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约束下江苏省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

能源约束下江苏省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能源都是作为一种投入因子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能源的充足供应是经济社会稳定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保障,能源的缺乏也是国家发展相对滞后甚至是国家间发生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江苏能源消耗大省,消耗的能源约占全国的8%,同时又是能源储备小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能源供需是江苏经济的发展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源的充分供给保证了江苏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包括能源加工业和化学工业在内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源供给不足和结构约束又会极大的限制江苏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江苏省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爬坡阶段,能源供应和结构等瓶颈问题制约着江苏经济发展的持续性、高度以及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本文研究江苏省的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而后进一步研究能源约束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构互动以及效率问题等,分析能源与经济增长、能源与产业结构甚至是能源与区域结构的关系,为江苏省今后的能源政策取向提供参考。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分析江苏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长期的;工业是江苏省的主导产业,贡献了江苏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同时也消耗了能源供应的绝大部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和强化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成果
  • 1.3.2 国内研究成果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 1.4.1 文章的创新点
  • 1.4.2 文章结构示意图
  • 2. 能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
  • 2.1 早期理论发展和实际经验
  • 2.2 现代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2.2.1 动态优化
  • 2.2.2 多变量的动态优化问题
  • 2.2.3 模型构建
  • 2.2.4 模型求解
  • 2.3 模型的结果分析
  • 2.3.1 限制性条件
  • 2.3.2 结论说明
  • 3. 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现状
  • 3.1 江苏省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概况
  • 3.2 江苏能源供求
  • 3.3 能源结构
  • 3.4 区域结构
  • 3.5 部门结构
  • 4.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1 计量经济学应用及数据来源
  • 4.1.1 单整
  • 4.1.2 协整
  • 4.1.3 误差修正模型(ECM)
  • 4.1.4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4.1.5 数据、变量及模型的选定
  • 4.2 江苏能源消费、国民收入等变量的单整性分析与检验
  • 4.3 江苏能源消费对经济长期增长的长期影响:协整检验
  • 4.3.1 VAP 分析
  • 4.3.2 协整检验
  • 4.4 江苏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 4.5 基于VEC 模型的江苏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 因果检验
  • 4.6 结论及其说明
  • 5. 能源消费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 5.1 能源消费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
  • 5.1.1 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建立及数据的选取
  • 5.1.2 数据选取及分析
  • 5.2 各行业能源消费与国民收入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5.3 能源消费与各产业的动态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江苏省产业结构对能源结构的影响
  • 6.1 面板数据的理论知识
  • 6.2 模型检验结果
  • 6.2.1 个体效应分析
  • 6.2.2 时期效应分析
  • 7. 技术进步与资源配置方式对能耗的影响
  • 7.1 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
  • 7.2 资源配置方式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 8. 结论及江苏省的能源政策取向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 8.2.2 优化能源结构,协调长远发展
  • 8.2.3 强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 8.2.4 加快体制调整,促进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 8.2.5 狠抓能源消费环节,促进能源全面节约
  • 8.2.6 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卫星能源约束检查模型改进及仿真[J]. 上海航天 2018(05)
    • [2].日本规避能源约束的政策策略[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3].经济增长的能源约束与解约束[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0(11)
    • [4].FDI技术溢出、能源约束与区域创新产出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11)
    • [5].新疆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阻力的实证分析[J]. 经济论坛 2015(05)
    • [6].能源约束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策[J]. 资源科学 2008(02)
    • [7].能源约束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政策建议[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8].低碳也有“路线图”[J]. 中国建材资讯 2010(04)
    • [9].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1)
    • [10].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能源约束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5(17)
    • [11].能源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动因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12)
    • [12].FDI溢出、能源约束与区域技术创新[J]. 中国市场 2013(38)
    • [13].能源约束对出口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9(03)
    • [14].辽宁省城市化进程的能源约束“尾效”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2(02)
    • [15].能源约束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内蒙古能源经济发展的启示[J]. 未来与发展 2012(05)
    • [16].气候变化视阈中的中国能源约束及其政策选择[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06)
    • [17].信息经济是个好东西[J]. 浙江经济 2014(21)
    • [18].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9].能源约束下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的一种思路——基于投入产出与贸易诱发模型[J].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7(02)
    • [20].能源约束、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J]. 资源科学 2014(05)
    • [21].能源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非农就业的影响-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J].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14(09)
    • [22].能源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4)
    • [23].能源约束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研究[J]. 同行 2016(13)
    • [24].未来新三产[J].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08)
    • [25].基于能源约束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J]. 经济问题 2014(03)
    • [26].战后初期日本解决能源供应危机的政策设计[J]. 日本问题研究 2010(02)
    • [27].低能源约束下基于河南省能源效率的演变与空间特征[J]. 科技和产业 2016(04)
    • [28].能源约束、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一个基于中间产品质量进步的分析框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01)
    • [29].解振华:我们应该引领循环经济发展的世界潮流[J]. 节能与环保 2019(11)
    • [30].环境与能源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4(01)

    标签:;  ;  ;  

    能源约束下江苏省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