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产学一体化的软件高端人才开发途径研究

官产学一体化的软件高端人才开发途径研究

论文摘要

软件人才是实现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因素,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面向技术、管理、市场、行业等各个层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软件高端人才。开发和集聚软件高端人才有助于不断完善软件产业发展链,紧跟世界的前沿发展动态和趋势。因此对顺应产业发展特性,以终身教育为理念的官产学一体化的软件高端人才开发途径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等方法,首先界定软件高端人才、软件高端人才开发途径等概念,对官产学人才开发的功能等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其次从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对我国软件高端人才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评介了印度和美国在软件人才开发方面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引导和监督开发,以企业为主体的资源整合再造开发和以学校为基础的智力支持可持续开发等官产学一体化的软件高端人才开发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提出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软件高端人才开发途径相关要素分析
  • 2.1 软件高端人才开发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软件人才
  • 2.1.2 软件高端人才
  • 2.1.3 软件高端人才开发途径
  • 2.2 官产学开发人才的功能
  • 2.2.1 政府的功能
  • 2.2.2 企业的功能
  • 2.2.3 学校的功能
  • 2.2.4 官产学一体化功能
  • 3 我国软件高端人才的需求与开发现状
  • 3.1 我国软件高端人才的需求研究
  • 3.1.1 职业发展类型
  • 3.1.2 智能结构分析
  • 3.2 政府的扶持现状
  • 3.3 企业的开发现状
  • 3.4 学校的培养现状
  • 3.5 官产学一体化现状
  • 4 国外软件高端人才的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 4.1 印度的官产学一体化软件人才开发
  • 4.2 美国的官产学一体化软件人才开发
  • 5 拓展官产学一体化软件高端人才开发途径的建议
  • 5.1 强化政府政策支持的主导地位
  • 5.1.1 政策引导与协调
  • 5.1.2 监督与评估
  • 5.1.3 法律保障
  • 5.2 增强企业为主体的开发功能
  • 5.2.1 资源整合
  • 5.2.2 人才再造
  • 5.2.3 以大连A企业为案例进行分析
  • 5.3 提升学校智力支持水平
  • 5.3.1 提高在校生工程教育质量
  • 5.3.2 在可持续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 5.4 官产学一体化人才开发途径的框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政府和企业对软件高端人才开发的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某知名软件企业高端人才开发与培养调查大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成思危 居安思危,风范千古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J]. 中外管理 2015(08)
    • [2].官产学一体化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4(02)
    • [3].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 启航2012![J]. 中外管理 2012(02)
    • [4].“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正式成立![J]. 中外管理 2011(12)
    • [5].山西省官产学结合模式及实现路径[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03)
    • [6].“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台湾行”圆满成功![J]. 中外管理 2012(02)
    • [7].让我们共建一个新“官产学共赢平台”! 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欢迎您的参与![J]. 中外管理 2011(11)
    • [8].“官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2)
    • [9].官产学三螺旋创新的国际研究:起源、进展与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05)
    • [10].日本官产学合作促进人才开发机制及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9)
    • [11].基于官产学一体化的地方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02)
    • [12].官产学合作下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1(02)
    • [13].区域创新系统中官产学合作问题研究——以福建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J]. 综合竞争力 2011(05)
    • [14].高职“产学合作”新视角——“官产学”关系及政府职能研究[J]. 职教通讯 2011(21)
    • [15].日本官产学合作的技术创新联盟案例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8(02)
    • [16].十八大带给中国经济“四新”[J]. 中外管理 2012(12)
    • [17].日本官产学合作中的角色定位探析[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04)
    • [18].第三只眼:官产学平台[J]. 中外管理 2011(12)
    • [19].迎接2019的智慧熔炉 第2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综述报道[J]. 中外管理 2018(12)
    • [20].基于官产学一体化的地方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 中国商论 2017(33)
    • [21].学习巴西好榜样[J]. 中国企业家 2011(22)
    • [22].中日韩启动三国自贸区谈判[J]. 大陆桥视野 2013(01)
    • [23].IBM公司加入“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J]. 中外管理 2012(10)
    • [24].基于官产学联盟的日本技术创新模式[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8)
    • [25].2009 我们该如何迎接你? 本刊2008年度“中国企业‘过冬’调查”报告发布[J]. 中外管理 2008(12)
    • [26].官产学合作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证据[J]. 教育学术月刊 2017(08)
    • [27].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沽源扶贫公益行[J]. 中外管理 2012(09)
    • [28].官产学合作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21)
    • [29].官产学合作创新能力评价问题初探(下)[J]. 计算机仿真 2012(12)
    • [30].高校官产学合作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 科研管理 2010(01)

    标签:;  ;  ;  ;  

    官产学一体化的软件高端人才开发途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