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比较研究 ——从司法实践角度

中德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比较研究 ——从司法实践角度

论文摘要

驰名商标的认定是驰名商标保护的核心问题,而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从驰名商标保护的司法实践角度,对中德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做比较研究,为我国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提出几点建议。本文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德关于驰名商标认定的法律规定与理论基础该部分对我国的驰名商标保护历程做了回顾,同时就我国和德国的驰名商标认定制度的法律规定和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理论在两国司法实践认定中的应用与体现做了简单介绍和分析。第二部分: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或基本方法)该部分提出在驰名商标认定中,无论是中德相关法律规定还是司法实践,在驰名商标的认定中,要采用各认定因素综合认定的方法,并通过中德两国的驰名商标认定的司法实践,说明两国在驰名商标认定过程中,对驰名商标认定各因素综合考虑的肯定态度。第三、四和五部分:驰名商标认定的相关公众、商标知名度以及市场地位因素这三个部分从中德两国司法实践出发,对驰名商标认定所涉及的三大因素,即相关公众、商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情况加以分析,提出笔者的相关观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导言
  • 第一部分 中德关于驰名商标认定的法律规定与理论基础
  • 一、我国关于驰名商标保护历程的简单回顾
  • (一) 关于驰名商标的立法历程
  • (二) 关于驰名商标认定标准的相关规定
  • 二、我国驰名商标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驰名商标保护的法理基础
  • (二) 相关案例:中化案
  • 三、德国关于驰名商标的法律规定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法律规定
  • (二) 德国驰名商标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二部分 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或基本方法)
  • 一、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或方法)
  • 二、德国司法实践中的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或方法)
  • 三、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或方法)的确定
  • 第三部分 驰名商标的认定因素之一—相关公众
  • 一、德国法院关于相关公众的观点
  • 二、我国法院的观点
  • 三、对“相关公众”的界定
  • (一) 相关公众的地域范围
  • (二) 相关公众的领域范围
  • 第四部分 驰名商标的认定因素之二—商标知名度
  • 一、德国法院关于商标知名度的观点
  • 二、我国法院的观点
  • 三、对商标知名度的界定
  • (一) 商标使用持续时间因素的把握
  • (二) 商标宣传工作因素的把握
  • (三) 商标受保护记录因素的把握
  • (四) 商标知名度百分比的把握
  • 四、附带问题:商标的美誉度
  • (一) 我国法院的观点
  • (二) 德国法院及学界的观点
  • (三) 美誉度不应过分强调
  • 第五部分 驰名商标的认定因素之三—市场地位
  • 一、“市场占有情况”的价值
  • 二、欧盟及德国法院的观点
  • 三、对我国法院观点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驰名商标认定机制对企业经营与创新绩效的影响[J]. 经济科学 2020(02)
    • [2].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之最[J]. 中华商标 2018(06)
    • [3].论我国驰名商标认定标准的构建与适用[J]. 学理论 2016(03)
    • [4].论驰名商标认定之内涵驱动——兼论《商标法》相关规范的修改[J]. 学术论坛 2013(12)
    • [5].应增加虚假驰名商标认定撤销的法定情形[J]. 中华商标 2014(05)
    • [6].驰名商标认定新模式的构想研究——以认定机构为中心[J]. 法制与社会 2011(04)
    • [7].进一步完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工作的思路[J]. 工商行政管理 2009(01)
    • [8].驰名商标认定标准与保护条件[J]. 电子知识产权 2009(08)
    • [9].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制度的重构[J]. 电子知识产权 2008(12)
    • [10].对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制度的相关思考[J]. 南方论刊 2008(03)
    • [11].驰名商标认定的异化与回归[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03)
    • [12].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中的几个问题[J]. 电子知识产权 2017(08)
    • [13].商标权保护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驰名商标认定后的经验数据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02)
    • [14].商标局、商评委就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工作答记者问[J]. 中华商标 2009(05)
    • [15].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之路[J]. 大众商务 2010(16)
    • [16].驰名商标认定标准初探[J]. 商品与质量 2012(S4)
    • [17].驰名商标认定应走出误区[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0(01)
    • [18].驰名商标认定制度的完善[J]. 经济师 2010(02)
    • [19].对驰名商标认定方式的法理分析[J]. 知识经济 2010(11)
    • [20].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驰名商标认定工作细则[J]. 中华商标 2009(05)
    • [21].评审中的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J]. 电子知识产权 2009(08)
    • [22].驰名商标认定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治理——在驰名商标认定理论框架基础上的讨论[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8(05)
    • [23].法理学视角下的驰名商标认定主体资格[J]. 学理论 2014(28)
    • [24].对驰名商标认定制度的法律思考[J]. 时代金融 2012(14)
    • [25].论我国驰名商标认定标准的完善[J]. 商 2012(15)
    • [26].中国驰名商标认定模式的缺陷与完善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0(12)
    • [27].驰名商标的异化及治理[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3)
    • [28].高远圣工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J]. 中国公路 2018(05)
    • [29].我国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新构想[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4)
    • [30].关于印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驰名商标认定工作细则》的通知[J]. 工商行政管理 2009(08)

    标签:;  ;  ;  ;  ;  

    中德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比较研究 ——从司法实践角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