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情况下如何提升供电所台区降损工作效率分析

网格化管理情况下如何提升供电所台区降损工作效率分析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晋宁供电局云南昆明650600)

摘要:本文结合开展电力体制改革推行“网格化客户经理”、“设备主人”制过程中,如何提升供电所台区降损工作效率进行了必要性说明,介绍了提升供电所台区降损工作效率具体实施方案,并从日常管理角度出发,对台区管理降损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

关键词:线损;统计;分析;先进技术;经验固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原供电所按业务设置岗位的模式已逐步改变,网格化后的设备主人、客户经理承担了服务对象、管理设备的绝大部分工作,客户经理如何高效地承接好所管辖设备及服务对象的各项业务成为目前急需处理的问题。本文就从客户经理如何高效地对所辖台区在线损管理方面的统计分析、先进技术应用及管理经验固化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

1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现状及提升降损工作效率必要性分析

1.1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现状

1.1.1配变终端、低压集抄趋于全覆盖

近年,随着电力抄表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各供电所配变终端、低压集抄表计改造已基本结束,大部分公用变台区已实现远程抄表功能。目前公变台区的低压集抄主要通过“载波+无线”的双模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抄表。

1.1.2网格员降损管理经验不足

因管理模式的转变,网格员的工作内容发生较大变动。原专门从事抄表业务、核算业务或者用电检查业务的人员均按片区编制为网格员。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抄核收、用电检查、线损管理、计量管理等日常业务,而短时间内对这些综合性业务的工作效率相对偏低,特别是对线损现场查处前的统计分析环节工作开展薄弱,分析不出有效问题点,导致频繁往返异常台区现场且无实质性降损进展,影响线损整改工作效率。

1.1.3供电所基础管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薄弱的情况

1.1.3.1低压集抄改造过程中,因施工单位与供电所资料传递存在问题,导致上档信息与现场信息不符。主要包含集抄表计通信地址错误、现场计量表计与营销系统中的不一致、相同名称的用户表计交叉及电能计量表计错误接线等情况。

1.1.3.2改造换表后未在当月进行系统上档,或者换表后未具实际情况当月结算老表和新表电量,在改造当月结算老表电量,次月结算新表电量。由于存在夸周期进行结算导致供售电量关系与实际供电情况不一致,从而导致台区单月线损率出现异常。

1.1.3.3公变台区新装、增容等情况下,公变台区负荷调整后系统为及时进行电源点关系、计量点关系及卡本号变更,导致系统户变关系与现场实际供电情况不一致。

1.1.3.4业扩上档过程中,客户关系未正确配置,导致不能正常进行电量电费发行及算费,从而导致一段时间内台区售电量偏低。

1.1.3.5低压集抄改造未能100%覆盖,还存在部分表计需要人工抄表。估抄、错抄、漏抄及人为调整结算周期(几个月、半年抄一次)的情况不能完全避免。

1.1.3.6配变终端运维不力,终端接线错误、接线断线、接线老化导致不通电及终端地址交叉等情况导致供电量失真,鉴于配变终端充当了台区总表的角色,这类问题一般情况下将导致台区线损率大幅度异常。

1.1.3.7客户档案信息变更后,营销系统未及时进行客户档案信息、计量点信息等档案的同步,导致线损统计失真。

2供电所提升台区降损工作效率方案

2.1重视统计分析环节

通过线损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本单位线损的起因、性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等因素,找出影响损失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降损效果和经济效益。

2.1.1分类分析

根据台区供售电量情况,将所辖台区的供售电量规模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根据台区用电负荷情况统计台区的用电时段情况并进行分类;根据所辖各台区的线损率情况及供、售电量波动等情况,将所辖台区的线损情况进行分类,最终形成分类线损异常台账,按照不同类型的异常情况,按照典型异常台区的模式开展异常查处,提高分析、整改效率。

2.1.2与历史同期比较分析

有些用电负载与季节有关系。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农业排灌及居民电暖)。而且,同期的气象条件也基本一致,所以与历史同期的参数值比较,有很大的可比性,通过比较能够发现问题。例如通过历史供、售电量对比后,可能发现售电量明显下降,而供电量基本维持在同期水平,则基本可以判断导致异常的原因在售电侧。

2.1.3与理论线损及先进水平对比分析

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偏差的大小,基本能看出管理损耗在总损耗中的占比;而与同类型用电情况的先进水平对比,能基本分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方向。并结合其他分析方法,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2.2持续异常跟踪

建立线损异常台区分析、整改跟踪表,详细列入异常台区的异常现象,异常原因及整改情况,在相同台区出现异常时可方便查阅,对定位异常问题点有较好的参考作用,对整改情况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2.3建立线损异常问题库

根据供电所实际线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建立导致台区线损异常常见问题库,备注问题对应的异常特征。分发至各网格员在使用过程中持续进行完善更新,在方面网格员快捷定位异常原因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持续优化问题库。

2.4强化系统运用

省计量自动化系统已具备远程抄表电量的日数据读取功能,在此基础上可以缩短线损统计周期。根据日线损统计结果,网格员可有重点地运用系统进行客户异常用电筛查、用电负荷情况核查及故障定位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客户、设备异常问题。侧面起到提升供电企业形象,达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的。

2.5运用科技手段减轻工作量

目前公变台区的低压集抄主要通过“载波+无线”的双模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抄表功能。集中器可以通过存在物理连接的各居民及动力用户的载波通信模块读取数据,也可以读取与其存在物理连接的各表计的通信地址。基于这一技术,可以提取出台区存在物理连接的户变关系(准确的户变关系),然后使用这一户变关系与系统后台下发至集中器中的台区售电侧信息比对,即可实现台区户变关系准确度的快速核查。

2.6台区线损异常查处经验固化持续优化

按照异常情况分析、异常查找过程、异常原因确认、异常整改情况及总结与推广的步骤,根据异常分类情况对辖区内的典型线损异常台区进行分类异常查处,举一反三的开展问题整改,逐步堵塞营销业务管理漏洞。同时,持续优化线损异常查处流程,并对异常查处经验进行固化,做到持续改进。

3异常处置总体原则

3.1先查供电再查售电

3.2先系统筛查再现场查处

3.3先运用科技手段核查再用传统手段核查

4结论

强化系统应用后有针对性的有效分析,在利用科技手段整改落地后,将典型异常台区线损异常查处以线损分析报告模板的形式进行经验固化。网格员可利用线损分析报告模板中的异常分析、查处的先后顺序,结合线损异常问题库快速定位异常问题,挖掘导致台区线损异常背后的具体业务漏洞,最终达到台区线损率可控、高效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廖学琦,郑大方.城乡电网线损计算分析与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焦福(1984),男,学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线损管理、营业管理工作。

标签:;  ;  ;  

网格化管理情况下如何提升供电所台区降损工作效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