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四川资阳641300)

(2广东省中医院骨伤三科广东广州51003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患者经过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性别、年龄、患者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引流管的放置与否、是否感染、是否发生伤口脓性渗液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8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感染率为0.75%,通过分析,感染的患者和未受到感染的患者中的是否放置引流管、放置引流管的时间、引流量、是否发生表浅感染以及是否发生伤口脓性渗液和激素等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我们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的假体周围受感染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髋膝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16-02

患者在经过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安装的假体周围非常容易发生感染,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国外有报道称,患者在经过关节置换术后如果发生感染需要再次进行手术,而这再次手术以及后续治疗的费用需要96166美元[1]。由此可以看出,关节置换术后一定要注意发生感染的预防,在患者手术前就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对其术后的感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降低风险的发生率,要将预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专业技能和治疗水平。临床上,关节的置换术有髋膝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后假体周围发生感染也是这类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为了降低术后感染的情况,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50~79岁,有49例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31例患者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有6例患者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情况,74例患者没有感染。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法来分析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种种因素,比如患者的年龄、手术的时间、患者体质的各项指数、患者是否放置了引流管、引流量的多少、表浅感染的情况、伤口有无脓性渗液以及患者有无输血的情况等进行分析并记录。

1.3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多元素回归分析法进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例患者在经过置换术后,其中发生感染的有6例,感染率为0.75%。对6例感染的患者和74例未感染的患者从否放置引流管、放置引流管的时间、引流量、是否发生表浅感染以及是否发生伤口脓性渗液和激素等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后发现放置引流管、引流量大、有表浅感染、伤口有脓性渗液以及激素的使用等都是使患者的假体周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我国人口的老年化趋势越来越严重,随之关节类的疾病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群越来越多的患者都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因此,患者假体周围的感染情况也非常常见,这种感染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极高,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比较缓慢[2]。在我国,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已经经过了30多年[3]的临床实践,主要是为了帮助患者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盖上关节的运动功能。这种人工的关节在国外开始于40年代,中国在60年代以后才慢慢开展,这是一种被肯定的治疗方法[4],是用生物的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造的一种和人体关节相类似的假体,然后利用手术的方式经人工关节跟损坏的关节相替换,帮助患者切除病灶,缓解疼痛,并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基本功能。这种关节可以使患者尽早的下地活动,帮助降低老年人卧床的相关并发症的诸多优点[5]。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应该相当的重视,预防感染的情况的发生,患者在术后麻醉消失就可以开始有规律的进行患肢的股四头肌主动收缩以及对踝关节的屈伸活动,被动按摩进行辅助,帮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此后也要坚持遵照医嘱进行恢复锻炼,这样可以有利于骨痂的生长。还应该对患者的体温进行严密的监测,换药时要严格在无菌的条件下操作,确保引流管的畅通,患者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卫生,注意保暖等,以防止感染情况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有6例,感染率为0.75%,因此表明,患者在经过髋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引流管会将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破坏,伤口的脓性感染是助长感染病原菌的生长场所,长期的使用激素也会破坏机体内平衡引起菌群失调等都会增加患者的感染率,所以,在临床上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海宁,曹晓瑞,杨重飞,陈晓勇,郭凯,朱锦宇,朱庆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季节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展,2016,(13):2464-2468.

[2]刘玉宝,蒋青.初次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10):1101-1106.

[3]李利平,李宝山,曲成明,马伟,戚超,于腾波.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学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11):1225-1226.

[4]宋长志,徐小卒,纪标,吴亚,郑闽前.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3):5880-5884.

[5]糜丽梅,吴姗,张毓洁,涂成华,陈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7):1715-1719.

标签:;  ;  ;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