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特色校园建筑设计

地域性特色校园建筑设计

广州市设计院510620

摘要: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形式作为文化象征的符号,更是对地域文化复兴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学校建筑更是应该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与表达。学校建筑作为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的场所,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而其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的融合,也有利于摆脱“千校一面”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学校建设的特色化和个性化。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地域性特色校园建筑设计。

关键词:地域性;校园建筑;建筑设计

1工程概况

某校区用地面积约11.2×104m2,总建筑面积约6.3×104m2。基于场地分析,校园主入口设于河道路侧,次入口位于旁边学院路侧。两个入口均直接与宏观城市交通网络联接,在城市界面上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

2校园建筑设计

2.1校园布局生成

在学校的总图布局中,以“造村”为主要设计手法,力求赋予新校区独有的精神内涵,打造出创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绿色校园。设计遵循以自然为依托的传统村落布局形式,投以黑白图底关系,从中提取机理,沿等高线布置重构到校园场地中。为表达秩序与诗意相融的人文精神,总体规划上,将整个校园建筑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块,并结合学校“诚”“朴”“勤”“勇”的四字校训,经过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由西北至东南依次展开学校的公共功能区、教育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形成四大功能“聚落”,各个聚落内建筑沿等高线随山势排列略有转折,内部呈现“街”“巷”“院”等元素。

2.2教学空间的构建

教学区是整个学校的重点区域,对于它的设计是决定此次学校设计成败的关键。优秀的教学区设计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2.2.1从教学模式上要有创新

普通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长期处于“教学楼—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行为模式中,缺乏相互间的交往。在目前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及室外教学场地,同时注入更多的社交空间,学生在这些空间中漫步、学习、玩耍,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空间利用效率,也使得校园学习生活更为丰富,使教学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2.2教学建筑空间要有创新

教学空间的发展经历多次变化。从古代书院以讲堂为中心、辅助空间分散布置的合院式布局模式,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教学单元强调紧凑、中轴对称、相互围合的布局模式。在21世纪初又逐渐演变为延续教学单元紧凑布局,将活动单元抽离进行散落布局,建筑围合出多个院落空间的新模式(如图1所示)。

图1教学空间的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对新时期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多元化的学习课程、素质化的教育模式都在寻求着更加丰富的学习、社交空间。因此,在教学空间的新模式上创造性的提出三维教学空间。即结合项目地形高差较大的特点,利用高差来创造更多的共享空间。

设计的教学区远离喧嚣的城市干道,位于场地西南侧,一个年级为一个组团。为体现传统村落的群体生成关系逻辑,预设了由教室单元生成教学组团,再由教学组团演变成教学聚落的生长模式。各教学单元以行列式布局坐落在山腰,每个教学单元也由两个通透的折线形体量组成,每个体量均随山势略微转折,层层后退形成了丰富的露台空间,而教室仍以方块体量的形式穿插其中,前后错动,创建了多层次的平台、廊道、庭院等辅助空间,增加了趣味性。

2.2.3在建筑单体的塑造上,要结合地域特色,反映当地传统文化

为了在新设计中延续传统的形式意象,在单体设计中尽量采用本土化的建筑材料,强调校园整体的自然气息,也节约了成本。同时摒弃了简单粗暴堆砌元素的手法,将当地民居中的坡屋顶、马头墙、吊脚楼、吞口屋等元素有选择提取、解析,并加以抽象,融入到单体设计中去。以青瓦白墙的形式重构到教室体量方块中,同时,又以传统的青砖构成另一种教室体量方块。这两种和而不同的方块体量各自独立,又随山势转折,又与各单元屋面的连续感产生微妙的对比,促成考古现场般新旧建筑对话的氛围。在立面虚实关系的营造方面,遵循整体通透、教室虚实结合的原则,既能保证采光需要,又能形成教学所需内敛的气氛。

2.3生活空间的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生活区也已从简单的几栋宿舍建筑集体布局、空间较为封闭、缺乏学生活动以及交流空间的形式转变为目前大多数以结合风雨走廊、生活广场、运动场地、景观花园和宿舍建筑的“学生街”模式。虽然生活区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学生之间增加了交流、互动的场所,但仅靠宿舍区外部空间的营造还远远不够。我们的设计就是深刻挖掘宿舍建筑内部空间,通过更好的设计来创造更多的交往、趣味空间再结合外部“学生街”模式来创造更好更优秀的生活区。

生活区由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以及食堂共同组成。生活区建筑形体仍然以折线形体量为主体,立面做减法,点缀小面积原木色。设计优化了一般集体居住的模式,将楼梯、阶梯座位和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廊桥植入到通高的宿舍建筑中庭内部,创造出一条如同开放街巷般丰富多变的公共流线,串联起中庭及两侧的邻里共享空间,形成外表错落、内在连续的整体。借此提出当代“新学生”社群共生模式: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经由空间的多元共享,促进群体交流,促发互助合作和与周边环境积极互动,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构。为此,还在社区中引入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中学生活动中心、书吧、快餐店、干洗店、理发店、超市等,从而衍生出更多富有活力的高品质社交空间。生活区效果图如图2所示。

图2生活区效果图

2.4公共功能区设计

公共功能区由三栋楼组成,分别为开阔的入口广场、行政综合楼及图书馆。综合楼整合了实验楼、艺术楼和科技楼的功能,考虑到这里各年级交叉使用,教学形式相对自由,以两个简洁的折线形体量为基础,将6个不同朝向的方块插入其中,为这个空间的使用带来最大的自由度。

2.5运动区设计

运动区由体育馆和400m体育场组成,可满足比赛、演出、集会等多种用途,布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有效避免外来车辆和人员对校园内部的干扰。运动区距离住宿区和教学楼不远,保证了易达性。

2.6交通流线组织

在交通布局设计中,遵循人车分流的原则,保障校园环境的安全。地上停车场和地下车库出入口靠近校园主入口,方便交通组织。在沿场地周边设计环形车道的同时,顺应地形,围绕公共功能区、教学区和生活区也增设车流环线,满足了消防要求。食堂后勤通过次入口供应,保证运输距离最短,避免干扰校园正常生活秩序。校园内绝大部分均为步行区域。在主要人流动线上,形成了立体化的步行网络,体现了人文关怀。

3结束语

校园建筑和场所空间以本土地域文化为背景,共同组成了一个诗情画意、生机盎然的校园。各单体之间通过楼梯、连廊、平台等构件精心组合,以层层跌落的台地空间为背景,营造出独特的趣味性空间与文化休闲空间,丰富了整体建筑群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层次感。提高师生们对学校建筑的满意度和认同感,是我们的期许与设计实践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惠林,庞松男.地域文化与特色学校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5(8).

[2]李楠.当地建筑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启发与借鉴——以宣威市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规划建设为例[J].中国市场,2015(3).

[3]李涟.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总体规划及一期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3(10).

标签:;  ;  ;  

地域性特色校园建筑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