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指标监测分析系统的研究

人体生理指标监测分析系统的研究

论文题目: 人体生理指标监测分析系统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作者: 李艳文

导师: 姜印平

关键词: 生理参数,监测分析,数据传输,小波去噪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人体的高低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值和体温值是衡量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生理指标。为了更好的监控自己及他人的健康状况,需要对这些生理指标参数进行测量。另外,一些潜在的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这些生理参数发生变化,因此及时的监控这些参数,对于人们预防疾病也是有着很重大的意义。本课题总结前人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对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一套人体生理指标监测分析系统。系统以单片机PIC16F877A为核心芯片,基于振荡法原理对人体的脉搏波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并最终计算出人体的高低血压值、心率值和体温值。在实现了系统的测量以后,课题做了一个上位机数据处理试验。即把单片机中采集到的脉搏波数据进行上位机传送,在计算机中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小波去噪,然后计算出人体的生理指标参数。最终的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成果设计的人体生理指标监测仪能准确的测量人体的高低血压值、心率值和体温值,能较好的对被测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判断依据。在所做的上位机数据处理试验中,经过小波去噪后的计算结果重复性更好,可依据性更强,为人体生理指标监测仪的进一步升级做出了理论指导作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脉搏波测量血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脉搏波产生机理及相关理论

2.1 脉搏波信号的形成机理

2.1.1 脉搏波信号的形成过程

2.1.2 脉搏波中信息的提取

2.2 脉搏波测量血压理论及方法

2.2.1 基于心音的测量方法

2.2.2 基于压力的测量方法

2.2.3 基于时间的测量方法

2.2.4 基于血流量的测量方法

2.2.5 基于频率的测量方法

2.3 脉搏波测血压分析处理方法

2.3.1 基于振荡法原理的血压测量过程

2.3.2 基于振荡法原理的分析方法

2.3.3 改进的比例法血压测量

2.4 小结

第三章 脉搏波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

3.1 脉搏波信号采集系统

3.1.1 脉搏波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

3.1.2 脉搏波信号采集系统的软硬件实现

3.2 上位机通讯试验

3.2.1 PIC16F877A 单片机的串行异步通讯

3.2.2 VB 实现的上位机串行通讯

3.3 小结

第四章 计算机中的试验数据处理

4.1 小波原理

4.1.1 小波分析的引入

4.1.2 小波变换

4.1.3 多分辨分析与Mallat 算法

4.1.4 小结

4.2 基于小波方法的脉搏波处理

4.2.1 基于一维Mallat 算法的阈值去噪法

4.2.2 数据处理

4.2.3 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人体生理性能指标监测分析系统的软硬件介绍

5.1 硬件设计

5.1.1 温度检测电路

5.1.2 语音电路

5.1.3 键盘

5.1.4 液晶和时钟芯片

5.2 软件设计

5.2.1 软件设计遵循的原则

5.2.2 软件主流程

5.2.3 子程序

5.3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4-17

参考文献

  • [1].基于脉搏波的人体健康监护系统研究[D]. 凌建东.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 [2].心血管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D]. 董勇兵.西安理工大学2018
  • [3].脉搏波检测系统开发及信号建模研究[D]. 屈佳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 [4].基于光电容积的脉搏波波形特征与速度测量研究[D]. 杨文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 [5].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血压检测样机的研究与设计[D]. 李志颖.吉林大学2009
  • [6].基于光纤光栅脉搏波的人体血压检测方法研究[D]. 王一鹤.天津工业大学2017
  • [7].自适应检测脉搏波系统的研究[D]. 李婧.北京工业大学2008
  • [8].腕带式阻抗脉搏波检测方法[D]. 贺建满.天津大学2016
  • [9].基于指端脉搏波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其在智能终端的初步实践[D]. 马菲.浙江大学2017
  • [10].基于脉搏波的动脉硬化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波.北京交通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基于LabVIEW的多生理参数采集及处理系统的研究[D]. 张昭朝.北京交通大学2008
  • [2].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检测方法的研究[D]. 全晓莉.重庆大学2006
  • [3].人体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原理样机的研究[D]. 卜茉.吉林大学2007
  • [4].人体生理参数无线监测网络通信技术研究[D]. 林宁.吉林大学2007
  • [5].脉搏波信号处理方法和临床实验研究[D]. 徐燕.重庆大学2007
  • [6].脉图信息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D]. 白金星.山东大学2006
  • [7].腕带式人体生理参数采集和无线监护系统的研究[D]. 赵斐.北京工业大学2006
  • [8].基于掌上电脑的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系统[D]. 彭静.重庆大学2002
  • [9].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方法及软件系统研究[D]. 朱燕秋.重庆大学2003
  • [10].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张宁.第一军医大学2004

标签:;  ;  ;  ;  

人体生理指标监测分析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