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EM菌强化S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采用EM菌强化S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由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放线菌等为主的80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活菌剂。本文着重研究将EM菌液引入SBR工艺中,构建高效EM-SBR生物反应器,研究新型高效EM-SBR反应器与普通SBR反应器在有机物降解和脱氮除磷功能方面的差别,以及污泥龄、EM投加量、进水中有毒物质等对出水水质的影响。试验采用5个SBR反应器做平行对比试验,分别为:1#——传统SBR,2#~5#——分别添加EM菌液0.1‰、0.5‰、1‰、5‰,试验水样为实际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1)5个SBR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都在80%以上,并且相差不多。但对TP的去除率随着EM菌液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氨氮的去除率虽无明显差别,但对TN的去除率呈显著差别,最高的5#反应器的TN去除率比1#反应器高22.4%左右。(2)延长污泥龄至25天后,系统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相差不多,但对TN、TP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1#反应器、3#反应器和5#反应器对TN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10%、3%和5%,而1-4#反应器TP去除率平均下降了31%、37%、38%和32%,而5#反应器的TP去除率反而增加了9%。(3)添加EM的SBR反应器在去除总磷的聚磷和吸磷两个过程中均比不添加EM菌的SBR反应器要快。其中以添加0.5%EM菌的5#反应器最为明显。SBR反应器对于TN的去除率随着EM菌液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5#反应器对TN的去除率比1#高21%。(4)添加了EM菌液的SBR反应器对于有毒物质的承受能力均比没有投加EM菌液的SBR反应器有了一定的增强。具体表现如下:在苯酚投加量为400mg/L时,1#反应器出水中的NH3-N去除率仅为62%,而5#反应器的去除率达到98%;投加浓度为400 mg/L时,5#反应器对TN的去除率比1#高35%。总之,投加EM菌之后,SBR反应器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一定的改善。通过本次小规模试验,为以后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污水处理的必要性
  • 1.2 废水处理技术
  • 1.3 SBR工艺
  • 1.3.1 国内外对 SBR工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2 SBR工艺的主要优点
  • 1.3.3 SBR工艺的主要缺点
  • 1.3.4 SBR改良工艺介绍
  • 第二章 关于 EM有效微生物群
  • 2.1 EM菌的组成
  • 2.2 EM菌的特点
  • 2.3 EM菌技术应用现状
  • 2.4 EM菌在环境保护方面应用的作用机理
  • 2.5 EM菌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2.6 EM菌应用存在的问题
  • 2.7 研究课题的提出依据
  • 第三章 试验目的和方法
  • 3.1 试验方法与目的
  • 3.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装置
  • 3.4 研究内容
  • 3.5 试剂、仪器和分析测定方法
  • 第四章 EM强化 SBR工艺的试验研究
  • 4.1 系统的启动与调试
  • 4.2 EM强化 SBR工艺的试验结果
  • 4.2.1 系统对 COD和 TP的去除率比较
  • 4.2.2 系统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泥龄改变后系统的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 5.1 泥龄改变后系统脱氮除磷试验结果
  • 5.2 泥龄改变前后1#-5#反应器的脱氮除磷能力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污染物降解速率与污泥耐毒性的试验研究
  • 6.1 污染物降解速率的试验方案
  • 6.1.1 TP的去除速率研究
  • 6.1.2 氨氮和总氮的去除速率研究
  • 6.2 污泥耐毒性试验研究
  • 6.2.1 试验方案
  • 6.2.2 试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EM算法的混合模型中子总体个数的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20(01)
    • [2].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1)
    • [3].EM菌对小鼠肠道病变的修复作用[J]. 养殖与饲料 2020(02)
    • [4].低温条件下EM菌液体发酵试验研究[J]. 今日畜牧兽医 2020(07)
    • [5].超声电机的EM核鲁棒建模研究[J]. 电气传动 2020(07)
    • [6].EM技术对辣椒果实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上海蔬菜 2017(01)
    • [7].EM菌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01)
    • [8].EM患者血清与腹腔液中CA125的表达与意义[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06)
    • [9].对东北某垃圾堆场利用EM菌加速稳定化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0].EM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J]. 养殖与饲料 2016(05)
    • [11].基于EM算法的青霉素发酵过程多阶段融合建模[J]. 化工学报 2014(12)
    • [12].低聚壳聚糖在EM菌液中的溶解及体系稳定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7)
    • [13].低聚壳聚糖在EM菌液中的溶解及体系稳定性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03)
    • [14].鸡白痢的诊治及EM技术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14)
    • [15].EM菌液在甲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5)
    • [16].EM在鸡腿菇栽培上的初探[J]. 广西轻工业 2008(12)
    • [17].基于EM算法的高斯混合模型参数估计[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18].有效微生物(EM)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机理[J]. 净水技术 2014(06)
    • [19].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改进EM算法研究[J]. 应用光学 2013(06)
    • [20].双极型晶体管EM大信号模型参数提取方法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08)
    • [21].EM生物膜强化处理垃圾渗滤液[J]. 环境工程学报 2013(01)
    • [22].EM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制作用试验[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02)
    • [23].不同配方EM菌对规模化养殖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1)
    • [24].基于EM算法的改进OFDM时变信道估计[J]. 通信技术 2011(01)
    • [25].基于EM的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J]. 宿州学院学报 2010(11)
    • [26].改进的EM算法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27].EM对锦鲤生长的影响[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8].生物炭和EM菌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田菁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9)
    • [29].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的临床价值研究[J]. 当代医学 2016(04)
    • [30].EM菌对连作大蒜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2)

    标签:;  ;  ;  

    采用EM菌强化S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