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述评

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述评

论文摘要

千百年来,自由一直是人类热衷的话题和孜孜以求的目标。人类在为自由而战的“战争”中,最终取得胜利,获得梦寐以求的自由。但随着个体自由感的增加,无能为力和孤独感也与日俱增,人们不堪忍受这种孤独和焦虑,开始逃避自由。为什么人们对自由的态度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许多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答案。其中,埃里希·弗洛姆另辟蹊径,以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为研究的切入点,对“逃避自由”这一历史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提出双重自由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逃避自由”思想。本文旨在对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深入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背景、自由的双重涵义以及对健全社会的构想,最后对其思想做出客观、恰当的评价。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及思路
  • 第一章 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逃避自由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 二、马克思的理论
  • 三、存在主义哲学
  • 第二节 逃避自由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两次世界大战
  • 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三、法西斯主义得势
  • 四、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
  • 第二章 逃避自由思想的内容
  • 第一节 个体化进程
  • 第二节 自由的释义
  • 一、积极的自由
  • 二、消极的自由
  • 第三节 逃避自由的机制
  • 一、权威主义——施虐与受虐
  • 二、破坏欲——消灭其对象,不与之共生
  • 三、机械趋同——自我丧失,我就是你所期望的我
  • 第四节 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劳动获得积极的自由
  • 一、爱是自发性行为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 二、劳动是自发性活动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 第三章 建立健全的社会
  • 第一节 人类的生存状况
  • 一、人与动物的分离
  • 二、人在生存上的二分律
  • 三、人在历史上的二分律
  • 第二节 人的基本生存需要
  • 一、相关性的需要——爱与自恋
  • 二、超越的需要——创造与毁灭
  • 三、寻找生存根基的需要——友爱与乱伦
  • 四、自我认同的需要——个体性和群体顺从性
  • 五、方向感与献身的需要——理性和非理性
  • 第三节 通向精神健全之路——构建健全的社会
  • 一、经济的转型
  • 二、政治的转型
  • 三、文化的转型
  • 第四章 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的评价
  • 第一节 逃避自由理论的积极意义
  • 一、具有现实性——积极关注社会现实
  • 二、具有方向性——为人们追求自由指明方向
  • 三、具有指导性——对我国的一些社会现实有指导作用
  • 第二节 逃避自由理论的限度
  • 一、夸大了心理感觉的作用
  • 二、为建立健全社会进行的改革具有乌托邦色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文化行为研究之逃避自由——在娱乐至死中隐没自我[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01)
    • [2].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对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思考[J]. 长江丛刊 2019(06)
    • [3].逃避自由——现代社会的异化状态[J]. 青年文学家 2019(33)
    • [4].逃避自由:从逃避到追寻[J]. 智富时代 2018(08)
    • [5].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J]. 大学英语 2017(02)
    • [6].现代人的矛盾:自由与孤独——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J]. 北方文学 2017(11)
    • [7].自由之重与逃避之轻——读《逃避自由》[J]. 山西青年 2017(17)
    • [8].你还在逃避自由吗?[J]. 大众心理学 2016(09)
    • [9].《逃避自由》的思想及其反思[J]. 金田(励志) 2011(07)
    • [10].现代人自由困境研究——基于《逃避自由》的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1].当代大学“逃避自由”现象分析[J]. 山西青年 2019(13)
    • [12].现代人的自由困境及其出路——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J]. 改革与开放 2014(16)
    • [13].迷恋镣铐——对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分析与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7)
    • [14].自由的诞生及其可能——基于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思考[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3)
    • [15].论《逃避自由》的当代启示[J]. 吕梁学院学报 2015(05)
    • [16].论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思想[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0)
    • [17].试论当代大学生的自由困境——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J]. 新校园(上旬) 2016(05)
    • [18].有多少官员在“逃避自由”[J]. 同舟共进 2012(05)
    • [19].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探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0].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深层批判——弗洛姆《逃避自由》解读[J]. 学习与探索 2009(04)
    • [21].以《逃避自由》解读博客的现实意义[J]. 青年记者 2009(30)
    • [22].《逃避自由》[J]. 市场观察 2008(02)
    • [23].逃避自由的根源及其机制——解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J]. 青海社会科学 2008(03)
    • [24].浅谈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从弗洛姆“逃避自由”入手分析[J]. 现代交际 2019(07)
    • [25].异化视角下自由的解体与重建——弗洛姆《逃避自由》评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6)
    • [26].从异化社会通向健全社会的思考——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评析[J]. 学理论 2017(07)
    • [27].自由与孤独:现代人的困境及其出路——读弗洛姆《逃避自由》[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09)
    • [28].“逃避自由”:自我与群体关系的窠臼[J]. 戏剧之家 2019(32)
    • [29].解析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J]. 世纪桥 2017(11)
    • [30].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新西部 2018(15)

    标签:;  ;  ;  ;  ;  

    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