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景观设计研究

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景观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是城市中的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社区活力与生机的“发生器”。随着对健康生活追求的增强以及大众体育、社区建设的发展,体育休闲场所及其景观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如何创造适宜人活动、吸引人活动的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提出合理的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景观的设计模式,是本文的阐述重点。(1)在文献查阅和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行为观察的基础上,以环境心理学、体育学及人体工程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据,分析社区内人群体育休闲行为、心理的主要内容与特性,探讨与之适应的体育休闲场所的特性与种类。通过对于体育休闲场所特性及人的需求的分析,得出活动空间所要具备的功能、物质条件与心理环境,从而为具体设计做必须的铺垫。(2)总结得出进行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的设计原则,包括满足人群需求、注重整体优化、强调公平共享、保证可持续性四大原则。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确定社区体育休闲场所景观的主题定位与布局选址的方法,再从总体设计与构成要素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构建社区体育休闲场所景观设计的模式。(3)实地考察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景观的现状,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个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景观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其选址布局后,阐述其体育休闲景观的成功之处,对所得出的人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景观的设计模式进行了验证及补充。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
  • 1.1.2 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 1.1.3 和谐社区建设的大力推进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构建完善的健身网络
  • 1.3.2 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
  • 1.3.3 搭建融洽的沟通平台
  • 1.3.4 引领低碳的生活模式
  • 1.3.5 营造自然的生态环境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相关社区体育休闲场所景观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相关社区体育休闲场所景观研究概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区
  • 2.1.2 体育休闲
  • 2.1.3 体育休闲场所
  • 2.1.4 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景观
  • 2.2 理论依据
  • 2.2.1 环境心理学
  • 2.2.2 环境行为学
  • 2.2.3 体育学相关理论
  • 2.2.4 人体工程学
  • 3 社区户外体育休闲行为及场所特性研究
  • 3.1 社区户外体育休闲行为
  • 3.1.1 行为主要特性
  • 3.1.2 行为分类及主要内容
  • 3.2 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
  • 3.2.1 主要特性
  • 3.2.2 分类
  • 4 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
  • 4.1 设计原则
  • 4.1.1 满足人群需求
  • 4.1.2 注重整体优化
  • 4.1.3 强调公平共享
  • 4.1.4 保证可持续性
  • 4.2 主题定位
  • 5.2.1 健康生活
  • 4.2.2 体育文化
  • 4.2.3 特色运动
  • 4.2.4 特定群体
  • 4.3 选址布局
  • 4.3.1 基于社区环境选址
  • 4.3.2 基于社区布局选址
  • 4.3.3 基于场地性质选址
  • 4.3.4 基于人的行为习性选址
  • 4.4 总体设计
  • 4.4.1 功能分区
  • 4.4.2 地形设计
  • 4.4.3 交通组织
  • 4.4.4 空间构建
  • 4.5 构成要素设计
  • 4.5.1 植物景观
  • 4.5.2 水景
  • 4.5.3 场地及铺装
  • 4.5.4 建筑与小品
  • 4.5.5 设施
  • 4.5.6 无障碍设计
  • 5 社区体育休闲场所景观实例分析
  • 5.1 长沙奥林匹克花园社区
  • 5.1.1 社区概况
  • 5.1.2 场所选址布局
  • 5.1.3 景观成功之处
  • 5.2 深圳梅林一村社区
  • 5.2.1 社区概况
  • 5.2.2 场所选址布局
  • 5.2.3 景观成功之处
  • 5.3 深圳东海岸社区
  • 5.3.1 社区概况
  • 5.3.2 场所选址布局
  • 5.3.3 景观成功之处
  • 6 结论
  • 6.1 研究结果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使用者活动调查表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休闲场所[J]. 照相机 2015(12)
    • [2].成立个“老年聊协”如何?[J]. 晚霞 2009(07)
    • [3].儿童休闲场所与产品满意度研究[J]. 上海商业 2020(06)
    • [4].北京市“吧式”休闲场所空间分布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06)
    • [5].恩施夜休闲场所与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6].恩施夜休闲场所与设施供需调查与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7].时间聚集地——良品咖啡[J]. 缤纷 2014(07)
    • [8].找个地方发发呆[J]. 老同志之友 2012(23)
    • [9].城市居民近郊休闲场所风格偏好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0].越南The Tent水疗休闲场所[J]. 现代装饰 2016(03)
    • [11].让海豹安静地午休[J]. 科学之友(上旬) 2013(08)
    • [12].让海豹安静地午休[J]. 晚报文萃 2011(18)
    • [13].休闲场所设计的德性指向——以广州和中山三处场景为例[J]. 包装与设计 2020(02)
    • [14].城市休闲场所的空间魅力与景观特征的量化研究——以杭州六公园“湖畔居”露天茶馆为例[J]. 建筑学报 2010(S1)
    • [15].城市居民近郊休闲场所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 [16].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有偿休闲场所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永州为例[J]. 商场现代化 2012(30)
    • [17].集民智建公园[J]. 人民政坛 2008(11)
    • [18].老人需要多闲聊[J]. 现代养生 2008(09)
    • [19].让旅行更安全[J]. 成才与就业 2017(Z2)
    • [20].某休闲场所室内空间设计改造方案[J]. 居业 2016(05)
    • [21].城市中心区室外休闲式下沉空间初探[J]. 中外建筑 2011(08)
    • [22].成都市休闲体育人才需求状况及对策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3].闹市中/一方悠闲静土[J]. 河北画报 2008(04)
    • [24].全球的共同财富,人类的共同责任[J]. 人与生物圈 2011(04)
    • [25].我家附近的自然课[J]. 父母必读 2019(07)
    • [26].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J]. 少年儿童研究 2016(06)

    标签:;  ;  ;  ;  

    社区户外体育休闲场所景观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