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饰桥分子来构筑共价键合的稀土杂化发光材料

修饰桥分子来构筑共价键合的稀土杂化发光材料

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开发基于稀土配位化学原理的无机-有机杂化发光材料的制备,并研究其发光性质,以发展为一类新型的高性能发光材料。 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分子修饰改性技术在能够敏化稀土发光的有机功能组份(芳香羧酸,β-二酮)上引入具有特定结构的偶联分子构筑出具有双重功能的有机单体,进一步利用光活性基团结合稀土离子并与无机基质进行水解缩聚聚合得到强化学键结合的分子型稀土无机/有机杂化发光材料或者与具有介孔结构的无机基质结合而得到发光材料。并且初步总结出双功能桥分子可以对应相关稀土离子配位产生天线效应,从而得到较之于普通物理掺杂材料大为增强的红、绿、蓝色发射,且稀土引入浓度增长明显。并且第一次在4—乙氧基苯甲酸强化学键材料的扫描电镜图中,观察到大量一维规则的可能由晶体成核生长带来的长链状结构。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合成了β-二酮系列的共价键合介孔基质的发光材料。从XRD,N2吸附—脱附和SEM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类共价键合介孔基质的发光材料具有晶体球状蛋白,孔道结构均一和高表面积的特征。此外,本文还首次将偶联剂成功引入高能传效率的配体小分子β-二酮系列,并且用于修饰MCM-41而形成共价键合介孔基质的发光材料。并且通过各项实验数据分析,发现通过共价键将β-二酮类化合物引入到MCM-41上能很好地增强β-二酮类配合物的光热稳定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稀土化学及其光谱理论
  • 1.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相关进展
  • 1.3 MCM-41型介孔发光材料的相关进展
  • 1.3.1 MCM-41以及相关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2 MCM-41以及相关介孔材料的表征方法
  • 1.4 本论文工作的构思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 主要测试手段
  • 2.3 实验过程
  • 2.3.1 对芳香羧酸羧基进行修饰改性并制备分子型杂化发光材料
  • 2.3.2 对β-二酮进行修饰改性并制备分子型杂化发光材料
  • 2.3.3 对β-二酮进行修饰改性并制备介孔发光材料
  • 2.3.4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3章 芳香羧酸类稀土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 3.1 对4—乙氧基苯甲酸的羧基改性合成杂化发光材料
  • 3.1.1 4—乙氧基苯甲酸杂化分子材料的合成
  • 3.1.2 红外光谱
  • 3.1.3 反应前驱体核磁数据
  • 3.1.4 紫外光谱
  • 3.1.5 磷光光谱
  • 3.1.6 发光性能
  • 3.1.7 扫描电镜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β-二酮类稀土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 4.1 对乙酰丙酮修饰改性合成杂化发光体系
  • 4.1.1 乙酰丙酮杂化分子材料的合成
  • 4.1.2 红外光谱
  • 4.1.3 AA-TESPI的核磁数据
  • 4.1.4 紫外光谱
  • 4.1.5 磷光光谱
  • 4.1.6 荧光光谱
  • 4.1.7 扫描电镜
  • 4.2 对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修饰改性合成杂化发光体系
  • 4.2.1 杂化分子材料的合成
  • 4.2.2 单体TTA-TESPI的核磁数据
  • 4.2.3 红外光谱
  • 4.2.4 紫外光谱
  • 4.2.5 磷光光谱
  • 4.2.6 扫描电镜
  • 4.2.7 荧光光谱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β-二酮类共价键合介孔发光材料
  • 5.1 对乙酰丙酮修饰改性合成共价键合介孔发光材料
  • 5.1.1 乙酰丙酮共价键合介孔发光材料的合成
  • 5.1.2 AA-TESPI的核磁数据
  • 5.1.3 红外光谱
  • 5.1.4 紫外和磷光光谱
  • 5.1.5 MCM-41和Tb-AA-MCM-41的XRD数据
  • 5.1.6 MCM-41和Tb-AA-MCM-41的N2吸附—脱附曲线
  • 5.1.7 扫描电镜
  • 5.1.8 荧光光谱
  • 5.2 对二苯甲酰甲烷修饰改性合成共价键合介孔发光材料
  • 5.2.1 Eu-DBM-MCM-41共价键合介孔发光材料的合成
  • 5.2.2 DBM-TESPI的核磁数据
  • 5.2.3 红外光谱
  • 5.2.4 磷光光谱
  • 5.2.5 MCM-41和Eu-DBM-MCM-41的XRD数据
  • 5.2.6 MCM-41和Eu-DBM-MCM-41的N2吸附—脱附曲线
  • 5.2.7 荧光光谱
  • 5.2.8 扫描电镜
  • 5.3 对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修饰改性合成共价键合介孔发光材料
  • 5.3.1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共价键合介孔发光材料的合成
  • 5.3.2 TTA-TESPI的核磁数据
  • 5.3.3 红外光谱
  • 5.3.4 紫外和磷光光谱
  • 5.3.5 MCM-41和Eu-TTA-MCM-41的XRD数据
  • 5.3.6 MCM-41和Eu-TTA-MCM-41的N2吸附—脱附曲线
  • 5.3.7 荧光光谱
  • 5.3.8 扫描电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路隧道新型蓄能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能试验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20(04)
    • [2].钨酸盐体系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11)
    • [3].蓄光型发光材料在儿童景观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16(13)
    • [4].越聚集,越发光[J]. 科学世界 2017(05)
    • [5].发光材料的研制现状和运用[J]. 山海经 2015(24)
    • [6].磷酸盐体系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3(11)
    • [7].舞台服装中发光材料的应用[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8].中国“领跑”发光材料科学路上追梦人——记武汉大学量子物质能量转换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涂东[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01)
    • [9].发光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J]. 中国纤检 2017(12)
    • [10].发光材料及其新进展[J]. 无机材料学报 2016(10)
    • [11].一种新型蓄能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J].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09(04)
    • [12].纯有机超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英文)[J]. 有机化学 2020(07)
    • [13].可印刷于纸上的发光材料[J]. 造纸化学品 2009(03)
    • [14].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进展[J]. 科技信息 2009(17)
    • [15].蓄能发光材料的新突破[J]. 中国涂料 2008(01)
    • [16].共沉淀法制备CaMoO_4:Sm~(3+)红色发光材料[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7].自发光材料在隧道安全救援中的应用试验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15(13)
    • [18].《光学学报》“发光材料”专题征稿启事[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0(02)
    • [19].钒酸镁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05)
    • [20].多种形态与尺度发光材料研究获突破[J]. 中国材料进展 2010(03)
    • [21].《光学学报》“发光材料”专题征稿启事[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0(03)
    • [22].Sr_2MgSiO_5:Eu~(2+)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荧光性能[J]. 广州化工 2020(03)
    • [23].一步合成聚天冬氨酸功能化的LaF_3:Eu~(3+)发光材料及表征[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4].发光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纺织导报 2017(11)
    • [25].发光材料在舞台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戏剧之家 2016(22)
    • [26].稀土激活碱土金属蓄能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 2013(05)
    • [27].可印刷于纸和布上的发光材料在日本开发成功[J]. 功能材料信息 2009(03)
    • [28].铼配合物发光材料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海峡科学 2012(09)
    • [29].我国多种形态与尺度发光材料研究获突破[J]. 稀土信息 2010(03)
    • [30].含硅氮/氧化物基质白光发光二极管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 硅酸盐学报 2008(09)

    标签:;  ;  ;  ;  ;  

    修饰桥分子来构筑共价键合的稀土杂化发光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