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

论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

论文摘要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他站在广义的角度确认了教育的艺术化,是使受教育者在一种精神愉悦和享受中获得成长、进步。近些年来教育的价值取向于在于升学,在于谋职,在于相关的物质利益的唯功利教育,而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方面,体育教育中只注重运动技术动作规范化,学生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专业术语有时候和运动动作对不上。并且教学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忽略了体育中美的因素,致使本身具有激情、挑战和美感的体育变得索然无味,体现不出体育教育的艺术化。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摆正体育和美育的关系,体现不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和精神,以至问题层出不穷,使人的“身”和“心”整体不协调,不完美,致使体育教育发展缓慢,停滞不前。可见,体育教育要想发展,就必须摆正体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在体育教育中。通过研究学生的审美心理为依据,从而达到体育教育塑造“人心”的艺术化教育高度。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针对体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体育与美育、体育与审美教育、体育与审美心理三个方面层层的分析,在研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体育自身的特点,运用审美心理学这个新兴的学科为理论指导,提出了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的重要性和意义。对于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研究,首先阐述了审美心理是在后天的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审美心理的研究源远流长,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审美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在人们温饱得到解决,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美越来越重视,什么都要求美,体育教育的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由单一化趋向于多元化,逐渐重视人的价值,凸显人的主体性,提出研究学生审美心理的重要性,用皮亚杰的建构说加以证明。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的审美心理作为系统来研究。用各种方法来达到体育教育的综合目标,最后概括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的概念。其次,阐述了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诸要素,分别从体育教育的审美感知、体育教育的审美想象、体育教育的审美理解、体育教育的审美情感和体育教育审美心理的其他内容五个方面来探讨。第一个方面,体育教育的审美感知是从体育教育的审美感觉和与体育教育的审美知觉的内涵和特征来阐述在体育教育中应该如何培养,给出建议。第二个方面,体育教育的审美想象是从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过程来阐述,运用在体育中的例子说明审美想象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给出培养体育教育审美想象的建议。第三个方面,介绍了审美理解的前奏审美判断,从审美理解的三个层次的定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并把这三个层次的审美理解的对应到体育教育中,理清体育教育的层次。第四个方面,阐述了体育教育的审美情感的含义,网络结构,介绍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应以审美情感为突破口,讲述了审美情感在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诸要素中的作用,影响体育教育的审美情感的客体因素如何激活审美情感与主体因素在体育教育中如何呈现体育教育的审美情感。第五个方面,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的其他内容从体育教育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人格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介绍了相关的概念,特点,涵义,给出了在体育教育中培养的些许建议。最后,结论阐释了通过对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的研究,总结出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诸要素的各个特点和涵义,相应的建议。并显示出体育教育中建构审美心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彰显人的主体性,突出人要获得自由,得到全面发展,发挥体育教育的本质,就必须重视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审美心理的研究
  • 2.2 关于体育与美育的研究
  • 2.3 关于体育与审美教育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4 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研究
  • 4.1 "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的概念界定
  • 4.1.1 审美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 4.1.2 体育教育与审美心理的关系
  • 4.1.3 "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的概念
  • 4.2 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研究
  • 4.2.1 体育教育的审美感知分析
  • 4.2.1.1 体育教育的审美感觉
  • 4.2.1.2 体育教育的审美知觉
  • 4.2.2 体育教育的审美想象分析
  • 4.2.2.1 体育教育的审美联想
  • 4.2.2.2 体育教育的审美想象
  • 4.2.3 体育教育的审美理解分析
  • 4.2.3.1 体育教育的审美判断
  • 4.2.3.2 体育教育的审美理解
  • 4.2.4 体育教育的审美情感分析
  • 4.2.4.1 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以审美情感为突破口
  • 4.2.4.2 客体因素对体育教育的审美情感的激活
  • 4.2.4.3 主体因素对体育教育的审美情感的呈现
  • 4.2.5 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其他内容的分析
  • 4.2.5.1 体育教育的审美观念
  • 4.2.5.2 体育教育的审美理想
  • 4.2.5.3 体育教育的审美趣味
  • 4.2.5.4 体育教育的审美人格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访谈提纲
  • 相关论文文献

    • [1].概念进阶下磁通量及相关概念建立的认知困惑分析——基于认知发展和心理建构下程序化问题的设计[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6(21)
    • [2].人文素质课程的实施对大学生心理建构的差异性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6)
    • [3].小学生团体心理建构之实践探索[J]. 科学中国人 2017(21)
    • [4].在解放思想中加强文化心理建构[J].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1)
    • [5].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08(06)
    • [6].受众在网络社交中的心理建构分析——以微信用户为例[J]. 新闻传播 2018(01)
    • [7].通俗文学的文化心理建构[J]. 菏泽学院学报 2016(06)
    • [8].内地就学藏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心理特点及对策探讨——从心理建构的角度看藏族大学生学习[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01)
    • [9].论禅宗对审美心理建构的影响[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0].语言在情绪理论中的作用:从基本情绪观到心理建构观中的概念行为模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1].网民政治心理建构中的民粹导向[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3)
    • [12].论公民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政治心理建构[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10)
    • [13].“自我悲情化”的天地很小[J]. 中学生天地(A版) 2011(Z1)
    • [14].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理念创新[J]. 教书育人 2008(03)
    • [15].学报编辑审美心理建构[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 [16].反证法证明:新式教育评价观“成立”——基于教育哲学的角度[J]. 新西部(理论版) 2013(23)
    • [17].教育评价的建构主义模式[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03)
    • [18].教师反思的水平模型及其应用[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22)
    • [19].民间叙事与民众文化心理建构[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 [20].华生理论在临床护士健康心理建构中的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4)
    • [21].高中生和谐群体心理建构的实践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 2016(02)
    • [22].巴金的文化心理探微(一)[J]. 青年文学家 2014(05)
    • [23].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心理建构[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4].大学生法律心理构建刍议[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06)
    • [25].人的性格与心理建构的自然因子研究[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 [26].认知语境与听力理解[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02)
    • [27].例谈概念导入教学中如何“操作”[J].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3(08)
    • [28].教育评价的建构主义模式[J]. 小学教学研究 2014(25)
    • [29].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1)
    • [30].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画家的文化心理建构[J]. 美术观察 2013(09)

    标签:;  ;  ;  ;  ;  

    论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