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规划研究

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规划研究

论文摘要

在快速城市化时期,溧阳城市用地粗放式拓展,不仅给当地优良的自然生态本底带来巨大冲击,并且与“生态溧阳”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又因“网络状”的城市生态格局具有较强维育功能,对于保障城市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格局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具有优越性,故提出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规划。本文在对生态网络这一研究对象重新解读的基础上,以量化分析为主导结合定性分析,重新建构了一条“区划—绿源—绿径—绿网—绿体”的生态网络规划新路径,并以“双核一圈多绿径”的生态网络空间格局为导控,探讨溧阳南部新城的城市结构、用地布局以及产业体系等。全文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在梳理国内外生态网络规划进展与相关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特别对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本文又以城市规划的思维角度与话语体系,对生态网络作重新的诠释与理解,包括构成组分——“绿源”、“绿径”,衍生——“绿网”、“绿体(生态网络综合体)”;并建构城市生态网络规划体系框架。第二,依据城市生态网络规划体系框架,并结合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规划的案例实践,构建了一套从“区划—绿源—绿径—绿网—绿体”生态网络规划新路径,具体包括①对研究地域的生态敏感性“区划”;②高敏感性“绿源”的辨识;③最小生态成本“绿径”的构建;④最优结构“绿网”的整合;⑤多种功能“绿体(生态网络综合体)”的复合。而在规划路径实践操作过程中,采用以量化分析为主辅助定性判断以及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实现。第三,溧阳南部新城地区通过“双核一圈多绿径”的生态网络空间格局的导控作用,构成了“一线两区”的城市空间拓展格局与构想了溧阳南部生态网络新城“一轴、三心、多片区”空间结构,并结合实际需求与当地产业体系,合理布局功能区块,匹配与生态相适宜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从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到构建生态网络城市的转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
  • 1.1.2 快速城市化下人口结构变化加剧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
  • 1.1.3 溧阳为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提出建设生态新城
  • 1.1.4 生态网络规划是协调“保护与发展”矛盾与破解困局的有效途径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4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研究综述与相关研究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新城
  • 2.1.2 生态网络
  • 2.2 国内外生态网络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综合评述
  • 2.3 相关研究原理与理论
  • 2.3.1 反规划理论
  • 2.3.2 精明增长理论
  • 2.3.3 生态敏感性原理
  • 2.3.4 生态服务价值原理
  • 2.3.5 复合生态网络体系理论
  • 第三章 城市生态网络规划体系框架建构
  • 3.1 生态网络的组分及衍生
  • 3.1.1 组分——“绿源”、“绿径”
  • 3.1.2 衍生——“绿网”、“绿体”
  • 3.2 “绿源、绿径、绿网、绿体”的影响因素
  • 3.2.1 “绿源”影响因素
  • 3.2.2 “绿径”影响因素
  • 3.2.3 “绿网”影响因素
  • 3.2.4 “绿体”影响因素
  • 3.3 传统生态网络规划方法的模式与不足
  • 3.3.1 传统生态网络规划方法的模式
  • 3.3.2 传统生态网络规划方法的不足
  • 3.4 生态网络规划编制路径与方法
  • 3.4.1 研究区的生态敏感性区划
  • 3.4.2 辨识高敏感性的“绿源”
  • 3.4.3 构建最小成本的“绿径”
  • 3.4.4 整合最优结构的“绿网”
  • 3.4.5 复合多种功能的“绿体”
  • 3.5 小结
  • 第四章 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规划基础现状与分析
  • 4.1 溧阳及其南部新城基本概况
  • 4.1.1 地理区位
  • 4.1.2 经济社会
  • 4.1.3 交通条件
  • 4.2 溧阳南部新城现状生态禀赋的调查与评价
  • 4.2.1 生态禀赋调查与分析
  • 4.2.2 景观空间格局评价
  • 4.3 构建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的有利条件与必要性
  • 4.3.1 构建生态网络的有利条件
  • 4.3.2 构建生态网络的必要性
  • 第五章 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规划路径及方法
  • 5.1 区划:基于生态因子的溧阳南部新城生态敏感性区划
  • 5.1.1 生态因子的敏感性评价表构建
  • 5.1.2 生态因子的敏感性量化处理
  • 5.1.3 生态敏感区化结果
  • 5.1.4 各生态敏感斑块空间协调度评价
  • 5.2 绿源:基于生态敏感区划的“绿源”辨识与保育
  • 5.2.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绿源”辨识原则
  • 5.2.2 “绿源”识别结果及保育措施
  • 5.3 绿径: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最小生态成本“绿径”构建
  • 5.3.1 “生态服务价值”的耗费成本面建立
  • 5.3.2 “绿源”的最小生态成本路径生成
  • 5.4 绿网:溧阳南部新城“绿网”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与优化
  • 5.4.1 生态网络预案的层次结构与镶嵌结构分析
  • 5.4.2 生态网络现状图与规划预案的网络结构分析
  • 5.5 绿体:构建溧阳南部新城多功能层面的生态网络综合体
  • 5.5.1 生态网络综合体的分解与构造
  • 5.5.2 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综合体构建
  • 第六章 基于生态网络的溧阳南部新城空间发展指引
  • 6.1 基于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的空间拓展导控格局
  • 6.1.1 “双核一圈多绿径”的生态网络格局
  • 6.1.2 “一线两区”的空间导控格局
  • 6.2 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引导下的空间布局规划
  • 6.2.1 生态网络导控下的空间结构
  • 6.2.2 生态导向型的功能布局
  • 6.3 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引导下的产业调控
  • 6.3.1 产业功能选择与总体框架
  • 6.3.2 产业准入在空间上的布控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规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