[J]. 语文建设 2012(10)
    • [22].论子所雅言与英国脱欧[J]. 才智 2017(03)
    • [23].让我们的语言更美[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09)
    • [24].雅言、乐语与《诗经》——试论周代诗乐体系传习雅言的职能与机制[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2)
    • [25].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首届全国中学生朗诵大会”在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举行[J]. 中学语文教学 2014(11)
    • [26].夏语探索[J]. 语言研究 2009(04)
    • [27].那些已消逝的文化符号[J]. 山西青年 2013(15)
    • [28].悦学悦纳 雅言雅行 庐江县城关小学[J]. 小学生导读 2016(Z1)
    • [29].于阗王国之名新考[J]. 西域研究 2020(01)
    • [30].“传统”与中国新诗的艰难性[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标签:;  ;  ;  ;  ;  

    《聊斋志异》雅言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