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 ——以敦煌写本文献为中心

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 ——以敦煌写本文献为中心

论文摘要

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文献中有大量与唐五代时期农业相关的文字记载,是研究这一时期敦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的重要资料。同时,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壁画中还有大量描绘农业生产场景的农作图,生动的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展现了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面貌。本文以敦煌文献中的文字记载和诸石窟壁画中的农作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农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文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农业生产篇,共三章。第一章首先对敦煌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等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当地的农业开发历史进行了必要的回顾。第二章讨论了唐五代时期敦煌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涉及土地耕整与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和粮食收获与加工技术。第三章主要围绕当时敦煌地区的农作物及其种植比例的变化展开了研究,探讨了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种植制度、麦粟种植比例的变化以及水稻种植的兴起与哀落。文章的下篇为农业社会篇,共分四章。其中,第四章主要对不同阶段的土地制度进行了简要的叙述。第五章对唐前期、吐蕃统治时期、归义军统治时期敦煌农业人口的增减、身份的变化、负担的轻重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六章主要分析了不同阶段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第七章主要讨论了唐五代时期的农业生产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业社会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当时的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的界定与范围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史回顾
  •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上篇 农业生产篇
  • 第一章 敦煌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开发历史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一、地形
  • 二、气候
  • 三、水文
  • 四、土地类型
  •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
  • 第二节 唐代以前的农业开发历史
  • 一、汉代的农业开发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开发
  • 第二章 唐五代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
  • 第一节 土地耕整与播种技术
  • 一、敦煌地区耕犁形制的演变与耕地技术的发展
  • 二、播种工具和播种技术
  • 第二节 田间管理技术
  • 一、中耕技术
  • 二、灌溉技术
  • 第三节 粮食收获与加工技术
  • 一、收获技术
  • 二、粮食加工技术
  • 第三章 主要农作物及其种植比例的变化
  • 第一节 主要农作物品种和种植制度
  • 一、主要农作物品种
  • 二、种植制度
  • 第二节 麦粟种植比例的变化
  • 一、小麦和粟的生产概况
  • 二、麦粟种植比例的变化
  • 第三节 水稻种植的兴起与衰落
  • 一、唐前期的水稻种植
  • 二、吐蕃统治时期的水稻种植
  • 三、归义军时期的水稻种植
  • 下篇 农业社会篇
  • 第四章 敦煌地区土地制度的演变
  • 第一节 唐前期的土地制度
  • 一、均田制的实施程度
  • 二、均田制下的官田和私田
  • 第二节 吐蕃统治时期的土地制度
  • 一、突田制
  • 二、官田和私田
  • 第三节 归义军时期的土地制度
  • 一、土地占有状况
  • 二、请田制度
  • 第五章 农业人口的消长与劳动者身份的演变
  • 第一节 唐前期敦煌地区的农业人口及其负担
  • 一、唐前期农业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 二、农业人口的身份与负担
  • 第二节 敦煌陷蕃前后农业人口的萎缩
  • 一、陷蕃前敦煌地区农业人口数量的萎缩
  • 二、陷蕃初期农业人口的变化
  • 第三节 吐蕃时期农业人口数量的恢复和劳动者身份的降低
  • 一、农业人口数量的恢复
  • 二、劳动者身份的降低
  • 三、农业人口负担的加重
  • 第四节 归义军时期的农业人口及其负担
  • 一、农业人口的数量
  • 二、农业人口的结构
  • 三、农业人口身份的上升和负担的加重
  • 第六章 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与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
  • 第一节 唐前期乡里制下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产方式
  • 一、乡里制度下的居民村落分布
  • 二、均田制下居民的土地分布状况
  • 三、乡里制度下的农业生产方式
  • 第二节 吐蕃时期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产方式
  • 一、农业生产条件的复杂化
  • 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 第三节 归义军时期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生产方式
  • 一、农业生产条件的转变
  • 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 第七章 农业社会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农业生产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绿洲天然植被的破坏
  • 二、绿洲生态用水的减少及其后果
  • 第二节 农业社会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农业社会生活中对柴草的消费
  • 二、柴草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唐五代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 一、植树
  • 二、限垦
  • 三、禁伐
  • 结语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唐五代时期同义词“中”“里”“内”辨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2)
    • [2].唐五代时期的“X+儿”用法考[J]. 语文学刊 2011(05)
    • [3].试析唐五代时期政府对贫困官员的救恤政策[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4].唐五代时期浙江地区市镇研究[J]. 求索 2013(07)
    • [5].唐五代时期敦煌尼僧生活[J]. 鸡西大学学报 2011(01)
    • [6].唐五代时期的江陵城[J]. 南都学坛 2010(02)
    • [7].唐五代时期夔州军事初探[J]. 江汉论坛 2017(12)
    • [8].浅析中国唐五代时期人物画技法[J]. 大舞台 2011(05)
    • [9].唐五代时期江南农业生产商品化及其影响[J]. 学术月刊 2010(02)
    • [10].唐五代时期官府对茶叶市场的法律管理[J]. 农业考古 2014(05)
    • [11].后周河朔集团的诞生——唐五代时期黄河下游区域居民主体变化侧记[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6(06)
    • [12].浅议唐五代时期城市房产交易活动[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3].也谈“不办承料”——兼论唐五代时期有主荒田的请佃[J]. 文献 2016(06)
    • [14].唐五代时期杭州的饮食与娱乐活动[J]. 浙江学刊 2016(01)
    • [15].浅议唐五代时期城市房产交易活动[J]. 黑龙江史志 2015(24)
    • [16].唐五代时期城市房产交易活动[J]. 文史博览(理论) 2016(01)
    • [17].唐五代时期的茶叶管理机构[J]. 广东茶业 2009(05)
    • [18].唐五代时期敦煌羊籍文献中的“叱般”词义及相关问题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 [19].唐五代时期的词体演进与词体定型[J]. 古典文学知识 2013(01)
    • [20].晚唐五代时期敦煌造像记的文体结构及其成因[J]. 兰台世界 2013(09)
    • [21].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民众的佛教信仰[J]. 中国宗教 2010(11)
    • [22].运动之美——唐五代宫词的艺术特征浅议[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01)
    • [23].唐五代时期茶叶市场价格[J]. 中国茶叶 2015(02)
    • [24].论唐五代的雕绘真容风气及其原因[J]. 史学月刊 2018(12)
    • [25].唐五代时期南郊大礼五使考述[J]. 社会科学论坛 2015(07)
    • [26].唐五代时期敦煌生育习俗探究[J]. 现代妇女(下旬) 2013(12)
    • [27].唐五代时期敦煌童蒙教育的作用及其启示[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28].“愧杀”、“愧煞”读音再探[J]. 语文学习 2010(10)
    • [29].唐五代时期政府对死亡将士的抚恤[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30].文学地理研究中的作品分析刍议*——以唐五代时期岭南的文学地理为例[J]. 江汉论坛 2008(09)

    标签:;  ;  ;  ;  

    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 ——以敦煌写本文献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