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格环境下的作物栽培知识服务研究

知识网格环境下的作物栽培知识服务研究

论文摘要

“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了个人或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因此,对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和应用,进而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成为了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的一个核心研究课题。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劳动者的生产力水平。而劳动者的生产水平体现在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的多少。在作物的生产优化决策中知识的利用和知识创新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如何把这些知识进行共享和传播,实现农业知识的创新,是农业信息研究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知识的共享,协同问题解决提出了作物栽培知识网格关键技术研究的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素养,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互联网的出现正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但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等特点,如何在互联网这个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发现知识,寻找有用的信息资源已越来越困难,这个根本原因是互联网缺乏语义的支持,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下一代互联网——网格的概念。知识网格是网格的高级应用,主要解决在虚拟组织之间知识的规范重构、有效共享、动态聚集融合、智能利用地理分布的各种知识资源,智能地支持个体和群体协同工作等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围绕作物栽培知识网格中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着重讨论和研究了如下几个问题:1.分析介绍了数据、信息、知识的相互关系,在给出了知识的一般性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了知识的分类方式和知识管理的过程。阐述和分析了知识网格的定义、体系结构和知识网格的框架模型及技术要素,为作物栽培知识网格的构建指明了一个整体的体系模型。2.知识网格是在虚拟组织之间进行知识共享和协同问题解决,因此,在作物栽培知识网格中,提出了虚拟农业组织的构建模式,阐述了虚拟农业组织的构建原则和运行的基础平台,提出了在虚拟农业组织之间构建知识池模型;并着重分析了虚拟农业组织之间知识的转化模型和知识共享空间的技术方法。3.知识共享的首要条件是知识的表示和组织,提出了基于本体的作物栽培知识表示的组织方式。把作物栽培知识组成要素分为需求分解知识(需求本体)、领域概念知识(概念本体)、领域求解知识(方法本体),并根据相应的知识领域建立相应的知识推理机制。4.知识网格的重要应用是知识服务,在本文的最后构建了基于网格的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的框架模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关于知识的研究
  • 3.2 关于网格和知识网格研究
  • 4 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作物栽培知识网格基础
  • 1 知识与知识管理
  • 1.1 数据、信息与知识
  • 1.2 知识的分类与特点
  • 1.3 知识管理
  • 2 语义Web
  • 2.1 语义Web的体系结构
  • 2.2 XML
  • 2.3 RDF
  • 3 知识网格
  • 3.1 知识网格概述
  • 3.2 知识网格体系结构
  • 3.3 知识网格与OGSA
  • 4 知识网格框架模型
  • 4.1 核心知识网格层
  • 4.2 高级知识网格层
  • 5 小结
  • 第三章 虚拟农业组织
  • 1 虚拟组织概述
  • 1.1 虚拟组织的含义
  • 1.2 虚拟农业组织的特征
  • 1.3 虚拟农业组织的现实意义
  • 2 虚拟农业组织运作的基础
  • 2.1 信息/网络基础
  • 2.2 知识/创新基础
  • 2.3 契约/制度基础
  • 2.4 文化/信任基础
  • 3 虚拟农业组织的支撑技术
  • 4 虚拟农业组织的构建
  • 4.1 虚拟农业组织构建原则
  • 4.2 虚拟农业组织的构建
  • 4.3 虚拟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技术
  • 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本体的作物栽培知识组织
  • 1 知识表示
  • 1.1 知识表示概述
  • 1.2 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
  • 2 知识推理
  • 3 本体概述
  • 3.1 本体论
  • 3.2 农业本体
  • 3.3 本体开发方法
  • 4 需求本体
  • 4.1 需求本体的目的和任务
  • 4.2 基于用例模型的需求事件
  • 4.3 需求分解
  • 4.4 需求本体的描述及求解
  • 5 概念本体
  • 5.1 概念本体
  • 5.2 概念本体的推理
  • 5.3 基于E-R图的概念本体创建方法
  • 6 方法本体
  • 6.1 知识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
  • 6.2 方法本体的定义
  • 7 小结
  • 第五章 网格知识发现机制与知识服务机制
  • 1 网格知识发现机制
  • 1.1 知识发现概述
  • 1.2 网格知识发现的模型
  • 2 网格知识服务机制
  • 2.1 网格知识服务概述
  • 2.2 网格知识服务的架构体系
  • 2.3 网格知识服务的扩展架构
  • 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知识网格——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关键技术[J]. 农业网络信息 2008(04)
    • [2].知识网格中的格理论[J]. 毕节学院学报 2011(04)
    • [3].基于知识网格的知识整合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10)
    • [4].论知识网格技术对信息双向交流的支撑性[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5)
    • [5].基于知识与服务的知识网格框架设计[J]. 情报杂志 2008(07)
    • [6].知识网格环境下用户模型的构建[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10)
    • [7].知识网格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 兰台世界 2013(26)
    • [8].行为心理视阈下基于知识网格技术的用户知识获取模式构建[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1(03)
    • [9].基于知识网格的智能教学系统[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0(08)
    • [10].基于知识网格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模型[J]. 仪器仪表学报 2009(11)
    • [11].主体——知识网格中的自主计算单元[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11)
    • [12].基于知识网格的数据挖掘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36)
    • [13].基于A*算法的知识网格资源搜索模型[J]. 情报杂志 2010(06)
    • [14].基于知识网格的智能辅助教学系统[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7(07)
    • [15].知识网格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标准架构[J]. 标准科学 2018(10)
    • [16].论信息组织的新技术与新方法[J]. 情报探索 2013(11)
    • [17].知识网格环境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共享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23)
    • [18].基于知识网格思想的WEB-KMS研究[J]. 情报杂志 2008(10)
    • [19].基于知识网格在高校校园网中的应用[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1(Z1)
    • [20].军事装备知识网格的研究与应用[J]. 通信技术 2010(05)
    • [21].基于知识网格的Apriori挖掘算法研究[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08(06)
    • [22].基于知识网格的设备维护联盟知识共享模型[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01)
    • [23].知识网格环境下基于本体的CBR诊断系统架构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9(12)
    • [24].基于知识的网格技术应用研究[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8(03)
    • [25].知识网格辅助下基于知识地图的协同产品设计链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2)
    • [26].基于知识网格的知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的构建[J]. 情报杂志 2009(04)
    • [27].干旱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以兰州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4)
    • [28].基于知识网格的分布式数据挖掘[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03)
    • [29].基于知识网格的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04)
    • [30].基于知识网格的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系统[J]. 价值工程 2011(32)

    标签:;  ;  ;  ;  

    知识网格环境下的作物栽培知识服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