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法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过程研究

直接法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过程研究

论文摘要

三乙氧基硅烷是一种重要的含氢烷氧基硅烷,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工艺过程较传统工艺具备污染少、工艺简单等系列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非卤铜系纳米氢氧化铜、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亚铜催化剂及其XRD和SEM的表征结果,并系统研究了氢氧化铜催化剂在联苯和二苯醚高沸点有机混合溶剂中,由硅粉和乙醇直接制备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过程,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硅粉粒径为4474μm,无水乙醇滴加速度为0.45 mL/min,氢氧化铜催化剂质量占硅粉质量的56 %,溶剂量为6.0 mL/gSi,215℃下反应效果最好,硅粉转化率达95.3%,收率为40.1%。当按照m(CuO):m(Cu(OH)2)=0.4、m(Cu2O):m(Cu(OH)2)=0.6比例分别加入氧化铜和氧化亚铜助剂时,三乙氧基硅烷的收率提高了12%25%。其次,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铜-钴复合型催化剂,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Co3O4助剂,并经XRD手段表征其微观结构、BET理论测试了其比表面积,结果表明:经钴改性后的铜-钴复合型催化剂粒径小比氢氧化铜粒径小,比表面积约增加了28%;将经过渡金属钴改性后的氢氧化铜催化剂应用于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直接法制备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205℃,乙醇加料速度最佳范围是0.450.65 mL/min,催化剂较佳用量为硅粉质量的4%5%,相对于氢氧化铜催化效果,经钴改性后的催化剂对该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更高: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诱导时间,且三乙氧基硅烷的收率提高了30%46%。当按照m(Co3O4): m(Cu(OH)2)=0.7的比例加入Co3O4助剂时,硅粉转化率达86.2%,三乙氧基硅烷的收率约提高25%。最后,本文以氯化亚铜为催化剂,通过SEM和XRD表征手段对硅粉和催化剂预处理前后及反应前后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机理,发现预处理后硅铜发生界面反应生成了活性中间态Cu3Si,它引发-OC2H5对Si-Cu键的攻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三烷氧基硅烷的研究及进展
  • 1.2.1 三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
  • 1.2.1.1 直接法
  • 1.2.1.2 硅氯仿醇解法
  • 2)3 醇解法'>1.2.1.3 HSi(NMe23醇解法
  • 1.2.1.4 酯交换法
  • 1.2.2 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催化剂体系的研究现状
  • 2'>1.2.2.1 含卤铜催化剂 CuCl 或CuCl2
  • 2、CuO 和Cu2O'>1.2.2.2 非卤铜催化剂Cu(OH)2、CuO 和Cu2O
  • 1.2.2.3 复合催化剂
  • 1.2.2.4 有机铜盐催化剂
  • 1.2.2.5 其它金属催化剂
  • 1.2.3 三烷氧基硅烷的应用
  • 1.2.3.1 制取防护涂料
  • 1.2.3.2 制备硅烷偶联剂
  • 1.2.3.3 特种液体介质
  • 1.2.3.4 制备光导纤维
  • 1.2.3.5 制备透明树脂
  • 1.2.3.6 制备硅溶胶
  • 1.2.3.7 制备多晶硅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前言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原料的选择
  • 2.2.1 硅粉
  • 2.2.2 醇
  • 2.3 溶剂的选择
  • 2.4 催化剂与硅粉的预处理
  • 2.5 反应器
  • 2.5.1 固定床
  • 2.5.2 浆态反应釜
  • 2.6 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 2.6.1 反应精馏
  • 2.6.2 萃取精馏
  • 2.6.3 盐效分离
  • 2.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第三章 纳米非卤铜催化剂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1.1 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
  • 3.2.1.2 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
  • 3.2.1.3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 3.2.2 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评价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3.3.1.1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制备氢氧化铜的影响
  • 3.3.1.2 温度对制备氢氧化铜的影响
  • 3.3.1.3 不同方法制备氢氧化铜的SEM 图
  • 3.3.1.4 氧化亚铜的XRD 图
  • 3.3.1.5 不同还原剂对制备氧化亚铜的影响
  • 3.3.1.6 分散剂对制备氧化铜的影响
  • 3.3.1.7 氧化铜的SEM 图
  • 3.3.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
  • 3.3.2.1 氢氧化铜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
  • 3.3.2.2 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3.3.2.3 乙醇滴加速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3.3.2.4 硅粉粒度合成反应的影响
  • 3.3.2.5 溶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3.3.2.6 催化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3.3.2.7 氢氧化铜复合催化剂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
  • 3.3.2.7.1 CuO 助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2O 助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3.3.2.7.2 Cu2O 助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铜-钴复合型催化剂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催化剂的表征
  • 4.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4.3.1.1 铜-钴复合型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3O4 助剂的表征结果'>4.3.1.2 Co3O4助剂的表征结果
  • 2 复合型催化剂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4.3.2 Co-Cu(OH)2复合型催化剂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
  • 4.3.2.1 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4.3.2.2 乙醇加料速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4.3.2.3 不同硅粉粒度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2 复合型催化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4.3.2.4 Co-Cu(OH)2复合型催化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3O4 助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4.3.3 Co3O4助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uCl 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机理探讨
  • 5.1 引言
  • 5.1.1 Cu/Si 体系扩散机制及研究方法
  • 5.1.2 硅化物界面反应动力学概论
  • 5.1.3 Cu/Si 体系界面反应动力学
  • 5.2 CuCl 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机理假设
  • 5.3 硅-铜表面反应分析
  • 5.3.1 催化剂活性中间体的XRD 分析
  • 5.3.2 催化剂活性中间体的SEM 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J]. 化学与黏合 2017(03)
    • [2].3-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与表征[J]. 江西化工 2017(03)
    • [3].3-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合成工艺的研究[J]. 有机硅材料 2020(06)
    • [4].双组份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双-[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四硫化物的研究[J]. 山东化工 2016(12)
    • [5].相转移催化法合成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J]. 精细石油化工 2016(05)
    • [6].γ-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及表征[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5(01)
    • [7].十烷基三乙氧基硅烷[J]. 有机硅材料 2014(03)
    • [8].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白炭黑补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影响[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11)
    • [9].γ-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水性聚氨酯的交联改性研究[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0(04)
    • [10].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工艺研究[J]. 安徽化工 2009(02)
    • [11].铂催化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新方法[J]. 安徽化工 2009(03)
    • [12].含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J]. 浙江化工 2008(02)
    • [13].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J]. 有机硅材料 2011(02)
    • [14].紫铜表面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薄膜的制备与耐蚀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01)
    • [15].合成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新工艺[J]. 广州化工 2014(23)
    • [16].氟硅烷“易清洁”涂层的性能与应用[J]. 有机硅材料 2008(03)
    • [17].特种橡胶助剂——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工艺的研究[J]. 云南化工 2014(01)
    • [18].γ-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19].制备HDI及IPTS的新方法[J].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8(06)
    • [20].润邦公司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浸渍剂生产基地试运营[J]. 交通标准化 2010(22)
    • [21].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解共缩聚[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1)
    • [22].一锅法制备含硫硅烷偶联剂TESPT[J]. 应用化工 2020(06)
    • [23].负载型Cu O用于制备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研究[J]. 现代化工 2020(10)
    • [24].直接法制备三乙氧基硅烷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 2009(08)
    • [25].(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修饰Fe_3O_4对刚果红的吸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2(17)
    • [26].纳米金/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传感器电化学检测NO_2~-[J]. 分析科学学报 2009(03)
    • [27].新型气相催化法合成乙氧基硅烷[J]. 有机硅材料 2018(03)
    • [28].氨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脱酸型RTV硅橡胶催化作用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9(07)
    • [29].3-(2-咪唑啉-1-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研制[J]. 有机硅材料 2017(06)
    • [30].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均相混合自组装单分子膜的表征及其形成机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08)

    标签:;  ;  ;  

    直接法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