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钠酸肽、C-反应蛋白、D-二聚体、内皮素-1、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钠酸肽、C-反应蛋白、D-二聚体、内皮素-1、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血流力学的异常、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神经内分泌的激活。此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关联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功能的恶化。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机制外,体内存在的多种活性物质可能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课题通过与对照组的对比研究,观察血浆B型钠酸肽、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内皮素-1浓度在正常体检组、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和慢性心力衰竭组中的变化,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和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外周血B型钠酸肽、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内皮素-1浓度的变化与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按照Framingham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入选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其中,男31例,年龄68.26±13.39岁;女44例,年龄70.75±9.89岁。根据临床症状、病史、心电图、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分为I级+II级组22例(男8例,女14例)、Ⅲ级组24例(男9例,女15例)、IV级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另外选取体检正常者20例(男11例,年龄55.00±16.06岁;女9例,年龄46.33±16.50岁)、有器质性心脏病但心功能正常的21例(男10例,年龄64.20±7.01岁;女11例,年龄69.91士10.19岁)为对照组,采用美国BIOSITE公司的Trige分析仪检测外周血B型钠酸肽的浓度、免疫浊度法测定C-反应蛋白浓度和D-二聚体的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的浓度,研究正常对照组、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慢性心功能不全组这三组间B型钠酸肽、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内皮素-1浓度的浓度变化与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同时对慢性心衰患者随访半年,观察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 B型钠酸肽值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8.59±12.09 pg/ml,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80.88±59.99 pg/ml,I+II级组316.20±134.58pg/ml,III级组680.47±397.3pg/ml,IV级组1203.46±528.66pg/ml,慢性心衰组B型钠酸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各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组间B型钠酸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B型钠酸肽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843, 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845,P <0.05)(2)与正常对照组、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相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组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内皮素-1浓度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升高,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内皮素-1浓度也升高,其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r=0.832,0.756,0.620。(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均减小,随着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以C-反应蛋白、D-二聚体、内皮素-1、纤维蛋白原、年龄、心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为自变量,B型钠酸肽为因变量,运用Stepwise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最终只有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进入回归方程,t值分别为5.780、5.369、4.519,P<0.05。(5)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41,其95%的可信区间为(0.647,0.835),P<0.05。当B型钠酸肽取截断点83.75pg/ml时,B型钠酸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36.2%。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B型钠酸肽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越高,B型钠酸肽的水平也越高。B型钠酸肽水平可以反映心功能状态辅助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并可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的观察指标。(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非特异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且与心功能状况密切相关。(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凝血系统的紊乱,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内皮功能紊乱,内皮素-1浓度升高且与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5)B型钠酸肽、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内皮素-1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引言
  • 正文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分组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 1.5 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BNP的测定
  • 2.2 D-D的测定
  • 2.3 FG的测定
  • 2.4 CRP的测定
  • 2.5 ET-1 的测定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5.1 BNP与CHF的关系
  • 5.2 CRP与CHF的关系
  • 5.3 D-D、FG与CHF的关系
  • 5.4 ET-1 与CHF的关系
  • 5.5 BNP与CRP、D-D、ET-1、FG和LAD、LVEDD、EF、FS的关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时间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06)
    • [2].比索洛尔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9(04)
    • [3].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的研究进展[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9(06)
    • [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和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的关系[J]. 现代实用医学 2019(12)
    • [5].应用心力衰竭清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社区管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02)
    • [6].心脏彩超应用于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可行性[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3)
    • [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02)
    • [8].不同体质指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差异性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12)
    • [9].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09)
    • [10].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理机制临床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06)
    • [1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01)
    • [12].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07)
    • [13].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0(03)
    • [14].双心医学之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4)
    • [15].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03)
    • [16].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04)
    • [17].托拉塞米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 2020(01)
    • [18].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2)
    • [19].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个案管理模式[J]. 重庆医学 2020(08)
    • [2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03)
    • [21].治疗性沟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30)
    • [22].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10)
    • [23].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5)
    • [2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探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05)
    • [25].小剂量螺内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 2020(11)
    • [26].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64例治疗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6)
    • [27].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20(05)
    • [28].维利西呱治疗恶性慢性心力衰竭达到主终点[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20(03)
    • [29].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4)
    • [3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J]. 护理与康复 2020(06)

    标签:;  ;  ;  ;  ;  ;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钠酸肽、C-反应蛋白、D-二聚体、内皮素-1、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