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海域勘界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划界意义

沪苏海域勘界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划界意义

论文摘要

海域勘界工作是加强海域综合管理,有效实施海域使用,发展海洋经济和维护沿海安定团结的一项重要措施,该论文通过研究上海市与江苏省海域勘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岸滩演变,为勘定沪苏省际间海域界线提供了技术依据。根据实测水深数据绘制了精细水深图,分析海底特征地形,进行等深线和地形剖面分析;将调查区地形分为浅水滩涂区、沙洲区、水道区和浅海区。用实测水深与海图水深数据进行冲淤对比,从冲淤动态分析中可以看出,顾园沙南北扩张,而崇明沿岸滩涂淤积、启东沿岸滩涂稍有侵蚀。对调查区海岸与海底地貌的形态、结构、成因、微地貌组合及现代动力地貌过程等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地貌成因—形态分类的原则,对调查区的海岸和海底地貌进行了系统分类并绘制地貌图。调查区陆地地貌的三级地貌以冲积海积平原地貌为主,海岸地貌的三级地貌以人工改造的海岸地貌、海陆交互作用的潮间带地貌和水下三角洲地貌为主。海底地貌分为河口拦门沙、冲刷槽、沙波和沙脊等。调查区内底质沉积物也多以细砂和粘土质粉砂为主,部分区域内有砂质粉砂或粉砂质粘土等。海域内除发育冲刷槽外,还在冲刷槽的外侧发育有潮流脊和沙波地貌。通过使用激光粒度仪进行底质样品分析,发现调查区中部泥沙相对较粗,多为细砂,分选好,频率曲线多为近对称态的窄峰型曲线;调查区四周泥沙相对较细,多为粘土质粉砂,分选差,频率曲线多成正偏态的宽峰型和中等峰型曲线。底质类型及平均粒径等值线的分布大体上呈NW-SE走向,与海底地形的走向基本一致。根据实测资料对海流观测资料应用差比数法分别进行了准调和分析,得到各分潮流调和常数,并推算出各分潮的椭圆要素。通过计算勘界海域的潮流类型判别数值,判定研究区域海域潮流性质以不规则半日潮流为主。计算了理论最大可能流速、水质点的最大可能运移距离、余流流速。通过悬砂站位分析发现调查区悬沙含量平面分布由长江北支口门向口外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各站含沙量一般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含沙量随潮汐涨落而不断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幅度因站位和层次的不同而不同,表层变化小,底层变化大,顾园沙东侧变化小,西侧变化大,且各站含沙量变化过程线与相应的流速过程线基本相一致。针对勘界的实际关心问题,分析整个勘界区冲淤演变背景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区内重要的沙洲-顾园沙的冲淤演变特征,结合潮流和泥沙资料及底质特征,分析了这种冲淤变化机制,得出“长江北支淤积会继续,最终趋向消亡,崇明岛向北并岸”的结论,并提出一种合理的界线划分方案,即只考虑地形地貌、岸滩演变条件,以南槽5m等深线的中间线结合顾园沙地形走向为分界线的划界方案,应用该方案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使崇明与启东保持明确的界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3 本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
  • 2 研究区域概述
  • 2.1 沪苏海域勘界区范围
  • 2.2 自然环境
  • 2.3 海洋经济状况
  • 2.4 涉界区域历史沿革
  • 3 岸滩地貌与海底地貌
  • 3.1 概述
  • 3.2 岸滩地貌观测
  • 3.3 海底地貌调查
  • 3.3.1 测线布设与调查概况
  • 3.3.2 调查船
  • 3.3.3 仪器参数
  • 3.4 地貌分类原则
  • 3.4.1 地貌分类的原则
  • 3.4.2 地貌分类系统
  • 3.4.3 地貌制图
  • 3.5 地貌类型及特征
  • 3.5.1 岸滩地貌类型及特征
  • 3.5.2 海底地貌类型及特征
  • 3.6 地貌动态分析
  • 3.6.1 岸滩地貌动态分析
  • 3.6.2 海底地貌动态分析
  • 4 岸滩地形与水下地形
  • 4.1 岸滩地形测量
  • 4.1.1 岸滩地形修测
  • 4.1.2 岸线修测
  • 4.1.3 主要使用设备
  • 4.2 水深测量
  • 4.2.1 导航定位
  • 4.2.2 测线布设
  • 4.2.3 水深测量
  • 4.2.4 水位保证
  • 4.3 资料处理与水深地形图编绘
  • 4.3.1 资料处理
  • 4.3.2 水深地形图编绘
  • 4.4 精度评估
  • 4.4.1 导航定位精度
  • 4.4.2 测量精度
  • 4.4.3 成图精度
  • 4.5 水深地形分析
  • 4.5.1 等深线分布特征
  • 4.5.2 海底地形变化
  • 4.5.3 海底地形剖面
  • 4.5.4 地形演变分析
  • 5 底质分析
  • 5.1 概述
  • 5.1.1 底质采样
  • 5.1.2 底质样品分析
  • 5.2 底质类型与分布
  • 5.2.1 浅海底质类型与分布
  • 5.2.2 潮间带底质类型与分布
  • 5.3 粒度参数特征与分布
  • 5.3.1 浅海底质粒度参数与分布规律
  • 5.3.2 潮间带底质粒度参数与分布规律
  • 5.4 小结
  • 6 岸滩演变分析
  • 6.1 概述
  • 6.2 海洋水动力环境
  • 6.2.1 潮汐
  • 6.2.2 海流
  • 6.3 悬浮泥沙及其输移
  • 6.3.1 悬沙观测分析和计算方法
  • 6.3.2 悬沙含量的统计分析
  • 6.3.3 悬沙含量周日变化特征
  • 6.3.4 悬沙含量平面分布特征
  • 6.3.5 悬沙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 6.3.6 悬沙输运特征
  • 6.4 岸滩稳定性分析
  • 6.4.1 地形资料与处理
  • 6.4.2 岸滩演变分析
  • 6.4.3 岸滩演变趋势预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海底地形
  • 7.1.2 海底地貌与底质分类
  • 7.1.3 潮流及悬砂
  • 7.1.4 岸滩演变与划界建议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缅勘界警卫作战对未来跨境联合反恐作战的历史启示[J]. 军事历史 2020(03)
    •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布黑龙江盘中等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7(21)
    • [3].浅谈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的实现[J]. 地理空间信息 2020(03)
    • [4].1896年中英“藏哲边界”交涉与勘界研究[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8(04)
    • [5].林权勘界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9)
    • [6].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兰州市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方案的通知[J]. 兰州政报 2019(12)
    • [7].中越勘界八年幕后故事[J]. 人民文摘 2009(02)
    • [8].中越勘界幕后的故事[J]. 党员干部之友 2009(02)
    • [9].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越陆界勘界宣传工作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08(18)
    • [10].疆土爲大局之所繫——張之洞與中越勘界[J]. 中华文史论丛 2014(02)
    • [11].浅谈省界及县界勘界外业测绘技术保障[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8)
    • [12].1909年中葡澳门勘界会议史料述评[J]. 历史档案 2012(01)
    • [13].数据采集器在林改外业勘界中的问题探讨[J]. 山东林业科技 2010(05)
    • [14].义乌市林权勘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华东森林经理 2010(04)
    • [15].广西超额完成林改勘界任务[J]. 农家之友 2009(12)
    • [16].林权地籍勘界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04)
    • [17].清末中葡澳门勘界谈判过程中的博弈与周折[J]. 中国文化研究 2014(02)
    • [18].林权勘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04)
    • [19].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始末[J]. 档案天地 2011(11)
    • [20].山定权树定根 壮乡林飞新歌——广西林改外业勘界完成近1.2亿亩综述[J]. 广西林业 2010(08)
    • [21].试述林权勘界中外业和内业的主要工作[J]. 广东科技 2009(08)
    • [22].海域勘界技术的应用[J]. 台湾海峡 2009(03)
    • [23].林权实地勘界规范化技术探讨[J]. 科技资讯 2011(23)
    • [24].“两权分离”方法解决海域勘界中的历史遗留问题[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03)
    • [25].林地实地勘界工作方法之我见[J]. 陕西林业 2009(06)
    • [26].林权地籍勘界技术探讨[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02)
    • [27].林地勘界对解决山林纠纷的作用及评价[J]. 南方农业 2019(03)
    • [28].1898—1899年中法广州湾租借地勘界交涉研究[J]. 史林 2018(04)
    • [29].清末宣统间“勘界维持会”初探——以《葡萄牙外交部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为中心[J]. 理论界 2013(04)
    • [30].应用三维遥感影像辅助林地权属勘界探讨[J]. 华东森林经理 2012(04)

    标签:;  ;  ;  ;  ;  

    沪苏海域勘界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划界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