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袁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袁河是赣江中下游的一条一级支流,环境监测部门对其理化指标进行常年监测,但对该河流生物群落结构尚未有过研究。在水环境状况评价中,理化监测对许多化合物和潜在的污染物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或慢性毒性效应,其浓度往往是现有的分析手段无法测出的,而浮游藻类是水体中重要的水生生物资源,其生长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以客观反映出水体的变化规律。因此,综合评价袁河水质才是科学的。本研究从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每个季度采样一次,共采样4次,共设17个采样断面。本文在袁河水体理化指标监测基础上,对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组成和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监测和研究,利用浮游藻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指示种、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等生物指标,并结合理化指标对袁河水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为袁河的进一步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袁河全年水温在9.17℃以上,年平均水温为18.32℃,其为偏碱性河流,年平均pH值为7.70,电导率为200μs/cm,高锰酸盐指数为2.33mg/L,总氮为1.82mg/L,总磷为0.08mg/L。2、袁河17个采样点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51属98种,优势藻类是绿藻门,其次是硅藻门,蓝藻门,最少的是金藻门。3、浮游藻类年平均丰度为55.13×104cells/L,最低值出现在9月,最高值出现在6月。不同样点间浮游藻类丰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以会仙台(12号点)样点藻类丰度最高,湖心岛(10号点)样点次之,以龙王潭(1号点)样点丰度最低。其中蓝藻门的丰度最大,依次为绿藻门,隐藻门。4、浮游藻类年平均生物量为0.3269mg/L,最低值出现在9月,最高值出现在6月。与浮游藻类丰度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不同样点间浮游藻类生物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以会仙台(12号点)样点藻类生物量最高,湖心岛(10号点)样点次之,以龙王潭(1号点)样点生物量最低。其中隐藻门的生物量最大,依次为硅藻门,甲藻门。5、叶绿素a的年平均含量为0.62μg/L。不同的样点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变化趋势与各断面浮游藻类丰度变化及生物量变化趋于一致。叶绿素a季节变化明显,呈现一个低谷,出现在9月,这与各断面浮游藻类丰度变化及生物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6、袁河浮游藻类主要优势种有:隐藻门的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隐藻属(Cryptomonas);绿藻门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栅藻属(Scenedesmus);蓝藻门的鱼腥藻属(Anabeana);硅藻门的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小环藻(Cyclotella),尖头舟形藻(Navicula cuspidate),卵形藻属(Cocconeis);裸藻门的尖尾裸藻(Euglena oxyuris);甲藻门的多甲藻属(Peridinium)。7、对袁河水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的指标有: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总氮(TN)、浮游藻类丰度、优势种、指示藻类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袁河水质处于轻或中度污染。8、通过对浮游藻类丰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与浮游藻类相关性较大的因子有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与透明度(SD)、总磷(TP)线性关系不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浮游藻类概论及生态学功能
  • 1.1.1 浮游藻类概论
  • 1.1.2 浮游藻类的分类
  • 1.1.3 浮游藻类的生态学功能
  • 1.2 浮游藻类的影响因子
  • 1.2.1 理化因子
  • 1.2.2 营养物质的影响
  • 1.2.3 生物因子
  • 1.2.4 水文条件
  • 1.3 水生生物监测
  • 1.3.1 水生生物监测概况
  • 1.3.2 水生生物与水环境的关系
  • 1.3.3 生物监测与评价的方法
  • 1.3.4 生物监测的优缺点
  • 1.3.5 国内外利用浮游植物评价水质的研究现状
  • 1.4 袁河概况及本研究的意义
  • 1.4.1 袁河概况
  • 1.4.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袁河主要理化因子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点的布设和采样频次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理化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温(WT)
  • 2.2.2 酸碱度(pH值)
  • 2.2.3 电导率(Cond)
  • 2.2.4 溶解氧(DO)
  • 2.2.5 透明度(SD)
  • Mn)'>2.2.6 高锰酸盐指数(CODMn)
  • 2.2.7 总氮(TN)
  • 2.2.8 总磷(TP)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第3章 袁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点的布设和采样时间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定性样品的采集与鉴定
  • 3.1.4 定量样品的采集与计数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浮游藻类种类
  • 3.2.2 浮游藻类丰度
  • 3.2.3 浮游藻类生物量
  • 3.2.4 优势种群
  • 3.2.5 叶绿素a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第4章 袁河水质评价
  • 4.1 水质评价标准
  • 4.1.1 理化指标
  • 4.1.2 浮游藻类丰度和优势种
  • 4.1.3 指示生物法
  • 4.1.4 多样性指数
  • 4.2 水质评价结果
  • 4.2.1 理化指标评价结果
  • 4.2.2 浮游藻类丰度和优势种评价结果
  • 4.2.3 指示生物法评价结果
  • 4.2.4 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第5章 袁河浮游藻类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1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5.1.1 相关性分析
  • 5.1.2 回归分析
  • 5.2 分析结果
  • 5.2.1 浮游藻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2.2 回归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6章 总结
  • 6.1 水质特征及变化
  • 6.2 袁河浮游藻类的组成及季节变化
  • 6.3 优势种
  • 6.4 水环境状况评价
  • 6.5 浮游藻类丰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6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果枸杞光合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J]. 绿色科技 2017(07)
    • [2].企业环境因子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影响[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20)
    • [3].油蒿资源利用效率在生长季的相对变化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10)
    • [4].喀斯特山区不同环境因子对兰科植物分布的影响研究——以花江大峡谷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1)
    • [5].不同环境因子对草履虫种群生长的影响[J]. 河北渔业 2017(07)
    • [6].东洞庭湖浮游藻类优势种群对主要水环境因子的生态适应性[J]. 广西科学 2016(02)
    • [7].土壤制图中多目标属性的环境因子及其尺度选择——以黑龙江鹤山农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03)
    • [8].杭州市六种常见绿化树种叶片累积空气重金属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 广西植物 2017(04)
    • [9].小议环境因子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J]. 林业勘查设计 2008(01)
    • [10].环境因子氮、磷对浮游生物的影响[J]. 天津科技 2016(11)
    • [11].固城湖春季水环境因子空间变异及其原因探讨[J]. 中国环境监测 2009(02)
    • [12].重庆烟区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J]. 烟草科技 2018(06)
    • [1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梭梭茎干液流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干旱区地理 2017(04)
    • [14].一种林副特产原料生产环境因子监测站系统设计[J]. 森林工程 2018(03)
    • [15].甘河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2)
    • [16].浮萍分布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9)
    • [17].济南春季鱼类群落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J]. 河北渔业 2020(05)
    • [18].五里湖叶绿素与环境因子间相关性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3(06)
    • [19].红枫湖水环境因子监测与水华防控措施探讨[J]. 贵州科学 2012(05)
    • [20].查干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水产学杂志 2020(06)
    • [21].沙柳实际光化学效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华东森林经理 2020(03)
    • [22].基于环境因子的东、黄海日本鲐Pella-Tomlinson生物经济模型建立与应用[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9(01)
    • [23].面包温室与宁夏二代节能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变化趋势初探[J]. 宁夏农林科技 2019(05)
    • [24].遮光环境下玉兰幼苗光合日进程特征及其与重要环境因子的关系[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 [25].北运河水系春、秋季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J]. 水产科技情报 2019(06)
    • [26].环境因子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J]. 生物学教学 2012(11)
    • [27].北方人为改造河流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6)
    • [28].环境因子对紫苏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20)
    • [29].四川环境因子对果蔗品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中国糖料 2016(05)
    • [30].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J]. 学术动态 2010(04)

    标签:;  ;  ;  ;  ;  

    袁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