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三分泪七分 ——论《礼拜六》杂志言情小说的悲剧意识

欢笑三分泪七分 ——论《礼拜六》杂志言情小说的悲剧意识

论文摘要

对于民初文学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而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刊物《礼拜六》杂志更是鲜有人问津。本文将《礼拜六》中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言情小说作为考察对象,从分析悲剧意识入手,揭示《礼拜六》作家在传统与西方之间的取舍,辨证的看待这些一向被视为逆流的作品,给予它们客观的评价。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在清末民初哀情小说之风盛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说明哀情小说成为《礼拜六》杂志主流的原因:一是《礼拜六》作家不幸的感情经历以及由此造成的悲观的情感倾向,一是《礼拜六》杂志本身办刊特色所在。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在考察《礼拜六》中大量存在的翻译小说、以及翻译小说与原创小说情节雷同的基础上,指出《礼拜六》言情小说的悲剧结构以及悲剧意识是在外国翻译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它们的悲剧形态具有明显的“中西合璧”的性质。把《礼拜六》言情小说的悲剧形态分为从克己复礼到抗争与毁灭的悲剧、两难型悲剧、主体动机与结果悖反的悲剧和妥协的悲剧四种类型。中西合璧的悲剧形态揭示出《礼拜六》作家只是汲取了西方小说的故事外壳和哀婉情调,并没有真正理解西方小说的批判精神和人文主义理想。尽管如此,西方小说所运载的道德评价和现代理想还是悄然渗入了《礼拜六》作家的笔墨之中,使得《礼拜六》言情小说传达出一种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具有新的时代要求的悲剧意识,促成了“人”的意识的朦胧觉醒。 第三部分从晚清以林纾为代表的作家对西方文学的误读,追溯《礼拜六》言情小说这种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虽然具有新学背景的《礼拜六》作家,自觉追求小说技巧的改进,消解了林纾以中国传统古文技法对西方文学作品的解读,但仍然继承了林纾对西方文学精神中国化的道德解读。如果说以林纾为代表的晚清作家们充满传统道德意味的解读构架了一道过渡的桥梁,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哀情小说成为《礼拜六》主流的原因
  • (一) 作家(编辑)的性格遭遇
  • (二) 作为一种畅销期刊的特色所在
  • 二、中西合璧的悲剧形态
  • (一) 从克己复礼到抗争与毁灭
  • (二) 孰是孰非的两难选择
  • (三) 主体动机与客观结果完全悖反的悲剧
  • (四) 妥协的“悲剧”
  • 三、取舍之间的误读
  • 四、根深蒂固的写实情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找准关注点:西方小说教学设计的关键——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例[J]. 中学语文教学 2016(12)
    • [2].“出位之思”:试论西方小说的音乐叙事[J]. 外国文学研究 2018(06)
    • [3].流浪汉叙事:西方小说的第三种传统[J]. 飞天 2012(08)
    • [4].试论“故事”在中西方小说中的不同境遇[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22)
    • [5].林纾的西方小说研究[J]. 东吴学术 2012(01)
    • [6].西方小说批判精神在中国的影响及蜕变[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 [7].从汉化到欧化——西方小说书名中译策略演化例考[J]. 北京社会科学 2018(12)
    • [8].传奇人物缤纷情节 相似手法美学体验——基于分形观点的中西方小说对比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 [9].19世纪西方小说文体叙述特征及模式的发展转变[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0].《鲁滨逊漂流记》的半世纪中国漂流[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3)
    • [11].徐必常:纸上的相遇[J]. 北方文学 2016(05)
    • [12].解析西方小说中的吸血鬼形象及其现实意义[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8)
    • [13].《奥德赛》:追寻西方小说的精神原点[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4].及时快乐[J]. 作文与考试 2016(Z1)
    • [15].中西方小说人物艺术比较[J]. 青海师专学报 2008(06)
    • [16].中西古代小说比较[J]. 西部学刊 2016(11)
    • [17].西方小说的音乐化叙事探究——以小说集《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为例[J]. 北方文学 2019(12)
    • [18].张暄小说创作的三个特点[J]. 山西文学 2019(09)
    • [19].浅谈亨利·詹姆斯的现代西方小说理论(英文)[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7)
    • [20].西方四大常见小说母题研究[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6)
    • [21].翻译与借鉴:论周瘦鹃中西合璧的短篇小说[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2].西方小说汉译参照系中的当代中国小说英译[J]. 外语与翻译 2015(02)
    • [23].中西小说中人的反思与忏悔意识[J]. 作家 2008(22)
    • [24].西方小说在近代中国的影响[J]. 社会科学家 2012(10)
    • [25].林纾的翻译思想与翻译策略[J]. 兰台世界 2015(34)
    • [26].史景迁《大汗之国》中的中国(下)[J]. 国际公关 2019(02)
    • [27].论中西小说理论的哲学和美学根基[J]. 学术月刊 2019(11)
    • [28].印度之旅:当西方小说遭遇东方想象[J]. 小说界 2011(03)
    • [29].我不是讲故事的人[J]. 青年作家 2019(01)
    • [30].语言思维与翻译——晚清至民初西方小说的译介[J]. 语文学刊 2013(13)

    标签:;  ;  ;  

    欢笑三分泪七分 ——论《礼拜六》杂志言情小说的悲剧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