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定州的实地研究为例

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定州的实地研究为例

论文题目: 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定州的实地研究为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社会学

作者: 奂平清

导师: 郑杭生

关键词: 社会转型,乡村集市,内卷化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国社会现阶段最大的特征就是社会处于转型之中,也就是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同时,这一过程也与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相交汇。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乡村社会转型处于迟缓状态,主要表现就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滞后,以及由此制约下农民收入的长期低下、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缓慢等问题。因此,研究这些乡村社会问题及其制约因素,进而推动乡村社会结构的转型,是社会学当前的一个主要议题。 本文选择既代表传统农业社会的特征、又是我国改革开放引进市场经济之发端的集市作为研究视角,从乡村集市的变迁来考察乡村社会转型。本研究主要关注具有典型农业社会特征的华北乡村社会,又主要以八十多年前就曾经是平民教育实验基地的定州(县)作为实地研究的对象。 在今天农业较发达、交通条件良好的定州乡村,农业商品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各类专业市场也已经发展到 30 多处,但在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定期集市。 中国经济史上“村庄-集市-集镇-小城镇-城市”的演化模式和趋向,在社会转型期的定州乡村表现不明显,所有集市都仍保持着每 5 天一集的传统集期安排就是一个证明。转型期华北乡村集市变迁状况的许多方面,已有的理论(如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和施坚雅的市场共同体理论等)尚不能很好地解释,例如,定州集市体系的等级性不明显,集市店铺化、常市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很缓慢,基层集市不像施坚雅所预期那样随交通条件的改善而趋向消亡,而是更加繁荣。 本研究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基础:(一)乡村集市功能的二重性(市场参与和市场回避)假设。市场为农民既提供了机会,也带来压力。传统乡村集市是一种本地市场,以满足小农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为主要功能的,风险相对较低。在农民为了回避外部大市场而选择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时,集市就为其提供了余缺调剂的场所。因此,小农生产结构促进了集市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5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集市对于更高层次、更为发达的市场的培育以及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种制约因素。(二)乡村集市“内卷化”假设。由于农村就业压力,以及社会结构因素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出去,使得集市成为兼业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因而出现乡村集市一定程度上的“虚假繁荣”。人数众多的集市流动商贩利用城市工业品从农村有限的消费中赚取利润,这就是集市内卷化的本质。论文对定州乡村集市的历史变迁做了考察,对集市的数量、集期、集市体系和集市的功能及其变化做了分析,对于庙会集市的功能及其变迁做了描述,同时,考察了乡村集市外的交易途径——乡村店铺和专业市场。农民参与面向外部需求的专业市场的时候,意味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在增加,风险的难以预期使农民在生产安排上回避外部大市场而回归到自给状态或选择风险较低的集市交换。定期集市、庙会、店铺和各类专业市场,共同组成了定州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它们之间既有分工也有竞争,也存在问题,主要是各类市场过于分散,如专业市场与集镇的分离,不利于发挥市场的集聚效应,也不利于商贩的专业化和城镇人口的增加,第三产业也就难以有发展的依托。对集市的研究,不能只是局限于模型的构建和宏观的集市等级体系、数量、集期变化等方面的分析。对于参与集市贸易的主体及其对集市变迁的能动作用,也要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集市的消费主体——乡村居民的研究可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应对市场的策略;对乡村集市流动商贩的研究,则可以从一个侧面把握乡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传统乡村集市是由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贸易形式。大量的研究和资料表明,市场兴起是西欧技术突破、经济崛起的关键所在。西欧在中世纪就开始了市场的转型,完全不同于地方小集市的大型交易会出现,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又带动了城市店铺和交易所等高级交换工具出现,随之证券交易所和商场也出现。而中国历史上传统集市则未能顺利完成转型,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市场及其力量的发育,始终被限制在为自然经济提供补充的范围之内;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及其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扼制和扭曲了市场和市场力量的成长与运作;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因素的制约;以及人口压力条件下“过密型商品化”等。新中国成立后则由于认识上的错误等原因,集市6发展的进程受到破坏。今天华北乡村集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集市交易的商品结构中工业品的比重越来越大,集市贸易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专业、兼业的商贩越来越多,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集市不再如施坚雅所描述的那样不同层次的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双向流动,乡村集市主要承担外部商品输入这种单向流动功能,集市越来越仅仅依赖于乡村居民的需求而存在和发展。乡村集市这些变化,是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社会农业商品化的程度逐步提高,促进了各类专业市场的发展,集市的功能趋于单一化。但是集市并没有因此

论文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问题的发现

1.1.2 理论的解释的困境

1.2 乡村集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1 乡村集市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乡村集市研究的实践价值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假设

1.3.2 实地研究地点的选择

1.3.3 研究方法介绍

第2章 国内外乡村集市研究和理论述评

2.1 中心地理论及其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2.1.1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2.1.2 斯坦的集市的发展阶段模式理论

2.1.3 集市区位形成模型理论

2.1.4 施坚雅的市场共同体理论

2.2 关于集市的起源、意义及其性质的研究

2.2.1 集市的起源和意义

2.2.2 关于集市性质的研究

2.2.3 中国的传统市场及其性质

2.2.4 华北集市研究

第3章 定州乡村集市的历史变迁

3.1 定州自然和经济地理概况

3.2 定州乡村集市历史变迁

3.2.1 定州集市数量变化及集期分布

3.2.2 集市集期长期固定不变的原因分析

3.2.3 定州集市等级体系及其变迁

3.2.4 集市的功能及其变迁

3.3 庙会集市——功能及其变迁

3.3.1 庙会宗教功能的弱化

3.3.2 庙会经济功能的强化

3.3.3 庙会的文化娱乐功能和社会功能和延续

3.4 乡村集市外的交易途径

3.4.1 乡村店铺的发展

3.4.2 集市与乡村专业市场的发展

3.4.3 专业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乡村集市的参与者

4.1 乡村集市的交易心理——交易中的讨价还价

4.2 乡村居民的集市参与

4.3 集市流动商贩

4.3.1 “集市环”与商贩的流动性

4.3.2 集市商贩的社会地位

4.4 集市和乡村经纪人

第5章 历史上市场转型的中西差异及其原因

5.1 市场发育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

5.2 西欧中世纪的市场转型及其意义

5.3 中国传统集市转型的迟滞及其原因

5.3.1 中国历史上传统集市转型的迟滞

5.3.2 中国传统集市转型困难的原因分析

5.4 国家、市场与农民——新中国乡村集市的坎坷变迁

5.4.1 建国后中国集市贸易的命运

5.4.2 建国后定县(州)集市贸易的变迁

5.4.3 从对市场的控制看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第6章 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困境、原因及出路

6.1 社会转型加速期华北乡村集市转型状况

6.2 华北乡村集市转型迟滞的制约因素分析

6.2.1 交通的现代化为什么没有促使基层集市的消亡

6.2.2 乡村集市转型迟滞的原因

6.3 乡村集市的“内卷化”本质及其社会背景

6.3.1 “内卷化”概念

6.3.2 乡村集市的“内卷化”及其社会背景分析

6.4 乡村集市发展与城市化道路

6.4.1 从集市到城镇:小城镇建设理论和道路的历史基础

6.4.2 小城镇道路的实践与困境

6.4.3 城市化——华北乡村社会转型的出路

第7章 结论与对策

7.1 主要结论

7.2 几点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定州市地图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06

参考文献

  • [1].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 周祥林.中南大学2011
  • [2].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湖南大学2015

标签:;  ;  ;  

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定州的实地研究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