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临床体会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临床体会

王亦萍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骨伤医院江苏江阴214422)

【中图分类号】R7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研讨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门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64例,观察记录3个月、6个月、1年时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随着时间的增长,回访的患者呈递减趋势,但是术后的成功率并未受到时间的影响。结论:采用根管疗法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

慢性根尖周炎主要是由根管内长期受到感染或者长期存在病原刺激物,而引发根尖周围的结构组织出现慢性的炎症,是口腔疾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根管内存在的病原刺激物一旦彻底清除,根尖周围引发的炎症也可以逐渐恢复。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并未呈现明显的主观症状,导致大多数患者并未对此疾病得到重视,从而对患者的咀嚼能力与身体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慢性根尖周炎要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多采用根管治疗的方法,但由于根管及根管设备在消毒时,均不能保证完全消除管内的细菌及病毒,因此在利用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时要做好消毒清洗工作,在操作过程中科学全面,确保根管内的残余感染全部清除,从而促进根尖周炎的痊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门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64例,共有126颗患牙;其中男38例,共有79颗患牙;女26例,共有48颗患牙;患者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为(39±6.2)岁。所有患牙均符合以下条件:牙齿松动度<I;牙周袋的深度均≤3.5mm;根尖周具有窦道;X线片呈现根尖周具有不规则的低密度阴影;患者出现叩痛、冷热疼痛的症状,患者的病程不同,均有反复发作的症状,排除患者具有其他重大脏器及基础性疾病。

1.2实验器材

⑴手用的根管扩大锉、镍钛根管锉;⑵用于消毒的甲酚甲醛合剂⑶3%的生理盐水及双氧水、5.35%的NaClO作为根管冲洗液。⑷根管的填充糊剂、牙胶尖及比塔派克斯糊剂作为根管的填充材料。

1.3治疗方法

1.3.1对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对其进行X线片检测,以便了解根管、牙根及尖周炎的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术,即对其进行开髓、拔髓、备洞及根管冲洗并吹干,将其置于准备好的根管内,并对其进行再次吹干,使用根管的填充糊剂加入适量的碘仿后对其加入牙胶尖填充根管,同时去除多余的糊剂,完成根管的一次填充。在术后要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2-3d。

1.4疗效判定:在我院接受治疗后的患者要回院进行复查,周期分别为:3个月、6个月、1年。①复查结果若患者并未出现不适,咀嚼时无疼痛感无脓肿、窦道口闭合且X线片呈现根尖周阴影图像明显减小或消失,则为治愈成功。②治疗后患者仍有不适,咀嚼或咬牙时仍会有疼痛感、窦道口未消失且X线片呈现根尖周阴影图像并未减小或扩大,则为治愈失败。

1.5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于在我院口腔科接受门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64例,共有126颗患牙周期分别为:3个月、6个月、1年。其中3个月回访回访例数为62,占总人数96.88%;复查的牙齿颗数为122占总患牙的96.83%;牙齿治愈成功颗数为114,成功率为:93.44%;失败颗数为8,失败率为:6.56%;6个月回访例数为59占总人数92.19%;复查的牙齿颗数为117占总患牙的92.86%;牙齿治愈成功颗数为111,成功率为:94.87%;失败颗数为6,失败率为:5.13%;1年后例数为56占总人数87.5%;复查的牙齿颗数为112占总患牙的88.89%;牙齿治愈成功颗数为106,成功率为:94.64%;失败颗数为6,失败率为:5.36%;其检测结果如下表一:

表一:回访分析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成功率(n,%)

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回访的患者呈递减趋势,但是术后的成功率并未受到时间的影响

3.讨论

慢性根尖周炎主要是由根管内长期受到感染或者长期存在病原刺激物,而引发根尖周围的结构组织出现慢性的炎症,使用常规的根管治疗效果不佳。本实验在预备根管时使用的是不同型号的扩大针,从而确保双氧水能顺利通过疏通窦道,利用其冲洗及发泡作用,促进坏死部分排除。同时,使用的甲酚甲醛合剂对其进行消毒既可以中和根尖周炎产生的酸性物质还能有效缓解疼痛,消除炎症。

同时,根管内封存的药物虽然践行较强但是释放较为缓慢,能有效破坏细菌细胞中的梅,从而改变细菌的免疫性,有效抑制细菌细胞的发展。另外根管内封存的药物还能缓慢渗透根尖周的组织细胞,激活成骨细胞中的钙化酶,从而有效改善细胞周围的矿物质环境,有效促进对根尖周炎的治疗作用。多采用根管治疗的方法,但由于根管及根管设备在消毒时,均不能保证完全消除管内的细菌及病毒,因此在利用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时要做好消毒清洗工作,在操作过程中科学全面,确保根管内的残余感染全部清除,从而促进根尖周炎的痊愈。由于大多数患者并未呈现明显的主观症状,导致大多数患者并未对此疾病得到重视,从而对患者的咀嚼能力与身体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慢性根尖周炎要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总之,采用根管疗法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霖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报,2013,12(04):37-39.

[2]王春兰.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体会[J].吉林医学报,2014,08(12):18-21.

标签:;  ;  ;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临床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